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及注意事項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4-0061-01       中圖分類號: S31       文獻標志碼: B
  摘   要:著重論述了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和注意事項以及如何解決栽培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關鍵詞:農作物;高質高產;栽培技術;注意事項
  我國是人口大國,對農作物的需求較大。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對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可磨滅的損害,土地荒廢程度日益嚴重,導致農業生產率停滯不前,威脅著我國糧食安全。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實現農作物的高產栽培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1   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
  實施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之前,應當準確把握以下幾個基本原則。一是抓好生理機制的基礎。制約農作物高產的根本原因是量與源的不協調。如果某個地區長期擁有適合高產的有利條件,那么此地區的勞動效率勢必會下降。只有合理調配農作物的生理機制,制定科學的栽培計劃,才能促進勞動效率與農作物產量的雙重提升。二是規范化作業。隨著高產栽培技術的普及,精細化的生產管理方式日趨加深。應根據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條件制定適合農作物的栽培與管理方式,實行供種統一化的辦事制度。
  1.1   改善栽培環境
  土地環境、水肥條件、光照作用等對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產生著重要影響。在實踐中,可通過調控光照強度、合理密植、田地重整等方式,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比如,人工提供光照,通過延長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時間,從而提高有機物的積累;利用間種、套種等方式,可提升田間的復種指數,確保主要農作物的發育條件得到滿足;另外,還可以通過加強通風透氣條件來提高農作物的生長勢能。
  1.2   改良遺傳因素
  品種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農作物的最終產量和質量。在實施高產栽培時,要確保品種的優良性,選擇抗性好、穩產且能有效抵抗病蟲害的品種。必要時可通過采用基因重組的方式改變其遺傳因素,對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具有現實意義。在育種時,可選擇多樣化的育種方式搭配栽培管理方法,選擇合適的發育期和成熟期加以人工干預,實現優質、高產的目的。
  1.3   添加生長調節劑
  當前,不同地區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研發了能夠促進植物生長的調節劑,通過延長農作物成熟期,達到有機物充分積累的目的。使用生長調節劑,可以對農作物的灌漿期進行控制,轉移植株內的養分,使其更為集中,更有利于質量的提升。另外,地膜的覆蓋、壟作等都會改變農作物的生長環境,不僅能適當提升地溫,還能降低土壤的鹽分,促進幼苗的發育。
  1.4   落實栽培管理
  通過合理整地達到適應農作物生長的條件,使土壤具有良好的結構,便于水分流動,并通過輪作、完善水肥管理等措施來落實栽培管理。定期清除土地間的雜草和其他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顆粒物,創造適宜的土壤條件。根據種植地區的氣候條件、植物的生長特性等確定需要使用的肥料,其用量應按照比例加以調整,以達到最佳的促生長效果。
  1.5   綜合栽培技術
  對農作物實施標準化、體系化、精細化的栽培管理技術,都能達到增產的目的。比如在播種的時間、地點選擇上,幼苗的移栽保護配方施肥、節水灌溉、使用化學抗旱劑、室內栽培、間套復種等都可有效改善中低產地區的生產效益。每項技術的科學使用都可以達到產量提升的效果,關鍵在于相關工作人員要把控好細節問題,了解每種主要農作物的發育規律及對水量、肥料的需求[1]。
  2   實施高產栽培技術的注意事項
  2.1   注意影響高產的原因
  現階段,我國肥料產業取得了與時俱進的發展效果,導致很多濫用化肥的現象出現。由于栽培人員缺乏認識,片面追求高產而加大化肥的使用量,使得土壤無法消化這些肥料而逐漸惡化,造成土地內部結構更為堅硬,土壤酸化、毒化等情況得不到有效改善,制約了農作物的正常發育。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農業部門應提高認識,加強宣傳,在肥料的施用上給予正確指導。善于利用土地深耕技術來改良土壤團粒,增強自然肥力,減少藥物的使用。另外,要加強病蟲害防控工作,以防在出現大規模病害時無法及時控制的現象發生。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可借助生物防治的手段來達到治標又治本的效果[2]。
  2.2   轉變栽培理念
  栽培人員應當轉變理念,培養科學的栽培管理意識,采用精細的施肥配方,保證作物高產、穩產。將新技術與傳統技術結合使用,不斷總結優秀、高效的栽培經驗,注重對栽培基地的培養和選擇,合理輪作。認真選用品種,做好育種的前期準備。規劃好各類農作物的種植規格,構建合理的種植結構,及早補苗、定苗,適時松土。
  總之,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要求較多,為此要加強農業科研,研制出抗性高、產量高的新品種,從源頭上奠定優質、高產的基礎。努力提升農作物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利用現代化栽培技術嚴格管理田地。
  參考文獻:
  [ 1 ] 姚先榮.提高科學施肥水平增強農作物抗旱能力[J].四川農業科技,2017(08).
  [ 2 ] 劉鳳弼,丁玉清.農作物抗旱栽培技術要點[J].云南農業, 2016(05).
 ?。ㄊ崭迦掌冢?019-03-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30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