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導醫分診護士在護患溝通中的技巧和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各種疑難雜癥也有了一些比較先進的治療手段和方法。醫學水平的進步的同時,也伴隨著出現了一些醫療服務方面的問題,當下最常見的社會重點問題就是醫護關系,根據研究調查,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各種各樣醫患矛盾糾紛,患者與醫護人員關系緊張、患者不相信醫生等各種問題產生,影響社會的秩序,對患者和醫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產生這些原因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沒有與患者建立一個好的溝通關系有關。因此,這篇文章以導醫分診護士與患者的溝通技巧為話題,對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溝通交流方法及其效果展開分析,為加強患者與護理人員的關系提供一定的科學理論基礎。
【關鍵詞】導醫分診;溝通技巧;溝通作用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5-0291-02
溝通,是促進人際關系最重要的砝碼,可以讓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迅速升溫,對矛盾糾紛也有緩解的作用,只有患者積極主動與護理人員進行交流,才能知道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評價以及護理上的一些需求,從而不斷調整護理方式,減少由于溝通不暢而帶來的各種糾紛問題。導醫分診護士應該重視對患者的溝通交流,掌握科學的正確的溝通方法,適時的對患者進行交流,不斷調整患者的心情,讓他們打開心扉,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醫護人員就可以根據患者的想法和需求了解患者的疾病狀況,不斷的調整護理方法,因此,建立一個良好的護患溝通,對于醫院和患者來說都是有必要的。接下來,這篇文章將會針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如何運用溝通技巧進行一個詳細的分析,進而創建一個好的護患關系。
1 護患溝通的重要性
護理人員時與患者接觸最頻繁的人,慢慢會在日常的工作中建立起一個溝通關系,和諧的護患關系對于患者的疾病恢復與護理人員的工作開展具有積極的意義。護患溝通不僅表現在護理人員與患者的關系上,對患者的家屬的溝通關系也屬于護患關系,護理人員要維持好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關系,耐心的解答他們的疑惑,這樣可以減少很多由于溝通不暢而導致的一系列矛盾問題,因此,護患溝通在醫學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信任是護患良好溝通的基礎
只有患者對護理人員有一個充分的信任感之后,他才會主動的與護理人員產生溝通,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讓護理人員關注自己,如果患者不信任護理人員,將會對護理人員逐漸失去依賴,產生抗拒、厭惡之情,久而久之,就會對護理人員禁閉心靈,疏遠護理人員。失去信任不僅對患者的治療配合程度有影響,也影響患者的疾病恢復。
3 溝通的技巧
3.1 情感溝通。一般來說患者的心里情緒要比正常人的心里情緒更不穩定,由于各種原因會讓很多患者出很多的不良情緒和心理狀態,護士此時應對患者進行情感溝通,并且幫助他們調整好情緒與心理狀態,可以在護理過程中用比較溫和的話安慰患者,讓患者感受到親切感,從而增進感情的交流,比如說在溝通時可以多交流一些日常生活的事情,與患者找到一個共同的話題,這樣會吸引患者進行交流,從而慢慢接受護理人員,逐漸產生信任,有利于與患者建立好的溝通關系。
3.2 利用語言藝術進行溝通
語言,是溝通的載體,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意義,也可以用來表達不同的情感,語言是一門藝術,學會運用語言可以更好的與他人進行溝通,尤其是患者,對于任何語言甚至是語言中的每一個字眼、說話人的語調、語氣都是特別敏感的,因此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時,要放慢語音、語速,掌握好說話的節奏,用一種比較舒緩親切的語調與患者交流,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醫護人員對他們的關心。護理人員在進行語言表達時,可以采用以下幾種語言對應用。
第一種是對患者采用解釋性語言,解釋性語言是針對患者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或者是提出的任何問題進行解釋,比如說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某些行為表示不理解或者疑問時,護理人員應該采用解釋性語言,而不應該與患者進行爭論,減少矛盾的產生。第二種是贊美語言,這種語言可以讓人產生舒適的心理,如果患者很好的配合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的行為進行贊美,這樣可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對治療病情也有一定的效果。第三種是安慰性語言,有些患者在進行治療時,非常擔心自己的病情或者是害怕治療過程,這時候護理人員應該安慰患者,消除恐懼。在面臨突發事件時,也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安慰,穩定情緒。第四種是詢問性語言。詢問性語言可以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對自己的關注,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時,要時常去詢問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況。第五種是動作形態語言,這種語言是不同于口頭語言的,有的時候口頭語言并不能很好的表達需要傳達的意思,也不能很好的讓患者接受到其中的含義,因此,護理人員可以用一些身體動作或者表情來傳達對患者的關懷,比如說一個肯定的點頭、一個溫和的笑容或者是輕撫都可以傳達對患者的關懷之情,增進與患者之間的情感。
3.3 合理安排溝通時間
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溝通時既不能完全的循規蹈矩,按照固定的時間固定的模式進行溝通,也不能不分場合不分時間隨便進行交流,要學會把握時機,在適當的場合,適當的時機下進行交流,合理安排溝通時間,這樣會讓溝通的效果更好一些。
3.4 合理安排溝通內容
溝通的內容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同的患者要進行不同的溝通內容,例如兒童患者,如果去溝通一些有關于疾病知識、護理知識等方面的內容,他們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會帶來一個無效的溝通,所以對于兒童可以可以他們聊一聊有關于學校、動畫片等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有利于增進患者與護理人員的關系。因此,護理人員應針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疾病類型要進行不同的溝通內容。
4 總結:
溝通,是增進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升溫器,良好的溝通可以減少矛盾糾紛的產生,在當下醫患關系緊張的局勢下,良好的溝通顯得格外重要,在現實的護理工作中,很多糾紛問題都是由于患者與導醫分診護理人員溝通不和諧產生的,所以,導醫分診護理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早重視與溝通,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增進與患者的關系。溝通是一門藝術,需要護理人員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溝通方法,讓患者真真切切感受到關懷,信任自己,從而建立一種良好的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 黃秋燕,陳敏華. 試論門診導醫護士在護患溝通中的作用及技巧[J]. 特別健康,2017,(20):218.
[2] 吳于花. 專家門診護士護患溝通及分診技巧[J]. 保健文匯,2017,(11):182
[3] 孟潤仙. 預檢分診臺護患溝通技巧[J]. 內蒙古中醫藥,2016,35(12):9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8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