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的方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自行車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該運動的訓練方式包括較多種類,其中較為主要的訓練方式有耐力訓練。實際上,自行車運動員是否能夠獲得理想的訓練效果及比賽成績,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自行車運動員的耐力素質,耐力素質一方面是天生具備的,另一方面也是可以訓練習得的。本文首先簡要介紹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的主要目的,然后對耐力訓練中需要注意的方面進行分析,并對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的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自行車運動員 耐力訓練 研究
中圖分類號:U4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055-02
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運動員。關于自行車運動的訓練方式,已經根據前人的經驗研究出一套適合于多數運動員的訓練內容和方式,然而,理論和實際訓練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自行車運動員在實際進行訓練的時候需要關注的問題也就相應地更多。首先,因為運動員之間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實際的訓練之中應該考慮到這些差異的存在,運動員應該對自己的身心水平有較為深入的了解,教練也應該密切關注運動員的身心變化。關于自行車耐力訓練的重點內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在于自行車訓練過程應該合理地把控人體代謝,其次,耐力訓練的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
1 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的目的
自行車運動一直是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項運動,從小幾乎每個人都會學習自行車,因此自行車運動有著較為廣泛的群眾基礎。汽車等交通工具運用雖然越發廣泛,但自行車一直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在近年來綠色出行又成為了重要的概念,共享單車也廣泛地出現在了人們的生活之中。之所以自行車運動一直以來受到推崇,是因為人們對于健康一直有著追求,在時代不斷地變革過程之中,有很多新鮮事物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是健康一直是人們所密切關注的重點問題。自行車運動是十分健康的,也因此受到了許多歡迎。自行車運動的重點之一在于速度,而關于速度的訓練之中就包含著耐力的訓練,而之所以耐力訓練是自行車訓練的固有項目,是因為在進行科學地訓練過程之中,有助于運動員整體耐力以及身體素質的進步。
2 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過程應該注意的方面
2.1 自行車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合理地把控人體代謝
關于自行車運動的訓練方式,已經根據前人的經驗研究出一套適合于多數運動員的訓練內容和方式,然而,理論和實際訓練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自行車運動員在實際進行訓練的時候需要關注的問題也就相應地更多。首先,因為運動員之間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實際的訓練之中應該考慮到這些差異的存在,運動員應該對自己的身心水平有較為深入的了解,教練也應該密切關注運動員的身心變化。關于自行車耐力訓練的重點內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在于自行車訓練過程應該合理地把控人體代謝。耐力訓練之中,代謝訓練是重要的環節之中。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之中,運動員可以通過科學合理地,安排有氧和無氧訓練的占比,從而達到增強代謝效果的目的。同時,也可以通過不同速度的訓練來增強代謝訓練的持續性,進而使整體的自行車耐力訓練效果增強。
2.2 自行車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需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我們最開始先學會爬行,繼而學會走路和奔跑。進行自行車訓練和人的成長過程相同,都是循序漸進的,這同時也是在自行車訓練之中必須要遵守的原則之一。關于自行車運動員的耐力,通常是受到乳酸能及磷酸能速度的影響居多。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人體的組織架構,我們在從事無氧運動的時候更多的是依靠于體內的糖酵解供能,從而幫助自行車運動員的速度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員在訓練時和比賽時所處的環境和狀態是不完全相同的,在比賽的時候會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自行車運動員在日常進行訓練的過程之中,應該加入對比賽狀況的模擬,從而做到將訓練更好地應用于實際之中。自行車訓練應該有計劃地分階段地進行,訓練的強度不能驟然增加,而應該是循序漸進的。
3 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的方法研究
3.1 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方法之間隔訓練法
體育訓練是長期的過程,期間是枯燥和乏味的,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自行車運動員會產生勞累的感覺,這是正常的身體反應。然而,因為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情況之間存在的差異,使得自行車運動員個體之間產生勞累的程度以及時間出現不同。自行車訓練的目的是為了使自行車運動員到身體素質得到提升,盡管每個運動員訓練的起點水平不同,但是盡力做到比之前的狀態獲得進步。所謂間隔訓練法,順應了自行車訓練循序漸進的原則,訓練的強度是逐級遞增的,不是驟然增加的。普遍上,自行車運動的間隔訓練的適應時間是1min~10min之間。通過階段性的放松來讓自行車運動員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下一階段的訓練之中,并且通過長期的訓練來化解強度訓練帶來的勞累感。
