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嘉興學院南湖學院大學生目標制定與管理的調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沒有目標,就沒有你我的今天;沒有目標,就沒有你我的未來。此次調查旨在了解我校大學生關于個人目標制定與管理的相關情況。為了給予本研究充足的研究依據,現通過網絡、紙質問卷等形式進行調查并分析相關數據,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提升我校大學生的目標制定與管理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目標制定與管理;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19)07-0095-04
  目標是激勵的來源,明確的目標會提高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當今大學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缺乏求索精神,每日虛度光陰,生活枯燥乏味,遇到小問題就輕而易舉地妥協,無法持之以恒,且制定目標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不切實際的因素,缺少主觀性,有從眾傾向。即使有可行性的目標也難以自我管理,常常是紙上談兵。
  1 南湖大學生對于目標制定與管理的基本情況與原因分析
  針對“目標制定與管理”這一問題,我們一共設計了24個問題,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調查分析,累計發放調查問卷2100份,其中女生占66.04%,男生占33.96%。
  (1)從調查結果顯示,大一新生剛進入校園,不能很好的適應大學生活,自我調節能力欠佳,做事往往拖延,加上認為自我感覺在校時間十分充裕,對于未來目標的制定較為迷茫,過于理想主義,因而制定目標的頻率不高。即便是有計劃,也只是晚上睡前偶爾想想,純粹過腦不走心,一覺醒來,早已拋之九霄云外;大二大三的學生對于未來目標的制定一知半解,但他們能夠完成短期的學習計劃,并取得相應的成果,在專業計劃中,也能有所建樹,但對于制定長遠的目標,總是心血來潮,每天掛在嘴邊,卻沒有相應的實際行動,他們抱著完善自己的想法,每每心有余而力不足;作為大四的應屆畢業生有了即將要踏入社會的壓迫感和贍養父母的職責在身,他們經歷了短期實習,遭受了挫折,經歷了打磨,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拓展思維,以及更加清晰地認知到了社會的現實,對于未來能夠制定明確的目標,明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于是規劃自我,完成目標。
  (2)作為獨生子女,在成長的二十年來,相較于非獨生子女,在管理目標的過程中更具有獨立性、自主性;在班級、組織、社團中擔任職務的大學生,因在各項活動中得到了良好的鍛煉,具有比一般同學有更好的韌性和管理能力,對于突發性狀況能夠靈活應變,有更加長遠的目光和極佳的統籌協調能力,最后成功實施目標,達到預期的成果;來自鄉鎮的同學,有一顆不甘于平凡的心,具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信念,他們迫切完善自己,他們十分熱衷于為自己定下一系列的目標,對于實踐中遇到的挫折、磨難、坎坷,他們永不言棄,永遠秉持著一顆積極向上、勤于進取、修身慎行,力圖有所作為,更能主動實施目標。
 ?。?)現在校大學生制定的目標通常有以下幾種類型:學習考試類、職業規劃類、技能提升類、塑造身形類、改善生活類、培養興趣類,其中在校大學生對于學習考試、職業規劃、改善生活、培養興趣的目標制定超過了一半,由此得知——他們還是較為重視學業,提高文化水準,豐富自身內涵,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取得的進步日益增加;通過分析,認識、了解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智慧以及性格;找出自己的特點,明確自己的優勢,正確設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并制定行動計劃,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以實現職業發展目標;因不思進取,停留在入校以來的原點,就如“1.01的365次方等于37.8,0.99的365次方等于0.03”的公式一樣,他們有朝一日幡然恍悟到若是還是在原地踏步,一年以后你還是原地踏步,還是那個“1”,將會是“1”事無成。轉而言之,1.01=1+0.01,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1.01的365次方也就是說你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年以后,你將進步很大,遠遠大于“1”。