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國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價值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前社會中,我們在不斷地加強對國學的關注度,“國學熱”隨之興起,而語文教學是國學文化傳承的重 要載體。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國學知識,不僅可以讓學生從語文課程中體會到國學的魅力,還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索欲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國學
  一、國學傳承的重要性
  國學蘊含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沉淀下來的文化精華。這些文化可以給學生的精神世界帶來更豐富的體驗,不但可以對他們的思想言行進行約束,而且可以對其行為習慣進行培養。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國學知識的傳承,對于學生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可塑性非常強,所以,此時是培養孩子形成正確觀念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應該將國學內容合理地融入其中[1]。所融入的國學內容不僅包括課本中的經典文學,還應該合理地將課外的國學內容引入,以對學生的國學思維和眼界進行拓展。如《弟子規》《三字經》等都非常符合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將這些國學素材引入小學語文課堂,來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索欲望。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之下,可以和國學文化產生共鳴,讓我國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國學內容的有效措施
  1.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教師都認識到了對孩子進行國學教學的重要性,在小學教學期間絕大部分家長都支持學校為孩子開展國學教學,但是其中不乏盲目跟從者,沒有真正認識到國學的教學內涵,而是一味要求孩子背誦相關內容,并沒有讓孩子真正懂得其中的含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認清國學教學的真實需求,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并且要選擇適合這一時期孩子學習需求的國學內容。由于孩子在小學時期身心的發育都比較快,每個年級孩子的接受能力都存在差異,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國學教學內容的難易情況[2]。
  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傳統小學教學觀念里,語文課程的開展就是為了讓學生識字、可以背誦相關內容,教學目的僅是為了進行知識的傳授。實際上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在教學中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可以創新教學形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其實,效仿古人的“晨誦”就是不錯的選擇,讓學生可以將所學內容大聲朗讀出來,充分發揮出國學的魅力,長此以往,就可以營造出良好的國學氛圍。文化環境可以對人的情緒產生一定的影響,并且會在無形之中改變著人的思想和言行。
  3.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國學文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不斷深入,學生對國學文化的認知在不斷加深,需要師生之間共同協作完成,師生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第一,教師自身要具備較高的國學素養,并且教師國學知識的掌握水平會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第二,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師生之間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要不厭其煩地為學生解惑,充分激發出學生對國學知識的探究欲望。師生之間加強溝通,還可以營造出更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油然而生的集體榮譽感更加強烈。為了提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國學知識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充分地激發出來,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國學知識,是當今時代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國學素養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這期間,需要教師和家長的不斷引導。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發揮榜樣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讓國學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
  參考文獻:
  [1]蔡勤.淺談國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完美體現[J].學周刊,2017(2):179-180.
  [2]陳芳,季曉勇.國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完美體現[J].當代教研論叢,2014(2):61-63.
  作者簡介:盧賢琴(1983—),女,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66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