3.2 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方法之爬山訓練法
爬山是一項受到廣泛追捧的運動方式,實際上,自行車運動員的耐力訓練也可以與爬山相結合,而山地自行車也是應運而生的產物。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之中的爬山訓練法,是運動員山地自行車進行訓練的一種方式。普遍地,因為地理原因山地的環境位置是比較特殊的,在特殊的地勢上進行騎行也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難,然而,在克服困難的同時會鍛煉到身體上許多不常用的肌肉,進行適當的爬山訓練可以幫助自行車運動員肌肉的素質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爬山訓練法雖然是主要的自行車訓練方式之一,也能夠幫助運動員獲得好的訓練效果,然而,因為爬山訓練法所耗費運動員的體能較低,因此更適合的是在訓練的間隙或者空閑時間進行。 3.3 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方法之速度訓練法
自行車訓練之中耐力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提升運動員的速度,當速度提升了之后也更容易幫助運動員在比賽之中獲得更好的成績。自行車一方面是一項全民運動,是人們日常生活之中的出行好幫手,另一方面自行車也是一項比賽項目,對速度和技巧均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速度訓練在自行車訓練之中尤為不可或缺。自行車訓練過程之中,速度和耐力都非常重要,二者相互輔助協同進步。同時,自行車訓練之中也不只是速度和耐力的訓練,其中還有許多其他的項目和內容,在訓練過程之中也應該充分地考慮到速度與耐力與其他項目之間的協調和一致性。只有各個訓練項目之間協調配合,才能真正意義上獲得訓練的進步。
3.4 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方法之比賽訓練法
在戲劇表演之中,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自行車訓練之中也是,訓練的過程漫長而辛苦,更多的是為了比賽的時刻做著準備。因為,實際的比賽過程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巧妙地解決這些問題,都是需要運動員日常訓練的汗水與堅持。有部分自行車運動員在訓練時有較好的效果,然而在實際比賽之中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而未能獲得理想的成績,這無疑是十分可惜的。因此,在日常的訓練之中更應該注意與實際比賽的貼近,對比賽可能出現的狀況進行模擬,從而讓運動員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且獲得熟能生巧的提高。在自行車比賽進行的時候,運動員普遍嘗試將自己最好的狀態發揮出來,因此,在日常訓練之中,可以適當地嘗試穿插高強度訓練或者最高強度的訓練內容。此外,運動員除了自身水平之外,心理因素也是影響運動員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運動員需要有正確調節身心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控比賽,發揮出真實的水平。
3.5 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方法之注意力訓練法
對于體育項目而言,一秒鐘的遲疑可能會成為影響成績的關鍵因素,分秒必爭也是運動的常態。因此,對于體育運動員包括自行車運動員而言,需要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之中高度的集中注意力,才能在毫厘必爭的比賽之中脫穎而出??梢哉f,自行車運動員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注意力是否集中。并且,對于自行車運動之中的山地自行車,對運動員的注意力專心程度有著更高的要求。因為山地自行車的訓練環境是較為惡劣的,其中也存在著較多的風險因素,運動員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來完成訓練,并且也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來避免訓練之中的可能性風險因素。因此,在自行車的耐力訓練之中有著對注意力訓練的要求,可行的方式包括讓運動員較長時間地保持在一個較高的訓練程度上,進而培養運動員的專注力。
4 結語
為了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和取得更好的訓練成績,自行車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之中,需要合理地把控人體代謝,并且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自行車訓練過程之中,速度和耐力都非常重要,二者相互輔助協同進步。研究表明,適合自行車運動員進行耐力訓練的方法通常有耐力間隔訓練法、爬山訓練法、速度訓練法、比賽訓練法和注意力訓練法。同時,自行車訓練之中也不只是速度和耐力的訓練,其中還有許多其他的項目和內容,在訓練過程之中也應該充分地考慮到速度與耐力與其他項目之間的協調和一致性。只有各個訓練項目之間協調配合,才能真正意義上獲得訓練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李雪強.公路自行車男子有氧耐力訓練手段的優選及應用效果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7.
[2] 宋春林,高沛濱.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方法探討[J].職業教育,2014(3):23-25.
[3] 王江斌.自行車運動員耐力訓練方法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7(8):126-127.
[4] 劉瑞娟.自行車項目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與特征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44-46.
[5] 王又國.探討自行車運動員體能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7-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