為了能進步,他們迫切的制定改善生活的目標;選擇一項切實可行的專業知識作為自己的興趣,通過不斷的堅持,最終將其發展成自己的一技之長,畢竟多學一樣本事就能少說一句求人的話。而藝術方面的興趣可以是一種向上的精神支柱,適當緩解來自學習、生活等其他方面的壓力,能以微弱的優勢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據了解,一般在校大學生對于學習考試選擇在考前一周進行突擊,大多為一個禮拜為一個周期,在實施過程中,堅持不懈,取得預期的成果;對于塑造身形的目標往往選擇一個月為限,他們給自己羅列了系列的小目標,管住嘴,邁開腿,達到身高與體重成正比;根據自己的能力選取難易度適宜的考取如專業資格證、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諸類證書,通常會制定一學期的計劃,妥善管理,擊破各個難點,成功取得證書。近90%以上的學生都有信心去完成目標的管理,只有7.08%的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
  大多大二、大三的學生偏向于制定短期且易完成的目標,他們對于自己制定目標后的滿意程度為一般,可分析出短期目標執行力強,易于管理。但其中仍存在沒有計劃的現象集中于大一階段,只有19.34%的人對自己的計劃感到滿意,這部分人多為大四生。
  同樣是短暫的大學四年。有的大學生把自己過得充實,有的大學生就浪費時間。同樣的一塊金子,有的大學生打成皇冠,有的打成尿盆。大學四年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關鍵在于大學生自己怎么想怎么做,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不管多小的目標,不要忽視其作用,需認真對待,把它當做很重要的事情去做好。制定與管理目標本身就是實現自我價值,沒有目標的大學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沒有動力就造成整日虛度光陰,無所事事,無法自主思考問題,哪怕是遇到稍小的問題也會輕而易舉地妥協的現象。
  (4)對于已經制定的計劃,超過一半的人選擇立即執行,自制力較強,不放之任之,基本能有效地完成自己的目標,而這些人都是有信心去管理目標,剩下占比例47.64%的人總是一拖再拖,歸根結底是源于自身的惰性,以至于到后來甚至忘記去做,所以他們完成率不達標。  ?。?)在出現一些突發情況導致無法完成計劃時,有近60%的人會選擇調整自己的計劃,重新制定計劃,進行管理,從而春華秋實。由此可以看出,我校大學生對于那些不可預見性的因素還是較為靈活應變,多數學子并不會因為如出現預測偏差或管理過程中發生較大變故時,導致無法完成計劃而隨意放棄自己的計劃。他們能很快的調整好自己心態,根據變故適當的轉變一下計劃,通過對實際情況和目標的實現程度分析,重新擬定行動計劃、方案、措施,而這些證明了我校大學生的應變能力強以及需制定可行性、有彈性目標的重要性。
 ?。?)有70.75%的人認為阻礙自己達成計劃的主要因素是拖延癥, 拖延癥是由于自我調節失敗,從而導致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當下社會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嚴重的拖延癥會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并伴有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其次是有68.4%的人認為是自己惰性,惰性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表現為做事拖拖拉拉,愛找借口,甘愿虛度時光、碌碌無為活著,把一切高大上的理想、抱負置于無限的拖拉與借口中變成了泡影;接著,有55.19%的人認為是自己缺乏耐心,三分鐘熱度,實際上就是缺乏恒心,沒有自控力,敢說卻不愿去做,只會慷慨地大放其詞,缺少實質上的東西,慢慢地與現實脫軌,最終南轅北轍;然后,有52.36%的人抱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心態,自信地認為自己已經夠努力,只因其他外物導致自己無法堅持達標;最后,有43.87%的人認為自己預期過高,過于理想化,與現實環境不相協調,對于自我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把自己想得過于完美無缺,或把這個社會看得簡單純粹。
 ?。?)大概是由于求同心理,接近85%的學生會因為有朋友和自己有共同完成的目標而更有動力,便結伴而行,共同奮斗,越挫越勇。但仍存在少部分人喜歡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與生俱來的獨立性。
