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文本細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推進,當代教育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更是成為諸多一線教師的研究重點。文本細讀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初中生理解課文。因此,為了進一步發揮出文本細讀的優勢,本文從回歸文本,立足基本學情;解析文本,分析關鍵詞句;透視文本,解讀情節構思;還原比較,體悟文本內涵四方面對文本細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本細讀;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初中語文作為初中階段的主要學科,對于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提高閱讀教學質量至關重要。但是當前的語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而文本細讀恰好可以起到優化語文閱讀的作用。因此,筆者從自身教學經驗出發提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一、回歸文本,立足基本學情
  自文本細讀的策略運用到教學實踐中起便一直受到教師們的關注,如何把握文本細讀的大方向,使其得到綜合運用更是成了研究的重點所在?!盎貧w文本”作為首要的指導思想,其難度與重要性是成正比的。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回歸文本,還需要全面關注課堂教學中的諸多環節。所以,教師要敢于拋棄原有的價值觀和方法論,要做到以生為本,能夠以學生為主體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改變應試教育條條框框的現狀,促使文本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做到真正的面向文本。除此之外,回歸文本還應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如此才能將文本細讀優質課的構建付諸實踐。
  例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面向文本、正視文本,回歸到文本之中,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地位的體現。為此,我不僅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深入的了解,還從學生情況出發進行了備課,以確保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因此,上課后,我首先將學生進行了分組,隨后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細讀文本,從文本中去體會作者由紫藤蘿瀑布對生命所產生的感悟。通過這一任務的安排,各小組都積極行動了起來,并自主進行了分工,從而以最快的效率完成了這一任務,了解到了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顯然,合作探究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回歸文本的積極性,還能發揮出集體的優勢,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本中,從而有效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解析文本,分析關鍵詞句
  文本細讀,讀的是文本的內容,而文本內容的精髓則是其中的關鍵語句。所以,解析文本,就要重視對關鍵語句的分析。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分析,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文本細讀的節奏,還能在分析中獲得獨特的閱讀愉悅享受。因此,教師在帶學生解析文本的過程中,絕不能錯過對文本的關鍵詞句的分析。針對關鍵詞句的分析,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主動去尋找文本中的關鍵詞句,把握文本的語言特點和語言矛盾,從而抓住文章的關鍵,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一些閱讀活動的開展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本內容中,使其對關鍵詞句的分析更具實效性。
  例如在學習《偉大的悲劇》的過程中,考慮到該閱讀內容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所以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對關鍵詞句的分析,以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挑戰自身,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之處,并激起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因此,上課后,我首先詢問大家是否了解南極。從學生“冷、冰天雪地、荒無人煙”的回答中,我要求學生思考一下,去南極考察的話需要注意什么。在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之后,我順其自然地將學生帶入到了該閱讀文本中,隨后要求學生對其進行細讀,并找出文章中自己所認為的關鍵的語句,并對其進行分析。一段時間過后,學生們紛紛對一些關鍵詞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針對“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載重外,還拖著16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這句話,學生們都對其有著很深的感觸,這種為事業獻身的偉大精神得到了學生們的一致認同。
  三、透視文本,解讀情節構思
  閱讀文本是由一個個情節組成的整體,所以文本細讀不能忽視對情節構思的解讀,如此才能使學生通透全文。從文本細讀的角度來看,透視文本是一個較難的內容,學生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一個知識的尋求者,而是閱讀文本的觀察者。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透視文本的機會,還要引導學生以全知全能的角色來對文章的整體情節構思展開解讀,從而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整體認知,增強學生的主體感悟。同時,解讀情節構思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更加貼近作者的思路和行文邏輯,從而實現對文本的透視,這對于學生全面掌握閱讀文本內容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學習《阿長與〈山海經〉》的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學生對文本的透視,以使學生掌握解讀情節構思的基本方法,從而了解先抑后揚的表現手法和典型事例刻畫人物的方法,體會到作者對長媽媽的懷念與尊敬。因此,在學生初讀課文后,我要求學生學生跳出文本,嘗試對整個文章的內容和情節構思進行解讀。在這一過程中,考慮到學生很難自主對閱讀角色進行轉化,我帶學生一起參與了“舞臺劇”這一劇情小活動,也就是讓每一小組的參演者進行課文內容和情節的展示,從而使臺下的學生對該課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進而得以跳脫文本去進行透視和解讀。這種舞臺劇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對文本中情節構思的理解,對于強化學生的文本細讀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四、還原比較,體悟文本內涵
  很多時候,閱讀文本的內涵都不是流于表面的,這時作者的體悟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還原就是將文本的常態還原出來,而還原的目的則是為了在比較中進行具體的分析。在還原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去想象這些事物本來的樣子和特點,并將其與文本中所呈現出的特點進行比較,對二者之間區別的體悟正是學生了解其內涵的重要方式??梢姡€原出文本,才會產生分析的切口,才能使學生在細讀文本的基礎上體悟到文本之情。同時,還原比較還能夠使學生更加接近作者的人物內心。文本中都會出現一些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現,當學生從大多數普通人的思維和表現進行比較的過程中,便能非常容易地發現作者的內心秘密,實現與作者之間的共鳴。
  例如在學習《鄧稼先》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學會還原和比較,從而了解到鄧稼先熱愛祖國、默默奉獻的優秀品質,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情感方面的看法和表達。因此,在學生對該課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開展了一個小型的閱讀討論會,要求學生討論以下幾個問題,即:(1)為何鄧稼先是當之無愧的“兩彈”元勛?(2)假如你站在鄧稼先的位置上,能做到鄧稼先所做到的事情嗎?(3)鄧稼先與大多數人相比,有著怎樣的精神和品質?從結果來看,學生從第一個問題的討論中全面了解到鄧稼先所做的事情,從第二個問題中進行了還原比較,第三個問題則對文本的內涵有著深入的了解,從而體會到作者的情感。
  綜上所述,文本細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作為當代教師更應該在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基礎上重視對文本細讀的研究與實踐,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謝尕宗.文本細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
  [2]徐惠.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有效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1).
  [3]焦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細讀的運用實踐探究[C].《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七卷).北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
 ?。ň庉嫞簭垥枣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1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