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信息化與幼師科學課的深度融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信息技術逐漸優化,在教育領域得到有效應用,加快了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幼師科學課作為幼師專業必修的科目之一,旨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與相關技能,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幼兒教育工作中。對信息化與幼師科學課的深度融合展開分析探討,為我國幼教事業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關鍵詞】信息化 幼師科學課 深度融合 對策研究
教學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術來改變傳統課堂教學,加速信息化與教學的融合速度。據此,在幼師科學課教學中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可提高教學效率及質量,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筆者將分別從信息技術在幼師科學課中的應用價值、促進信息化與幼師科學課深度融合的有效對策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信息技術在幼師科學課中的應用價值
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幼師科學課教學匯總可促進二者的融合效率,提高課程實施價值、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核心素養,詳情如下:
(一)提高科學課程的實施價值
科學課程可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科學本質,加強對自然界事物的認識,其內容包括物質科學、科學、生命科學、社會、地球宇宙、環境、技術,與此同時,還會涉及到規律性東西。基于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全面理解這些抽象知識,長此以往,還會對科學課失去興趣,導致學習效率難以提高。從另一方面來看,科學課程難免會涉及到科學實驗,然而對于學生而言實施難度較大,只有通過信息技術方可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信息資源,確??茖W課的有效實施。
?。ǘ┨嵘n堂教學效率
從另一方面來看,信息技術的運用,還可促進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經相關調查研究,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頻率并不高,這是由于教師未意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可組織教師從“交互手段的運用、呈現方式的選擇”方面對科學課程教學進行設計,并將該項目以“呈現、交互、延伸——信息技術與科學教學融合實踐研究”報告呈現。通過這一手段,可加強教師對信息技術作用的了解,從而促進其教學效率的提升。
?。ㄈ┨岣邔W生核心素養
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還可建立科學的概念體系,通過各種媒體的組合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更好地為學生服務,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
?。ㄋ模┨岣邔W生自主學習能力
基于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會采取知識灌注方法來進行教學,要求學生按自己的思路來學習,在這種教學理念下學生的主體作用難以發揮。長此以往,會對學習喪失興趣,對學生積極性的發揮十分不利。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教師可將多媒體課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課堂教學大有裨益。以幼師科學課教學為例,由于科學課內容較多,知識點復雜,對學生而言難度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將不同知識分為多個模塊,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相關模塊,并就相關問題展開探討。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掌握了更多科學知識。
總而言之,在幼師科學課教學中采取信息技術,可為學生構建一個活潑生動的教學課堂,同時還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在科學課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合理指導,使抽象知識更加具體化,加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肯定和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科學教學融合現狀研究
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的學校在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的幾率并不高,導致學生對多媒體信息化的教學需求量過大,從而形成了一個教學偏差。事實上,在教學中,有效的課堂能夠促使學生情感得到交流、智慧得到增長、人格得到重塑,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對知識的高效性、層次性、感官性以及互動性等靈活的教學模式具有極大的需求,而現代信息技術恰好可以滿足學生的這一需求。因此,教師要想促使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并且對學生專業與職業能力的培養有利,就需要在教學中深入的融入信息技術,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才能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綜上,筆者對信息技術在幼師科學課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就目前來看,我國關于信息技術與科學教學融合的研究相對較少,張東明提出利用互聯網來創設教學情境實現多角度交流與溝通,并對信息技術與科學課的有效整合進行了闡述。樂建吉對初中科學教學中數字化實驗引入的科學性進行了探討。董德兵對信息技術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齊雪芬對數字化下學習模式與學習方式進行了探索。馮玉榮則對信息技術在科學教學中產生的作用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分析??偟貋碚f,我國在信息技術與科學課融合方面依然處于起步階段,隨著網絡教學的興起,許多專家對二者的融合越來越重視。
關于信息技術與科學融合研究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包括輔助教學、課程整合、深度融合,為確保二者的有效結合,不僅僅應對硬件加以重視,還應從呈現、交互、延伸三個方面來加以考慮。
三、促進信息化與幼師科學課深度融合的有效對策
綜上,筆者對信息技術與科學教學融合的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為促進二者的深度融合,還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科學課教學中、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與管理,詳情如下。