  有73.58%的學生認為養成習慣,有效監督是促使自己完成目標的主要因素,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良好的習慣就是有效達成目標的重要節點。有67.92%的學生認為有清晰的計劃是促使自己完成目標的主要因素,如果我們不能有意識的專注于重要的事情,便等于無意識的甘于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事上,只有有效的計劃管理,才能把目標真正 的落實。假話是實現目標的藍圖,為了防止被動和無目的學習,且提高效率,減少時間段 浪費,因而我們要有效的制定計劃,從而策略性的達成我們的目標。有55.66%的學生認為有共同執行的伙伴是促使自己完成目標的主要因素,當今社會不再是單槍匹馬戰斗的時代,如今最講究合作共贏,團隊合作是至關重要的,團結就是力量,人不可能永遠只靠個人就想搞定一切,有時還是需要依靠團隊的力量。有47.17%的學生認為全面掌握有關的信息是促使自己完成目標的主要因素。信息資料掌握的越多,越能為自己目標的實施添加有力的磚瓦,更加有信心去實現自我的要求。
 ?。?)當行為與計劃出現違和時,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會繼續做,且毫不在意,可見多數大學生都會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自己的計劃。選擇繼續堅持,做了就不后悔,不過分在意結果,不畏懼失敗。其實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可能是順心如意,存在著諸多的事與愿違,如果認為自己有能力按計劃去改變,那就放手去實踐,成功定會向你揮手;還有些大學生面對這一情況會自怨自艾失去信心,甚至逃避不敢面對,這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它源于自己內心深處的不自信,從而去不斷地否定自己,認為自身行為是與計劃相矛盾的,便一步步錯失信心。在現實面前,每個人都有軟弱的一面,但想要讓計劃變成習慣、想要讓夢想變成現實,需要的是勇氣和沖勁。多數大四學生都及時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緊隨時間的腳步奮起拼搏,做好每件平凡的事,積累經驗、培養能力,爭取在求職中脫穎而出。
 ?。?)在執行計劃時,絕大部分學生都感到心情舒暢、生活充實,對執行計劃充滿信心,可以掌握未來。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在執行計劃時,遭受一點挫折就感到著急煩躁,壓力大,對自己預期太高,沒認清自身的能力,因而未達成目標,而從目標達成這件事,從事和人的兩方面規律看,影響最大的是人。目標達不成的關鍵是:目標和假設之間出現偏差的時候,自己的策略不對。目標管理的底層邏輯是:當目標達不成的時候,我們應該調整的是假設,而不是目標,使假設更接近于實際。
  經過妥善管理,完成了既定的目標,并取得了自己理想的成果,有77.36%的學生為成功取得這樣如初的成績和效果而為此感到心情愉快、信心大增,在日后接下來目標的制定將更加準確,且能夠愈發有效的實施。有56.13%的學生覺得目標的成功達成,令人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人生又有了新的動力,可以去追求更大、更長遠的目標,或者說離人生的終極目標又更上一層樓了,自我的價值愈發凸顯了。有36.32%的學生繼續執行下一個目標,勝不驕敗不餒,對于自我的認知和人生的規劃皆有一個十分清晰的界定,不為暫時的成功或失敗停下自己堅定的腳步,仍舊不回頭的大膽向前,朝著自己心中的終極目標進發。但也有少部分的人認為沒有變化,情緒較為冷靜,認為自己只是完成了該完成的任務,生活并未因此改善。
  2 針對南湖學院大學生目標制定與管理提出的建議
  不管你是大一、大二的學生還是是大三、大四的學生;不管你是從農村出來,還是土生土長的城里人;是否是獨生子女,是否擔任班干部或者部長;不管你是制定了小目標、還是大目標,這都不是問題關鍵,我們總喜歡把計劃失敗的原因歸結于外界環境和他人的身上從而忽略自己的問題,使得目標總是被我們自身潛在的“拖延癥”和一涌而上的惰性所侵蝕,而我們自己卻無從所知,于是就在這無影的旋渦中越陷越深。
  如何趕走拖延癥呢?首先,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先制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先把要這件事所需的物品準備好,先踏出第一步,這樣有了第一步,就會慢慢地開始,漸漸地習慣從而愿意做下去。其次,沒必要給自己制定多個計劃,每日不超過三件事,這樣的話,就不會給自己太多的壓力,每天都可以完成??梢栽诿刻焖傲泻玫诙斓娜拢@樣等到早上醒來的時候,提醒自己做好。再次,可以請身邊的朋友來監督實施每日計劃,促成目標的實現,解鈴還須系鈴人,共同克服這種不是病的“頑疾”效果更好。從此,在目標的實施過程中盡力完成就好,不必刻意追求完美。追求完美的人往往都有拖延癥,越是想把一件事情做到盡善盡美,結果往往導致做事情拖了又拖,不僅不能達到完美,甚至最后連完成都做不到。所以做任何事情首先得先做完了,再錦上添花。最后,如何才能更好地去完成自己的計劃,到達自己的目標呢?最重要的是必須要屏蔽外界的干擾和誘惑,學會自我“閉關”,自己獨立的思考做事便會離成功更近一步。   該如何克服惰性呢?
