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以培育人文素養推進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社會發展在壯大工業產業的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產業形成,新產業標準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端人才不僅要熟練地掌握專業技能,還要具備人文素養,富有創造力。應用文是人類文化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為我們留下的文化瑰寶,能夠幫助完善記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或單位日常工作的文體,承載了豐富專業技術信息與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人類工藝傳承的重要載體。應用文寫作要求較高,以人文為出發點,需具有整體性、綜合性等,應用文綜合教學課程改革能夠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養,符合當今精神文化建設需求,保證可持續發展政策的有效進行。本文對應用文寫作進行簡要概括,剖析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對應用文綜合教學改革內核進行詳細分析,從當下應用文教學現狀出發,闡明應用文教學問題解決方法,指明綜合教學改革的重點方向。
【關鍵詞】人文素養培育;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應用文是國家機關、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處理各種事物時,經常使用的具有明道、交際、信守和約定俗成的慣用格式文體,是人們傳遞信息、處理事務、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應用文還用來作為憑證和依據。應用文寫作要求文章語言表達規范、時間要素準確,因其主要為專業技術知識服務,具有目標明確特點,分為指導性應用文、報告性應用文、計劃性應用文三大類。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單位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單一掌握技術手段的高才生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要求,而具有創造力、專業技術過硬、人文素養高的綜合性人才成為新的教育教學培養目標。應用文教學順應時代要求,符合人才培養主題,社會發展需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社會穩定共處,因此在教學中滲透科學的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學生是下一代國家發展的基礎,因此要努力培養高素質全面型人才,打造國家棟梁。
一、進行應用文寫作綜合性教學的重要性
?。ㄒ唬ι硇乃刭|發展的重要性
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加強通識教育,應用文寫作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與目標之一,已成為人才培養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條件。培養和諧發展且具有優秀的人文素養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人類不懈追求的目標,通過加強通識教育,使人成為一個有著獨立思想的人,而不是成為服務于社會的工具。亞里士多德認為,實現人所固有的特性是人生的主要目的,通過使人的天賦得到充分的發揮進而實現人的固有特性,只有如此,人才能成為一個具有美好品德,并且成為一個完善的人。未來社會應實現每個人的全面且自由的發展,包括物質與精神上的自由、充分、全面的發展,身心素質以及人格、體力、創造力的全面發展等等。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以經濟為主的時代,各個高校不僅僅需要對學生進行傳統的知識傳授,更要教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和如何與人相處。應用文寫作實施綜合性教學是培養健全人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其進行綜合教學的內生動因。
(二)在生活實踐中的重要性
應用文寫作教學與社會公務活動和社會生活相輔相成,應用文寫作教學應以現實生活和公務活動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培養教育,且其內容和方法都要結合現實生活和公務員活動進行。進而體現出公務活動運轉要求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特點,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隨著教育方式的發展,寫作課程教學已經往綜合性教學方向發展,更加強調將學習到的知識轉換為在生活與工作中的能力。為了實現應用文寫作理論知識與公務活動的融合,高校應著力提升學生的閱讀評析能力,思維探究以及信息的整合與寫作等能力。應用文寫作綜合性教學應以其課程的整合為出發點,將該課程與其他課程進行整合,以及將該課程與學習生活和未來的職業進行結合,推進大學生的人文素養與實踐綜合能力。
二、應用文寫作綜合性教學改革的內核
應用文寫作綜合性教學能夠充分通識教育的方法與理念。在教學方法中,不僅僅需要對自然學科進行教育,更需要重視學生的人文社會知識教育,重視學生與社會的中心,在不斷地探究與實踐之中實現教學的綜合化,讓學生進行綜合性與基礎性的課程學習,繼而完善學生的人格,通過綜合性教育使大學生掌握人的核心知識與技能,讓大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增強大學生對于社會生活的適應力,用整體的眼光了解公務活動的運行,避免偏狹局限。
應用文寫作教育不僅是為了讓大學生掌握知識,更是為了全面地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與自身素質,其主要體現在應用文寫作課程和其他課程的整合,大學生不僅僅學習到書本上的知識,更需要把書本的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以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全面提升以及應用文寫作知識的運用,多種能力的全面發展。此時,對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會需要提出更多的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能單單局限于課堂之上,更應將學習開展到課外進行實訓教學,從而體現課堂學習與實訓的高效整合。讓大學生學會在學中做的同時,更能在做中進行學習。
三、人文素養在應用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一)應用文教學目標定制不合理
現在院校應用文寫作教育過于強調技能訓練而忽略人文素養培養,使應用文無法融于實際工作中,如播音專業學生,由于播音主持專業性較強,學校在課程安排及課后作業布置上,更注重知識的練習,導致學生成為“復讀機”,雖然發音標準,但是無法獨立完成播音稿的編輯;醫學專業也出現相似問題,學生成為“操作機器”可以手術,卻無法寫出正確的病例或醫學研究論文。此類現象充分說明,傳統的應用文寫作教學目標定制出現偏差,學習只是浮于表面,而未真正得到應用。
