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營養因素對犢牛疾病及免疫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犢牛處于應激狀態時更易感染呼吸疾病,且營養因素直接決定著犢牛的發病幾率與免疫能力。本文針對性分析了日糧能量水平、維生素功能性低聚糖、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等營養因素對犢牛疾病及免疫能力的具體影響,指出了具體的防治措施,以期為此后犢牛的養殖提供更多的借鑒依據。
關鍵詞:營養因素;犢牛疾病;免疫;影響
在犢牛的生產養殖過程中,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病毒性腹瀉等嚴重影響著犢牛的健康成長,降低了養殖效益。受斷奶、運輸、混群等因素的影響,犢牛會處于心理與生理代謝應激情況,機體免疫系統紊亂,采食量減少,BVD的易感性增加。犢牛營養水平與其自身的免疫情況存在緊密聯系,通過調節營養可以有效增強犢牛的抵抗力與免疫力,從而提高養殖效益水平,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一、日糧能量水平
試驗證實,相較低能飼料,犢牛需要采食更多的高能飼料,且隨著日糧能量濃度的增加,犢牛呼吸道疾病的發病幾率會逐漸增加。試驗人員分別使用濃度為20%、50%以及72%的精料飼喂犢牛,其發病率分別為47%、49%以及57%。也有部分研究證實,犢牛呼吸道疾病發病率與精料濃度不相關。目前關于飼料能量濃度與犢牛體液與細胞免疫力之間的關系并不明確,相關研究也并未建立能量水平的致病模型。
二、蛋白質
動物缺乏蛋白質便很容易會引發器官發育不良問題,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且缺乏蛋白質還會影響犢牛的特異性能,尤其會干擾T細胞的功能。部分學者認為犢牛增重與自身蛋白質水平存在正向關系,蛋白質含量增多,犢牛血清中的皮質醇濃度也會增加。也有部分學者認為,蛋白質含量與牛呼吸道感染率呈負相關關系,雖然蛋白質含量越高,犢牛呼吸道發病幾率會逐漸增大,但其飼喂高蛋白水平的犢牛生產性能高于飼喂低蛋白水平的犢牛。
三、維生素
首先是VA,適當的VA具備一定的免疫效果,且還可以降低自由基以及單線態氧等反應,從而更好的調節犢牛自身的免疫功能。不同的VA會產生不同形式的免疫效應,視黃醇可以通過B淋巴細胞的介導增大免疫球蛋白含量,并通過T淋巴細胞的介導促進合成蛋白。胡蘿卜素可以增強脾細胞的增殖反應,且促使巨噬細胞產生抑制腫瘤細胞轉移的細胞毒因襲。其次是VE,具備免疫佐劑的效果,可以有效增強犢牛的免疫力。在犢牛日糧中增加VE可以有效增強吞噬細胞的作用,促進T淋巴細胞增殖,增加犢牛體內T淋巴細胞的數量。相關研究證實,提升日糧中VE含量可以顯著增強植物凝集素以及脂多糖引起的淋巴細胞增殖反應,對犢牛注射d-α-生育酚可以有效提高雞卵清蛋白的抗體滴度。除此之外,相關研究也證實,Se與VE具備免疫協同作用,單獨注射Se與VE可以增加植物r-球凝集素的滴度。部分研究在測定Se與VE協同作用時,認為當VE具備一定水平時,在犢牛斷奶前為其飼喂VE與Se不會影響其斷奶后的接種與應激反應。最后是B族維生素,相關研究證實,為犢牛補充一定的B族維生素可以明顯降低犢牛在斷奶后與適應圍欄期的致病率。但1987年Zinn等學者通過研究證實,為犢牛補充正常生長需求量10倍的B族維生素與VC不會影響飼料的轉化率與增重,但會降低發病率,增加凈重與肉重量。1993年Levesque等學者證實,在犢牛日糧中增加葉酸可以有效促進犢牛生長,但不會影響犢牛的飼料攝入量。但當犢牛體重達到180千克時,日糧中葉酸的增加量與日齡呈現出線性關系。此研究不同于飼喂VB的結果,可能因為試驗中犢牛的采食量各不相同,相較采食量較小的犢牛,采食量大的犢牛會生成更多的VB,進而會影響實際的飼喂效果。
四、功能低聚糖
功能低聚糖主要包括低聚焦糖、寡乳糖、甘露寡糖以及果寡糖等,其會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與微生物區系,通過以下三種方式起作用。一是可以促進動物腸道有益菌的不斷增值,增強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二是具有免疫功能與還原性,可以有效提高動物自身的免疫力;三是可以有效激活動物的細胞免疫功能,增強免疫力。
五、微量元素
首先是鋅元素,研究證明,動物體內多種酶均具備鋅元素,且其活性與含量存在一定關系。動物體內含鋅元素的金屬酶包括DNA聚合酶、RNA聚合酶以及逆轉錄酶,缺鋅會嚴重降低動物體的免疫力與抗病能力。同時,鋅元素還可以有效抑菌,可以參加機體的補體反應。相關研究證明,通過為動物補充鋅元素可以提高淋巴細胞的刺激轉化指數,促進B淋巴細胞形成免疫球蛋白。由此可見,通過為犢牛補充一定的鋅元素,可以有效降低犢牛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幾率。其次是銅元素,銅元素可以屬于動物機體SOD催化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提升SOD的催化活性,SOD經過氧化反應可以促使蛋白質變性,降低機體的免疫力。而低濃度的銅元素可以促進動物機體形成蛋白質與脫氨基,使其合成菌體蛋白。當犢牛血液中鋅元素與銅元素含量減少時,其呼吸道疾病發生幾率會明顯增加,缺鋅會明顯降低犢牛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同時,犢牛飼料缺乏銅元素時,機體白細胞吞噬能力降低,T細胞無法更好的發揮免疫功能。由此可見,犢牛缺乏銅元素會明顯降低外周單核細胞抗原性,引發免疫問題。再次是硒元素,谷胱甘肽過氧化酶重要組成部分為硒元素,其可以有效抑制細胞膜的過氧破壞反應,且可以增強VE的抗氧化作用。對此,養殖人員并在為犢牛接種流感與支氣管炎病毒疫苗后,在其日糧中增加適量的硒元素,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最后是鉻元素,其可以明顯增強犢牛的疾病抵抗能力,有效調節免疫功能。相關研究證實,在犢牛飼料中增加鉻元素可以減少病弱犢牛數量,在提高機體抗體反應與淋巴細胞轉化反應能力的基礎上,提高犢牛的體重。
六、結語
營養因素可以幫助犢牛維持基本的免疫力,對此,養殖人員在配制飼料時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以切實提高犢牛的抵抗力水平。同時,相關人員還應深入研究營養與免疫之間的關系,在提升飼料轉化率的基礎上配置最佳的飼料。
參考文獻:
[1]犢牛疾病防治的用藥選擇[J]. 桑吉卓瑪.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7(07):234.
[2]初生犢牛疾病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法略談[J]. 王賢. 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 2017(03):11-12.
[3]犢牛腹瀉的主要原因及綜合防控措施[J]. 娜日娜,黃靖華,尚廣源. 浙江畜牧獸醫. 2015(04):36-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