入情入境遷移提高閱讀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堅持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品詞品句地讀,充分利用文質兼美的課本,引領學生抓住內容精彩之處,品讀語言文字,讓學生從課文中的字、詞、句甚至標點符號的比較、揣摩、感悟、運用中得到人文的關懷,受到語言的熏陶。讓我們的學生都沉浸在“語言文化”的無窮魅力中,使我們的語文課真正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關鍵詞:興趣 入境 想象 多媒體 悟情 語感 遷移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同時,階段性目標也提出在閱讀時要“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感受語言的優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語言”等,而這一切目標的實施都需要以“入境”、“入情”的品讀為核心,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語言強大的表現力和美妙的神韻,讓語文課散發它真正的魅力。
一、激發興趣引導想象入境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褜W習中的樂提到如此高度,是有其根據的。應該怎樣讓學生成為喜歡閱讀的“樂之者”呢?首先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教學情景,在活躍課堂氣氛這一環節上下功夫。“活躍”主要指的是學生在教師指導、啟發下“思”和“言”的活躍,尤其是“言”的活躍。把握機會及時進行啟發,創造條件為學生的“思”和“言”提供機會,使他們產生“言”的欲望,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效果。
?。ㄒ唬┮龑W生借助豐富的想象入境
我發現小學生好動,愛表演,在表演時能全身心投入,這時他們的想象力豐富,對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情感能用心體會,因此,邊演邊讀,就成了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好方法,它能使朗讀事半功倍。如教學《不用金嗓子的歌手》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聽錄音猜聲音,在“嗡嗡嗡”、“呱呱呱”、“吱吱吱”的音樂中引出了課題,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再通過課文插圖讓學生學習課文,學生的興趣就更高了;這時就趁機引導學生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逐步達到正確、流利的朗讀;最后還要著眼于朗讀的情感性,讓學生通過分角色表演朗讀進入情境,從而激發其情感。
?。ǘ┙柚嗝襟w入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恰當采用多媒體教學,既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又能使他們開闊眼界。如教學二年級上冊《星星的新朋友》一文時,我搜集有關人造衛星的文字、圖片資料,了解其作用,并把搜集到的資料制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展示,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了解我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情感。這形象的畫面、奇妙的想象,促成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易于引發學生的遐想,感受現代科技的發展與進步。
二、培養語感,感受體驗——悟情
葉圣陶先生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訓練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訓練語感的最佳途徑是熟讀背誦。按照生理學、心理學的理論,熟讀背誦能讓書面語的一切言語因素,在學生的大腦皮層,留下系統的印象。有了感悟,無論聽話還是讀書,都能理解其含義、感受其形象、判斷其正誤,體察其具體應用中的細微差別,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在閱讀的過程中要重視培養語感,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閱讀中,教給學生一些朗讀技巧,使學生知道“停頓”、“輕重”、“語氣”、“節奏”、“音色”等,要如何隨著表達的需要而變化,從而提高朗讀的感染力,表現力,培養朗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感。如在教學《梅花》這首詩時,為了使學生誦出感情、誦出節奏、誦出詩韻,我先創設有利于學生積極體驗的氛圍:圖畫再現情境—利用多媒體展示幾枝雪白的梅花正傲然怒放;再通過音樂渲染情境—伴上一曲優美的富有幻想色彩的古典音樂,示范朗讀把學生帶入遐想的天地;最后,讓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來表達自己對古詩的感悟,學生吟誦的熱情更高了、吟誦的效果更好了,使學生與作者之間產生了情感的共鳴。這樣就使學生在熟讀成誦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古詩的理解和感悟,受到了情感美的滋養和藝術美的熏陶。
三、豐富積累實踐運用——遷移
移情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運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移情促使教師、學生與閱讀教材三者之間的緊密結合,相互溝通,達到情感的交流與升華。
教材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一篇好的課文,學生有興趣讀、愿意讀,就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在別人工作和休息時會想到《程門立雪》,而盡量不打擾別人;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想起《我是最弱小的嗎》,從而向別人伸出援助之手;當遇到挫折時會想起《再來一次》,從而鼓起勇氣。一篇好的課文,還能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是情感陶冶式的教育,它更深刻、更能打動人心、也更能使小學生受用終生。與此同時,學生記住了一些精彩句子和詞語,記住了一些閃光的形象,豐富了本身的積累,在他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中起著很大的作用。
一堂真正的語文課,應該是一首詩、一幅畫、一支歌,使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之內領悟真、善、美,陶冶心靈,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堅持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品詞品句地讀,充分利用文質兼美的課本,引領學生抓住內容精彩之處,品讀語言文字,讓我們的學生都沉浸在“語言文化”的無窮魅力中,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說”、“會說”、“能說”,使我們的語文課真正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參考文獻
[1]孫妍偉.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J].黑河教育,2017(12):43-44.
[2]劉生秀.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378.
[3]蘇學珍.如何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7(49):9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