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學生職業規劃觀與就業調查分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經問卷調查分析全科醫學生的職業規劃觀。方法:對廣西桂林醫學院臨床本科生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包括個人信息、擇業意向、影響就業觀因素等。結果:本校全科生有較高的擇業意愿和工資期望,有意擇期考研的僅3人,98.5%的人計劃畢業后會按協議回基層工作,其中73.71%的人期望在合約期滿能擁有更好的崗位,僅4人希望繼續留基層工作。而全科醫學生對工資期望值通常更高。結論:全科醫學生應有正確的從醫價值觀,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完善相關政策。
關鍵詞:全科醫學生;職業規劃;基層就業意愿
2017年10月,黨十九大明確要求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據統計僅37.4%的基層醫生擁有本科學位,質與量均不足。農村免費醫學定向醫學生即全科醫學生(入校前需與學校及當地醫院簽訂培養協議,本科畢業后需要回當地基層醫院服務六年)是解決當前基層衛生專業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徑。自政策開始,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已陸續培育出了多批次的優秀全科醫學畢業生,且數量逐年增多,現已有部分學生到崗就業,為基層衛生事業添磚加瓦。盡管如此,越來越多的全科生對其畢業后的去向及合約結束后的發展表示迷茫。文章將對全科醫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觀和就業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以期得到建設性的建議。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
文章調查對象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醫學院(以下簡稱我院)臨床專業本科生(含全科醫學生)。調查內容包括個人情況、擇業意愿、了解渠道和教育需求。
2.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是匿名進行的。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我院2014至2016級本科生200人進行了抽樣調查。剔除無效問卷后,獲有效問卷195份,有效回答率97.50%。運用Excel表格和SPSS20.0數據統計和分析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
二、結果
1.基本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78.54%的學生對全科專業表示滿意,僅有21.46%的人表示并不滿意。原因可能為其對全科專業并不感興趣,或是學醫的漫長艱苦等。
2.就業形勢了解程度調查
為了解醫學生對全科及其就業的理解程度,我們調查了“你對全科醫生的就業形式了解嗎”和“你了解其就業形式的主要渠道”等問題。結果顯示,有71.13%的學生表示并不了解全科醫生的就業情況,而表示有了解過的學生中,他們的了解渠道52%來自親友,31.44%來自媒體,僅17.53%來自學校渠道。
3.就業影響因素調查
我們進行了“影響就業因素”和“影響就業觀因素”的調查,結果顯示,學歷和個人能力分別占42%和31%。就業觀主要受其家庭教育的影響(57.28%)。
4.職業規劃與薪酬調查
本次調查了“畢業及合約結束后計劃”和“預期月收入”。調查顯示,全科生具有較高的履約意愿和工資期望。有意擇期參加考研的僅3人,占1.5%。即98.5%的人計劃畢業后回到基層。其中73.71%的人期望在合約期滿可以擁有更好的工作崗位,僅4人希望繼續留在基層工作。而全科學生的工資期望值通常更高,52.9%的人期望每月收入超8000元。
三、調查研究結果討論與分析
1.基層條件及自身條件
本科畢業的醫學生愿到基層是為了積累經驗、響應國家號召、就近照顧家庭,而全科醫學生多是為履行合約。全科醫學生不愿到基層就業的主要原因是晉升空間小、全科事業發展較慢、福利待遇偏低,再就業難度大。由于考研難度大且違約需賠償,很少有學生違約。受訪者中,基層自愿就業比例超50%。男孩比女孩更愿在基層工作,城鎮戶口學生愿在基層工作的比例也超50%。學業方面,成績較差的學生更愿在基層工作。
2.政府政策與學校就業指導
以學生是否愿在基層工作為因變量,以政府政策和學校就業指導為自變量,結果顯示,政府政策和學校就業指導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解醫學生對相關政策的掌握現狀,在上述問卷的基礎上進行補充調查發現,全科生對政策的理解不完整。79.2%的醫學生需在校進行就業指導,通過指導,醫學生可更好地了解基層就業的現狀和發展,客觀看待基層就業。
3.學生在校、在崗教育
本調查為期兩年,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進行走訪調查發現,全科醫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其在校教育密切相關。不少受訪者表示,對比普通臨床專業,全科專業學生在校學習時老師對其要求較低,且實習時間較長,理論知識不扎實,外語水平普遍偏低,與普通臨床專業相比更缺乏就業及晉升信心。故在基層醫院遇到難度一般的病例,多囑患者轉上級醫院就診,久之,醫患缺乏信任感,基層醫院也難發揮其作用。因此,加強全科生在校培養,鼓勵其在崗學習,使之有能力及信心處理一般病例,也能讓全科生在基層工作擁有成就感和歸屬感,更好地做好基層衛生服務工作。
四、全科醫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的建議
1.提升全科醫生崗位吸引力
基于此次調查,可見全科醫學專業難以吸引大批量的優秀年輕人,故全方位地提升其崗位的吸引力,加大對全科醫學的宣傳力度才能使全科醫學擁有更多高質量的人才及更好的發展。
2.提供發展平臺
調查結果表明,全科醫學生能否進入或留在基層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軟環境。因而為他們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廣的平臺,創造公平、公開、良好的晉升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創設更好的發展機制,更多的學習機會,幫助全科醫生樹立正確的從醫價值觀,使之愿意留在基層。
3.完善支持政策
我國近年出臺了諸多與全科醫學相關的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總體欠佳。故政府需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健全全科生就業激勵機制,努力消除全科生就業顧慮,使招生方案能與定向就業崗位精準對接,增強服務基層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參考文獻:
[1]李偉明,袁丹,姜焰凌,等.云南省臨床醫學專業??茖W生從業意愿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8(1):22-27.
[2]汪洋,張紹群,劉北忠,等.定向醫學生服務基層意愿及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25):2996-3000.
[3]陳曉云.廣州市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6.
[4]潘璇,王勵,彭麟微.口腔醫學專業學生階梯型專業社會實踐探索[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6(18):64-65.
作者簡介:梁瑞雯(1996—),女,廣西桂林人,桂林醫學院臨床全科方向本科在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6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