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創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各行各業的技術領域出現了不同的革新。在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中,技術的創新也很重要,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對提升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加快,人們對糧食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而對農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小麥和玉米為研究對象,闡述了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創新途徑。
關鍵詞: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創新
當前,由于人口的逐漸增多給農作物的生產提出了新的要求,實現作物的高產已經成為社會的重要課題。然而,在我國的一些地區,農作物種植技術和種植觀念較為落后,這不僅影響農業的發展,同時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應該重視創新農作物栽培技術,不斷促進農業技術和農業的健康發展。
1 農作物栽培技術創新的意義
我國是農業大國,同時也是人口大國,對糧食的需求量比較大,對農業的發展尤為重視。雖然我國農業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但人均占有量不足,糧食種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的發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國在農業栽種技術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在積極尋找農作物高產栽種技術[1]。在保證農產品高產的同時還應該重視質量,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栽種技術的創新,實現糧食產量和質量的雙重提升。
2 我國傳統栽培技術與引進創新
2.1 農作物施肥環節的傳統技術與創新
在傳統的小麥種植中,施肥所采用的是化肥原料,這種方式對施肥的用量和次數掌握不到位,因而在施肥環節對小麥的生長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導致小麥需要的養分不充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正常生長。在綠色理念的引導下,已經用天然肥料取代化肥原料。
2.2 農作物灌溉環節的傳統技術與創新
在傳統的農業灌溉中,主要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這樣不僅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同時不利于農作物對水分的吸收,更加不利于農作物的健康生長。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我國先后引進使用了滴灌技術、噴灌技術等,不僅實現了水資源的節約,同時為農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在地膜技術的配合下,實現節約水資源、提升種植效果的良好目標。
3 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創新
3.1 有機基質型無土栽培
在傳統的農業種植過程中,由于土壤肥力的不足和有機質的缺失常常影響作物的質量,同時不利于農作物高產。因此,可以采取人工制造肥沃土壤的方式,達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在傳統的玉米種植中,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如在種植之前對種子的選擇、對土壤肥力的分析、對灌溉技術的應用、除草工作、病蟲害的防治和治理等。如果使用無土栽培技術,將實現一些環節的節省。無土栽培技術中的環境能夠為玉米的種植提供必要的水資源、養分等,同時日常對農作物的管理和維護也與傳統的種植有一定區別,不僅實現人力、物力和成本的節約,同時提高了玉米的產量和質量[2]。
3.2 優化種子遺傳因素
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比較重要的創新點是優化種子的遺傳因素。通過對種子的遺傳因素進行優化,能夠提高種子的質量,從而實現產量的提高。種子優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沒有進行種子的優化和篩選,那么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將很難進行。例如,在進行小麥種子株型改良的過程中,可以對影響種子株型的因素進行分析,找到影響株型的因素,實現種植質量的提高。
3.3 先進的栽培技術觀念
當前,“綠色”的理念在社會的許多行業中都有所體現。在農作物種植的過程中,發展綠色理念,倡導綠色栽培技術;在肥料的使用上,逐漸用天然肥料替代化肥原料,從而保證農作物的健康綠色生長。此外,綠色理念在農業中的應用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建設的良性發展。
3.4 實現栽培技術標準化
栽培技術的標準化對提升農作物產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實現栽培技術的標準化,應該結合不同地區農作物情況進行詳細分析,主要分析不同地區農作物栽培技術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創新農作物栽培技術,保證技術的各個環節都向著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不斷提高栽培技術。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發展農業,促進農村收入的提升,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應該促進農產品栽種向著產業化和綠色化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農業產業的良性發展。此外,為了提升農業的競爭力,應該積極推進農產品栽種技術的創新,使農產品栽種技術和時代的發展相一致,促進農業向著健康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 1 ] 郭新軍.農作物栽培技術及高產途徑分析[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6(12):44.
[ 2 ] 王健.農作物栽培技術及高產影響因素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6(04):86,2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4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