?。ǘ┙滩膬热菰O置不合理
教材是引導教師教學的核心材料,應根據教學大綱進行編寫,體現教學重點,能夠全面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人文素養。通過研究結果顯示,教育部門制定的應用文教學課本更側重于規范應用文寫作方法和形式,缺乏培養學生寫作能力與文學素養的板塊,導致學生寫出的應用文質量不高,缺乏邏輯性與準確性,因此相關部門應及時調整課本編制,進行有效的課程改革。 ?。ㄈ┙處熃虒W方式單一
應用文寫作被定義為“實用性課程”,因為其要求專業知識的準確性與文章寫作的嚴謹性,因此教學過程較其他學科相比更為枯燥。傳統課堂中,教師更注重于講解應用文的寫作規范和技巧,提供一篇范文,然后就讓學生開始獨自寫論文,課堂講解本就乏味,學生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教學有效性大幅度降低。學生實際寫作時無從下手,最終喪失主動練習積極性,課堂教學變成灌輸,無法將理論與實際進行緊密結合,教學失去應用意義。
四、以培育人文素養為基礎推進應用文寫作的綜合教學方法
?。ㄒ唬╆P注過程
應用文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集中體現,能夠將動態社會景象與專業技能變為文字化語言,使相關內容得以更好地表達,現代社會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滿足于知識技能的掌握,還要求新型人才能夠對知識學習來源擇優選擇,能夠在實際應用中加以優化,對知識批判繼承并加以創新。應用文寫作具有公務性、嚴謹性、人文性,教授過程主要由教師進行主導,因此實際教學應從應用文特點出發,全面培養學生寫作技巧與人文素養,不要避重就輕,多引入范文,詳細講解。注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親身指導,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
?。ǘ┩怀鰬?
信息論認為應用文是信息傳輸的載體,為經驗交流、工作事宜的處理提供方便,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應用文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實際寫作技巧與人文素養,解決學生知識性表達問題,應用文寫作與實際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當今教育體制改革強調綜合性教育,力求培養專業能力水平高、社會責任感強、人文素養優異的全面型人才。教師作為教學主要負責人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避免灌輸式教學,可以利用情境教學等新式方法對知識加以更好的呈現,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保證教學的實用性,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通過講解,讓學生充分了解應用文的公務性質,在人文培養的基礎上,利用技巧進行寫作,為未來事業的順利發展做基本保證。
?。ㄈ┳⒅伢w驗
要想學生能夠更好體驗應用文教學的實際意義,就必須應用情境教學的方法,提升學生合作探究意識,學生通過實際公務的參與過程,能夠接觸到更為真實的應用文實踐,通過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反射到自身進行對比總結,進一步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教師在情境教學中應根據個人特點進行引導,使學生更好地產生自我認知,實現自身價值感,在符合大方面的條件下,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有效掌握事務處理規律,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應用文寫作具有整體性、規范性、人文性,在實際教學改革中,應從人文教學出發,培養學生的綜合讀、寫、評、改、聽、說能力,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際進行有機結合,更好地應用于其他學科。學生通過信息的收集與整合過程,更深入的理解專業知識,并在實際中加以運用,建立自我學習方式,在應用文教學中發現自我,實現自我價值。教學過程通過關注過程、突出應用、注重體驗三個基本點更好地進行課程改革,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白波.論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理性思考——以高校應用文寫作綜合性教學改革為例[J].理論與改革,2013(4).
[2]張松竹,張曉磊. 基于職業核心能力的人文素質課程教學模式探析——以應用文寫作課程為例[J].人才資源開發,2016(22).
[3]肖捷飛.學生仿真實訓平臺與應用寫作教學改革探索——以錦城學院為例[J]. 寫作(高級版),2015(9).
[4]童曉燕.基于葡萄酒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的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寧夏葡萄酒與防沙治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考試周刊,2015(90).
[5]梅敬.人文素質教育視角下應用文寫作課程職業素養教育的研究[J]. 湘潮(下半月),2014(8).
[6]李運余.高校應用文寫作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以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5).
[7]杜鵑.經濟應用文寫作課程進行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以遼寧金融職業學院為例[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
[8]全崴.基于職業綜合能力與人文素養培養的“雙軌式”高職大學語文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18).
[9]孫玉秀.大學應用文寫作課堂里的別樣風景——論人文素質教育與翻轉式教學的滲透融合[J].學理論,2018(4).
附 注
本文系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課題(課題名稱:應用文寫作對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研究。課題編號:XDJG2016B07)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白志蘭,女,1978年生,福建南平人,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教師,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高校素質教育、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
?。ň庉嫞糊堎t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