(一)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科學課教學中
在新課程理念推行下,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時代的發展趨勢,對科學課教學的開展十分不利,為提高科學課教學效率,應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對課件內容進行制作,為后續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據此,教師在科學課教學中可將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插入課件中,使抽象知識更加具體化,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對課文導入時,可將電視劇或電影劇情引入其中。例如,在對學生的發音進行糾正時,可利用音頻來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出示練習。另外,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可將鼓掌的音頻插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衡,許多偏遠地區還未能引進多媒體技術,甚至許多教師對信息技術認識不足,無法熟練使用多媒體設備,從而導致教學工作難以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校領導應對信息技術的發展引起重視,確保信息技術與科學課的有效融合,在具體實施中應從技術、資金及設備方面給予支持。
在科學課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信息技術來構建虛擬平臺,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操作環境,通過虛擬平臺可模擬一些難以觀察到的實驗情景,打破了常規實驗的時間限制及空間限制,通過信息技術與科學課二者的融合,提高了科學課教學效果。
?。ǘ祿樱瑯嫿ǜ咝дn堂
與此同時,學校通過對交互技術的挖掘構建互動課堂,確保課堂效率的提升。在認知模糊的實驗中教師可將“數字化傳感器”運用其中,從而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看到實驗效果,通過這一手段加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思維的溝通與交流。
另外,教師還可將可移動式同屏投影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通過該投影技術學生可清晰地觀察到圖像,確保后續教學的有序實施。
?。ㄈ┻m度延伸,共享云端教學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在各領域中得以運用,并發揮出良好的應用效果,與傳統教學不同,信息化教學沒有空間、時間的限制,使教學課堂得以延伸,從而實現了云端教學。
首先教師可將微課教學運用到科學課教學中,微課體裁短小精確,內容精簡,且學生可以反復觀看,這也是微課的優勢之一。通過微課,“一對一”學習逐漸成為現實。通過微課教學方式的引入,學生可自主學習知識,這對于被動教學相比優勢更加顯著,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遵循,隨后通過教師的點評可提高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此外,還可對Moodle學習平臺進行建立,該平臺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構建的,具有針對性,學生在課后可以登錄該網站來鞏固知識點,并對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檢測,通過這一教學方法,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ㄋ模┘訌妼處煹呐嘤柵c管理
筆者認為,要促進信息化與幼師科學課的深度融合,還應從教師方面入手。學校應為教師創造有利的教學條件,準備好教學工具,為科學課的進行提供現實條件。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從思想上轉變教學理念,將先進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達到良好的教學質量,學校應對教師加強培訓管理,定期組織信息技術培訓,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設備用途、使用方法,確保設備在教學工作中合理運用。通過培訓管理,還可增強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自信心,從而構建一個高效的教學課堂?;谠谛聲r代發展下教師應摒棄傳統教學觀念,不能故步自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對新媒體、新技術加以重視,確保學習課件的制作、動畫的制作、視頻的制作、圖像的處理等,使得其靈活使用。
四、結束語
綜上,筆者對信息技術在幼師科學課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信息技術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在學生的學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目前來看,我國許多學校逐漸意識到信息技術的作用,并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融合。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依然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由于教師缺乏信息化意識,導致信息技術作用難以發揮;另一方面,受地區經濟發展影響,導致許多地區學校未能引進信息技術。鑒于此,我國政府部門應為信息技術的運用提供多方面支持,使更多學生能享受信息技術的便利,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另外,各大院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與管理,通過組織信息技術培訓來強化教師的信息化素質水平,掌握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確保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為我國教育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丹丹.高職院校信息化課程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現代信息科技,2018,(12) :132.
[2]李倩.當前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信息與電腦,2018,(01) :214.
[3]楊麗麗.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J].新課程研究,2016,(08) :109.
[4]田雯雯,秦東方.信息化環境下卓越幼師培養策略分析[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3) :41.
[5]田豐.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優化中職幼師專業數碼電鋼琴集體課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0) :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0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