  當代大學生要學會活在當下,盡早得給自己制定計劃,不讓未來停留在無盡的悔恨和憂慮中??梢栽囍讯虝r間不能完成的目標都列出來,尋找突破口,你會發現事情往往沒你想得那么難,那么使你感到恐懼。勇敢挑戰未知,要知道歷史上大凡有創建的人,都是敢于挑戰未知的人。學會打破一切條條框框,突破常規,趕走自己惰性、拒絕懶惰,克服自身的拖延癥,不做幻想家和希望家,要做一個實干家。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不能對身邊的人過分依賴,要努力培養自己自由的精神和獨立的思想,和困難、挫折做斗爭,從而增強自尊感和自信心。
  大學生目標的制定需要做以下幾點:第一,明確目標。先總結自身的優勢及資源,確定努力的方向。第二,合理規劃。例如(1)打好英語基礎。(2)大學必拿四六級,以后找工作是一張通行證。(3)想深造的朋友可以考慮考研和出國留學。(4)合理分配時間,學習占比、人際交往占比、社會實踐學習占比、生活占比、談戀愛占比。第三,踏實執行。把計劃可以寫在一個本子上,逐條清晰明了,一件一件去執行。第四,合適調整。隨著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社會結構不斷微調,社會發展變化更新,緊跟時代的步伐,按發展調整自身定位。
  目標的制定應該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第一是有挑戰性的。不要設一些輕而易舉就能達到的目標,要給自己適當的壓力,必須要跳一跳才能夠到的那種。第二要有時間期限的。一定要有時間期限來管理它。例如在6月1日之前讀完五本有關秘書專業書籍。第三要是具體的。例如今年暑假做兼職,目標掙得3000元。第四是可衡量的。到底完成了什么,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只有這樣,我們的堅持才變得更有力量。第五要是現實的。制定目標要基于現狀,面對現實。
  總之,大一新生想用一年的時間來適應大學生活,未免太長;想等到大四再實施目標計劃,未免太晚;最好的過程是大一開始獲取、了解社會信息,確定目標方向;大二開始一步步制定每一個小的計劃,積累經驗值、培養能力;大三再穩步實施走向終結目標;大四就可以信心滿滿地投入、準備下一階段的計劃中來。
  最后分享參與問卷調查的同學對目前生活想說的話:
  先從簡單的開始,提升自己的小細節。
  找到自己想要生活方式,做自己喜歡的事。
  堅持完成自己制定目標,不忘初心,繼續努力。
  希望能夠制定一個好的計劃并嚴格執行,學會進行大體規劃,具體細節視情況而定。
  古羅馬作家塞內卡說:“未了解目的港口的人無法一帆風順。”目標是行動的開始,沒有目標的人生是黯淡無光的,沒有努力的方向,就沒有奮斗的動力。只有目的明確、目標確定、做事才能專心致志、集中力量,才能表現出克制舉棋不定的頑強毅力。從人生的角度來看目標管理,目標不是用來達成的,是用來指引的。一個人無論他現在有多大年齡,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從設定目標的那一天開始的。為了完整人生的旅程,我們需一步步慢慢來,明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有行動才有結果,實踐才能出真理。做好自己計劃之內的事,為計劃之外但可能會發生的事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計劃趕不上變化,要做到內心平靜,不慌不忙。
  參考文獻
  [1]易賢,郭莉敏.高校大學生自主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13(08):104-106.
  [2]王訓兵,張倩倩,張菁清.基于目標管理的大學生學業規劃體系的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04):73-74.
  [3]張洪敏.論如何提高大學生自主性管理能力[J].考試周刊,2011(83):213.
  [4]高建昆.試論大學生自我發展目標管理[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122-1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60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