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大腸桿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特征、診斷與防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羔羊大腸桿菌病的發病年齡一般較小,常見于幾日齡至6周齡之內的羔羊。羔羊發生大腸桿菌病與環境因素有很大關系,特別是在氣候反差較大、溫度變化明顯,飼喂質地過硬或者發生霉變或者過于冰冷的飼料,都容易引起發病。如果患病羔羊沒有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則會由于其傳染性質造成大批量羔羊發生死亡,嚴重損害養羊戶的經濟效益?,F概述羔羊大腸桿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以及防治措施,為大家提供參考。
關鍵詞:羔羊;大腸桿菌病;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藥物治療;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4-0120-02
1 流行病學
1.1 病原特征
羔羊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大腸桿菌是一種中等大小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分類上屬于腸桿菌科、埃希氏菌屬。菌體不會形成芽孢,生有周鞭毛,發酵碳水化合物的能力非常強。大腸桿菌具有較弱的抵抗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如在溫度為60℃條件下處理15 min就會死亡,大部分消毒劑都可將其殺死。致病菌株通??僧a生1~2種腸毒素和1種內毒素。
1.2 發病特點
通常是剛出生幾日齡至6周齡以內的羔羊容易感染大腸桿菌病,有時3~8月齡的幼羊也能夠發生,往往呈散發或者地方性流行。
另外,該病的發生往往與氣候驟變、場地污穢潮濕、營養不良等相關。一般來說,羔羊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易發。羔羊可通過消化道感染發病,也可經由損傷的皮膚和黏膜感染發病。
2 臨床癥狀
2.1 敗血型
羔羊通常在出生4天內發病,往往呈急性經過。病羊表現出精神萎靡,體溫明顯升高,一般可達到41~42℃,體況虛弱,食欲廢絕,大部分在發病2天內或者幾天內發生死亡,病死率超過80%。羔羊耐過后,有時會在1周后繼發其他疾病,如關節炎、肺炎或者腦膜炎等。
2.2 腸毒血型
病程持續時間短,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大部分在2~6 h內突然死亡。病程持續較長的患病羔羊,會表現出典型的中毒性神經癥狀,初期明顯興奮,后期精神沉郁,最終陷入昏迷中死亡。另外,病羔體溫不會發生明顯變化,脈搏增數,呼吸加快,且往往不會表現出現腹瀉癥狀。
2.3 腸型
這是大腸桿菌病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主要特征是先發生腹瀉。病羔初期排出淺黃色的粥狀糞便,并散發惡臭味,接著排出淺灰白色的水樣糞便,有時混雜泡沫和血絲。
發病中期,肛門失禁,糞便會自行流出,并導致后軀和腿部被污染,且往往伴有腹痛癥狀。
發病后期,發生嚴重脫水,機體衰竭,只能夠臥地不起,有時會出現痙攣,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往往在1~3天后發生死亡,即使病羔羊耐過也會呈現生長發育緩慢。3 實驗室診斷
3.1 染色和鏡檢
無菌條件下,采取病羔羊的肝臟、肺臟進行觸片,經過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陰性短桿菌,菌體兩端鈍圓。
3.2 細菌分離培養
無菌條件下,采取病羔羊的肝臟、腸黏膜、心包積液等病料,分別在普通肉湯、營養瓊脂平板、鮮血瓊脂平板、麥康凱瓊脂平板以及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接種,置于37℃條件下進行24 h培養.可見肉湯變得均勻混濁,管底存在少量沉淀;營養瓊脂平板上長出直徑為1~2 mm的灰白色菌落,表面濕潤、光滑、隆起,邊緣整齊;鮮血瓊脂平板上長出淡灰白色的圓形菌落,表面光滑;麥康凱瓊脂平板上長出磚紅色的圓形菌落,表面光滑;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長出呈淡紫色的菌落,并伴有發藍、綠色金屬光澤,表面濕潤、隆起。
挑取上述平板上的單個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也可能夠看到革蘭氏陰性短桿菌,菌體大小為(1~3) μm×(0.4~0.7) μm,兩端鈍圓,沒有形成芽孢,懷疑為大腸桿菌。
3.3 生化反應
取純化的分離菌株在生化培養基上接種,結果發現其可使葡萄糖、麥芽糖分解,并產氣產酸,不會使尿素分解,不會生成硫化氫,枸櫞酸鹽試驗呈陰性,V-P試驗呈陰性,M.R試驗呈陽性。
3.4 動物回歸試驗
取分離菌株18 h肉湯培養物,給6只1~6周齡羔羊接種,同時設有對照組,在相同條件下飼養??梢娊臃N肉湯培養物的羔羊在20 h后出現亞急性型癥狀,經過24 h陸續發生死亡,而對照組羔羊一切正常。
剖檢病死羔羊,無菌條件下采取肝臟、心臟等病料分別在營養瓊脂平板、鮮血瓊脂平板以及麥康凱瓊脂平板上接種,置于37℃條件下進行24 h培養,分離出的細菌與接種菌相同。4 防治措施
4.1 藥物治療
大腸桿菌對土霉素、呋喃類和磺胺類藥物的敏感性都較高,但還需要配合加強護理,并采取其他對癥療法。
土霉素,病羔羊每天按體重使用20~50 mg/kg,平均分成2~3次口服;或者每天按體重使用10~20 mg/kg,平均分成2次肌內注射。
20%磺胺嘧啶鈉,病羔羊每次肌內注射5~10 mL,每天2次。
復方新諾明,病羔羊每次按體重口服20~25 mg/kg,每天2次,連續使用3天。也可使用微生態制劑,如促菌生等,按使用說明規定的用量添加在飼料中混飼或者直接口服,但注意其禁止與抗菌藥物同時服用。
對于新生羔羊,還要加用0.2~0.3 g胃蛋白酶。如果病羔羊嚴重脫水,可靜脈注射20~100 mL 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如果心臟衰弱,可皮下注射0.5~1 mL 25%安鈉咖;如果表現出興奮癥狀,可灌服由0.1~0.2 g水合氯醛和水組成的溶液;如果呼吸困難,明顯喘息,可根據病情輕重程度和實際體重,靜脈注射60 mL 10%葡萄糖溶液、1 mL硫酸慶大霉素、5 mL氫化可的松軟膏、2 mL樟腦磺胺鈉,每天2次;如果出現關節癥狀,可靜脈注射30 mL 10%葡萄糖溶液、5~10 mL環丙沙星、5~10 mL 10%的水楊酸鈉。
4.2 加強飼養管理
母羊產前15天至產后2個月內,養羊場地、圈舍等需要定期進行消毒,如果有條件最好輪換使用2~3種藥物進行消毒。確保飲水、飼料、用具等的清潔衛生,定期徹底消毒。新生羔羊斷臍后,斷端要使用5%碘酊進行消毒,最好在該藥液中浸泡2~3 min。
羔羊產出1~3天后,可灌服由2%環丙沙星粉劑配制成濃度為30%的水溶液,每頭每次用量為3 mL,每天2次,連續使用3天,可減少發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