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高產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辣椒具有較佳的風味,可以制作成不同食用品,具有較好的種植經濟價值,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社會需求量較大,也是部分區域農戶種植的重要經濟作物,在各個多個地區種植面積較廣,市場推廣價值較大。本文主要對辣椒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探析,提出相關技術措施,旨在提升辣椒種植產量與質量,提高種植經濟效益。
關鍵詞:辣椒;高產栽培;種植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廣大群眾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對飲食關注度在不斷提高,致使優質辣椒需求量逐步增加。所以當前需要因地制宜對辣椒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探究,對種植各個環節有效控制,對提升辣椒產量與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辣椒種植環境要求
從種植實踐活動中能夠看出辣椒種子最佳發芽溫度在23至30℃,如果種植栽培環境溫度低于1℃,那么辣椒種子很難發芽。辣椒幼苗在生長階段對種植環境各項要求較高,如果溫度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將會對其生長速度造成影響。辣椒在開花結果初期階段,如果種植土壤溫度較高,這樣不利于辣椒根部高效生長,還會誘發諸多病害。如果土壤溫度較低,加上日照時間不足,會限制辣椒座果率的提升。辣椒在生長過程中對于土壤條件要求較低,在種植過程中最好是選在沙質土壤中進行種植。目前想要種植更多優質的無公害辣椒,需要結合種植當地自然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等選取相應的種植品種,加強種植管理。
二、辣椒品種選取
在辣椒高產栽培過程中,需要結合種植區域各項條件選取優質高產、耐熱耐寒的品種,辣椒屬于耐旱類植物,在種植過程中需要確保栽培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排氣性,這樣能夠防止土壤中含有較多水分導致辣椒爛根。在選取過程中需要重點分析辣椒品種高產優勢,然后有針對性地應用栽培技術,確保種植成果有效提升。
三、確立苗床地與播種方式
苗床地選取過程中需要優先選用土壤肥沃、灌溉性能良好、較為肥沃的土地,辣椒種植地塊需要未種植過茄類植物,如果種植過茄科植物,通過水旱輪作能夠有效抵御各類病蟲害等。在播種之前,需要對辣椒種子進行晾曬,但是不能曝曬。在種植中需要做好苗床管理,確保苗床具有適應的溫度與水分,防止燒苗問題發生。冬季育苗正常是在12月下旬至2月,冬季育苗周期較長,在實際管理中難度較大,在移植過程中需要對溫濕度進行控制。根據種植區域實際條件,在播種活動開展之前,需要將苗床充分淋濕,然后對土壤采取相應的消毒措施。
在種子墊土蓋土消毒過程中,可以選取50%福美雙與50%多菌靈按照1:1進行混合,根據每平方米苗床用藥8至10克與培養土進行混合。在播種前兩周時間可以選取40%福爾馬林兌水50至100倍對床面進行噴施,每平方米用水150毫升。然后通過人工控制措施能夠對幼苗基本生長環境溫度進行有效控制。在播種之前需要進行曬種,通過清水進行浸泡。在辣椒播種過程中選用小拱棚高廂育苗移栽,廂長10m,廂寬1.2m,每廂可以播種12g。
四、床土配置
選取未種植過茄類的土壤,然后再準備適量農家肥,根據種植區域實際面積將磷酸鈣以及硫酸鈣均勻添加,對添加攤鋪基本厚度值進行控制。為了對土壤害蟲進行控制,可以選用辛硫磷等藥物進行稀釋之后在苗床中均勻噴灑,然后加蓋地膜覆蓋10至15d。
五、種子處理環節
在播種之前需要進行曬種,曬種時間可以控制在兩天,通過曬種能夠曬滅種子中的病菌。然后用清水浸泡之后,選用相應濃度的磷酸三鈉倍液進行浸種,之后再用足量清水進行沖洗。可以將種子放置在50至55℃的溫水中浸種15至20分鐘,然后不停攪拌,等到水溫降到30℃為止,再繼續浸種4至6小時,能夠有效防治炭疽病、疫病等。
六、播種時間與方法
當前需要結合種植區域實際面積對播種量進行有效控制,正常情況下目前每667m2播種量為30至50克,播種時間可以選在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最佳。正常情況下,大多數辣椒在每年8月至11月下旬便開始陸續收獲向市場進行供應。在播種前期需要在種植土壤中澆足充足水分,首先將種子和適量營養土進行充分混合,在苗床上有效播撒,其次選土進行覆蓋。通過適量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噴施,提高苗床濕潤性,然后在培育苗床上層覆蓋地膜,通過搭建小拱棚提高保濕保水性。
七、苗期管理
在育苗操作全部結束之后,需要在苗期加強管理,保障苗床具有良好濕潤性。苗長到三片真葉時,需要施加相應濃度三元復合肥液。等到苗長出第四片真葉之后,尚未長出第五片真葉時,需要施加相應濃度多效唑液,這樣能夠有效提升辣椒生長中的抗性,還能防止出現辣椒苗不均勻生長問題。在分苗床管理中,間隔一周左右時間需要及時噴施復合肥營養液,加強水分管理,保障床土良好適度。移栽之前需要去除遮陽設施,進行煉苗。
八、大田管理環節
辣椒苗定植之后需要及時補充水分,根據自然氣候狀態合理補充,正常情況下定根水需要淋3d。從開花到首次采收,通過追肥能夠確保辣椒分枝、開花、座果。在種植區域適度添加氮、磷、鉀復合肥,全面提升座果率,確保植株生長中具有良好抵抗能力。在辣椒生長盛果期需要在每667m2,添加足量鉀肥,等到后期辣椒生長老化階段,可以通過磷酸二氫鉀以及尿素進行根外追肥。辣椒定植之后需要對種植區域各類雜草進行清除,發現保護地膜出現損壞之后,需要及時進行修補。從辣椒種植現狀來看,種植環境濕度較大時,會導致多項病蟲害發生,導致辣椒落花落葉。
九、病蟲害防治
目前辣椒種植培育過程中主要病蟲害有疫病、枯萎病、白絹病、白粉病、小地老虎、蚜蟲等。針對疫病防治可以選用相應濃度普力克倍液以及克露倍液進行防治,在每5至7d防治一次,連續應用2至3次。在莖基腐病發病初期階段,可以選用相應濃度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倍液、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倍液灌根防治。白絹病發病初期通過石灰水能夠進行澆耕防治。針對枯萎病,可選用綠亨1號、2號、4號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針對小地老虎與蚜蟲,可以通過適量溴氰菊酯、辛硫磷等進行噴霧防治。
十、結語
辣椒作為蔬菜在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廣大群眾對辣椒需求量較大,當前在辣椒高產種植中需要對多個環節進行有效控制,強化多項管理工作,確保辣椒在種植栽培過程中能夠提高抗性,確保辣椒能夠穩定生長,提高辣椒種植質量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楊志偉.辣椒高產栽培技術與推廣探究[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6(11):108.
[2]楊萬業.辣椒高產栽培技術與推廣[J].吉林農業,2014(19):63-63.
[3]冉崇江.辣椒高產栽培技術探析[J].農技服務,2016,33(15):62.
[4]王應強.辣椒高產栽培技術與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5(11):111-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