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途徑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新課改與素質教育同步實施的背景下,教育部開始主張在小學教育教學階段重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道德觀念。語文學科中包含了眾多的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有助于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落實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承從娃娃抓起。通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并融入國學經典,有助于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弘揚民族文化,抵抗不良文化與錯誤思想觀念的影響,幫助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本文簡要分析了國學經典的滲透的特點,并重點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經典的有效滲透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國學經典;特點;滲透途徑
  
  在我國打開國門、走向世界之后,在國家經濟水平得到了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有大量的外來文化涌入我國,而國外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對于處于思想觀念發展觀念時期的小學生而言,具有不良的影響。人們開始以追求國外文化與國外習俗為潮流,中國傳統文化傳承面臨著嚴峻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教育部門、學校、教師開始認識到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滲透的重要性。國學經典是我國非遺之一,小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應建立起民族的自豪感與使命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國學經典的傳承與發揚。
  一、 國學經典的特點
  國學經典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具有啟蒙性、趣味性、開放性、循序漸進性的特點。其一,小學生處于啟蒙的關鍵時期,國學經典中蘊含著眾多的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拓寬視野,受到國學經典中優秀文化的影響,陶冶情操。其二,在生本理念下,語文新教材中融入了更多生動有趣的圖片,而利用國學經典解說語文課文中的圖片,提升了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情感體驗,提高小學生對國學經典學習的求知欲。其三,國學經典中包含的內容豐富多彩,將其運用到語文成語與寓言故事教學中,豐富了教學資源。小學語文教師應發揮國學經典的開放性特點,根據學校教學要求、學生學習規律、認知能力、興趣愛好等多方面考慮,制訂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師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的轉變。其四,國學經典的運用需要結合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情況,根據小學生的直觀思維發展階段,注重國學經典融入過程的循序漸進性,幫助學生從直觀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 國學經典的有效滲透途徑
 ?。ㄒ唬?活躍課堂氣氛
  部分教師認為國學經典作為非物質文化中的一種,應該嚴格對待,因此在語文課堂中融入的國學經典一板一眼,難以激發學生參與興趣。據教育心理學家分析,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思維活躍性與記憶效果都處于最佳狀態,因此,語文教師在國學經典的滲透中,應創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國學經典學習中感受了樂趣。如小學二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已經有了一定詞匯的積累,教師可以開展利用游戲化教學法,組織學生參與成語接龍活動,讓小學生在鞏固已有知識的情況下學習到更多新的成語,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性,增加小學生的情感體驗。
 ?。ǘ?取其精華,與時俱進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融入國學經典,首先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教材,從辯證學的角度來看,國學中既含有精華也有糟粕,教師在引入國學經典的時候,要注意與時俱進,與目前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然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不能死板的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狼和小羊》這一故事時,給了大家深刻的警示,這個故事告訴大家,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總會想一些理由,盡管理由會比較荒誕。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下,講仁義是不夠的,是需要有實力才可以生存的。所以,在對學生講解“仁”的時候,也要將一些反面的教材融入學習中,讓小學生可以對事物的兩面性進行了解。教師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具有現代化特征的學生,在國學經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為其講清楚所包含的文化思想及含義,這樣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的對知識的印象,將經典中的真理付諸實踐。
 ?。ㄈ?示范引領
  雖然在國學經典的學習中,都有標點符號,但是,由于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低,經常會出現斷句不當的情況,誤解了文章中的含義。如在《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學生經常會誤讀為“非常/道”“非常/名”,經過教師的示范引領,糾正學生的錯誤讀法,并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讀法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讓學生掌握正確讀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ㄋ模?故事激趣
  小學生對故事可謂是情有獨鐘,因其處于形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對于事物的理解需要依賴于具體實物,因此在語文國學經典滲透中,應利用國學經典中的內容創編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小學生從枯燥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以一種更加輕松、有趣的方式學習語文。如在《詩經·兔罝》中,教師可以將其中包含情節編制為學生聽得懂的“武夫與公侯”故事,在進行誦讀,有助于增加小學生對《詩經·兔罝》內容的深入理解,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引領學生個性化閱讀,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需要教師創新教育方法,并將其作為一個長期堅持的任務,挖掘國學經典中的文學價值,將其合理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滿足素質教育改革的需求。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注重學生誦讀積累,通過國學經典教育教學的開展,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助力小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董玲萍.誦國學經典品百味人生——探究誦讀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5(30).
  [2]郭萍.弘揚國學文化誦讀經典詩詞——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誦讀策略[A].2018年2月向導-教育導刊論文匯編[C],2018.
  [3]曾少冰.淺談小學語文開展國學經典閱讀的教學策略——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為例[J].名家名作,2018(5).
  [4]潘中喜.沐浴經典靜水流深——引導小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方法芻議[J].小學教學研究,2018(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1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