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李氏桿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鑒別及其防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羊李氏桿菌病也叫做轉圈病,是由于感染產單核細胞李氏桿菌而發生的一種慢性或者急性傳染病,也是畜禽、嚙齒動物以及人類共患的一種傳染病。病羊臨床上主要是神經系統紊亂,出現面部麻痹,轉圈運動,妊娠母羊還會發生流產。該病具有較低的發病率,但病死率高,且流行性強。青年羊的易感性高于成年羊,妊娠母羊的易感性高于非妊娠母羊。該病全年任何季節都能夠發生,其中冬季和早春時節更易發生?,F概述該病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羊;李氏桿菌病;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類癥鑒別;治療;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3-0116-02
1 流行病學
李氏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桿菌,相比于大部分無芽孢桿菌具有較強的耐熱性,在65℃下需要30~40 min才會被殺死,但大部分消毒劑都可使其失活。另外,該菌對青霉素不敏感,但對四環素、鏈霉素以及磺胺類藥物敏感。很多動物都對該病具有易感性,幾乎全部家畜、家禽以及野生動物都能夠經由損傷的皮膚、消化道以及呼吸道感染病菌。該病往往呈散發性,具有較低的發病率,但死亡率非常高。
2 臨床癥狀
2.1 羔羊
羔羊患病后主要是發生急性敗血癥,并快速死亡,且死亡率非常高。大部分羔羊會表現出急性腦膜炎癥狀,精神沉郁和興奮交替出現;共濟失調,步態紊亂,不斷轉圈,盲目運動,碰到障礙物時會抵靠其不動;部分呈特有的觀星姿勢,即頭頸后仰,四肢撐開,通常前肢外展;興奮時會伴有尖叫聲,四肢痙攣性抽搐,肌肉持續顫抖,流汗增多;肌肉震顫時變得強硬,尤其是頰部和頸部肌肉更加明顯。部分出現陣發性痙攣,側臥在地,口吐白沫,四肢呈游泳狀亂蹬,逐漸麻痹。短時間后會變得安靜,并能夠采食草料,但往往由于頸部肌肉痙攣性發作使其采食時無法將草料食入口內。病程一般持續1~7天,有時能夠超過3周。
2.2 成年羊
成年羊患病后主要呈慢性經過,體溫一般偏低,機體貧血,精神不振,食欲減退,視力變差,接著出現神經癥狀,運動失調、轉圈,步態不穩,有時后肢會由于不完全麻痹而拖地走動,頭頸向一側偏斜。部分病羊角膜渾濁或者發生結膜炎。有時病羊全身出現陣發性痙攣,如同癲癇。有時出現吞咽麻痹,導致唾液流出口外。如果在羊群的發情配種季節發病,有些已經配種受孕的母羊會發生早期流產。最終病羊由于過于虛脫、陷入昏迷而死,少數沒有表現出任何癥狀就發生死亡。病程一般可持續1~7天。
3 實驗室診斷
3.1 涂片鏡檢
無菌條件下取病死羊的心血、肝臟、脾臟以及腦組織等制成涂片,經過革蘭氏染色、鏡檢,能夠看到革蘭氏陽性小桿菌,呈典型的“V”字型排列,菌體兩端鈍圓,沒有莢膜,不存在芽孢。
3.2 分離培養
將以上病料分別在血液瓊脂培養基上接種,經過24 h培養,可見培養基上長出菌落,且其周圍存在狹窄的溶血環。接著挑取菌落在普通肉湯培養基內接種,經過24 h培養,發現肉湯變得均勻混濁,出現顆粒狀沉淀,對試管搖振會呈發辮狀浮起,未形成菌膜和菌環。
4 鑒別診斷
4.1 羊腦包蟲病
羊患有腦包蟲病時,體溫通常沒有升高,病程持續時間也較長。病羊一般是頭部寄生有包蟲,造成上方頭骨發生軟化,用手按壓發現骨質松軟,解剖時能夠在腦膜中看到囊狀寄生蟲體或者蟲體移動過程中留下的痕跡。
4.2 羊偽狂犬病
羊患有偽狂犬病后,體溫通常會急劇升高,皮膚發生水腫,羊毛脫落(主要是由于啃咬癢部撕脫羊毛導致),且咽喉等部位出現麻痹,嚴重時會有混雜泡沫的液體從口腔流出,一般會在1~2天后發生死亡。
5 防治措施
5.1 應急處理
病羊要立即采取隔離治療。清除圈舍內的糞便和其他污物,接著使用5%漂白粉、3%來蘇兒或者2%~2.5%氫氧化鈉進行全面消毒。同時,按體重在健康羊的飲水和飼料中添加20~30 mg/kg土霉素,進行疾病的預防,每天1~2次,連續使用5~7天。
5.2 對癥治療
如果病羊表現出腦炎癥狀,可采用靜脈給藥配合口服中藥,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靜脈給藥,以40~50 kg體重的病羊為例,每次使用1瓶250 mL 20%的甘露醇溶液,用于降低腦壓,避免出現腦疝;使用200 mL 25%葡萄糖溶液、10 mL 20萬IU慶大霉素、2支160萬IU青霉素;使用200 mL 25%葡萄糖溶液、1支10 g葡萄糖酸鈣注射液、5 mL氯化鉀注射液、1支10 mL維生素B1、1支20 mL維生素C。
口服中藥治療,取梔子根、金銀花藤、車前草、野菊花、鉤藤根、茵陳各15 g,加水煎煮分成2次給病羊內服;也可取80 g黃芩、100 g金銀花、80 g茵陳、80 g茯苓、80 g車前草、80 g木通、80 g遠志、100 g柴胡、80 g生地、15 g琥珀,加水煎煮,取藥液給病羊直接內服,或者添加在飼料、飲水服用。注意呼吸困難的病羊不允許強行灌服,防止發生意外,連續使用3~5天。
如果病羊流淚增多、結膜發炎、角膜渾濁,不僅要采取以上西藥方法給藥,還要配合眼睛局部治療。病眼先用4%硼酸水沖洗,再用5%葡萄糖溶液點眼,每天2~3次。
也可取白礬、硼砂、防風、荊芥各5 g以及3 g郁金,加水煎煮,待藥液溫度適宜后搖晃均勻對病眼沖洗,每天2次。
也可取1萬IU青霉素、10 mg氫化可的松以及4 mL病羊自身的血液,混合均勻后在病羊眼瞼皮下注射,間隔1天使用1次,連續使用2~3次。
5.3 加強飼養管理
養羊飼養管理過程中,必須注意精粗飼料比例合理,要堅持以粗料為主,適當補充精料,禁止飼喂大量精料。另外,要確保含有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尤其是注意補充鈣,避免缺鈣。
需要從外引進羊時,要先對引進地調查,到場后必須經過15天隔離觀察,確認健康無病后才允許混群飼養,以減少傳入病原體。
夏秋季節要及時消滅舍內昆蟲,如蠅、蚤、蜱等,切斷該病的傳播途徑。要經常觀察羊群,發現病羊后要立即采取隔離治療。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