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鄉村旅游微景觀設計的生態化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成為人們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穩步推進,鄉村旅游逐漸成為人們首選方式。基于此,通過研究現代鄉村旅游景點當中微景觀設計的生態化,以期對設計人員有所借鑒作用。
關鍵詞:鄉村旅游;微景觀;生態化;景觀設計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農產品安全與鄉村旅游產生了極大的關注度,通過鄉村旅游能夠體驗到農耕文化、親近自然、品味綠色食品等,促使大量的城市消費者逐漸來到鄉村旅游?;诖?,通過對鄉村旅游微景觀設計具有的生態化進行研究,對提高鄉村旅游生態化與保護自然資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鄉村旅游與鄉村旅游景觀簡介
1.1鄉村旅游
對于鄉村旅游而言,其主要是鄉村空間環境作為背景與依托,將鄉村所具有獨有的農耕文化、田園風光、森林景觀、農村聚落、民俗風情以及鄉土文化等因素作為吸引源,將城市居民作為主要的客戶來源,吸引都市居民到鄉村當中領略大自然、體驗風俗以及參與生產勞動等回歸自然作為旅游目的。鄉村旅游是一種集合觀光、購物、游覽、度假、娛樂與休閑等諸多功能于一身的旅游模式,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不斷推進,現代鄉村旅游已然成為重要旅游方式。
1.2鄉村旅游景觀
在對鄉村旅游微景觀進行闡述之前,先簡介鄉村旅游景觀,其是指鄉村地域方位當中,將鄉村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作為主要的載體,對鄉村文化與地域特色進行一定的體現,具有重要的生產價值、旅游價值、生態價值以及審美價值等,可以實現審美和欣賞的一種綜合性景觀。在規劃設計鄉村景觀過程中,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設計景觀,最終實現突出鄉村特色,造就出一種體現生態觀念的景觀。而微景觀則是相對概念,其是與宏觀層面存在的大景觀相對來說的。在鄉村旅游景觀當中包含有眾多的組成單元,可將這些基本用地單元當中的小景觀界定成微景觀,這種微景觀處于整個鄉村當中布局分散、數量較多,能夠有效發揮出微景觀具有的生態效應。
2微景觀生態化設計原則
2.1整體性原則
在現代鄉村旅游微景觀設計過程中,首先要遵守的原則便是整體性原則。對于所有鄉村旅游景觀而言,均不能與所處區域、背景與環境進行脫離,要將微景觀作為整體當中的一部分,這樣才能保證鄉村旅游景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特別要注意將整體性原則始終應用在鄉村微景觀設計當中,在營造微景觀時需要將其和整體景觀與局部景觀進行處理,保證兩者間能夠協調統一,并且從整體景觀到微景觀或者是微景觀到整體景觀均具有完整性和連貫性。在設計鄉村旅游景觀過程中,其中涉及歷史人文、經濟發展、地域特征以及生態環境等大量的因素。因此,在設計時,要將上述因素進行整合,采取最佳、最新、最有效的景觀設計策略。只有將所有微景觀元素進行有效的整合,符合鄉村空間發展具體的要求,才能推動鄉村旅游景觀實現生態化建設,最終向游客呈現鄉村獨特美和整體美。
2.2地方性原則
鄉村旅游微景觀設計作為以地域文化特征與歷史背景作為基礎,根據當地具體的場地情況,采取保留地方特色、生活模式以及科學利用自然資源實現突出地方特色的一種設計。一方面,鄉村擁有的鄉土氣息極為的濃厚,而且這種鄉土氣息是經過長時間不斷積累形成的,這與城市當中的街道景觀具有顯著的差異。因此,在設計微景觀過程中,需要保留與升華這種鄉土氣息,比如將本土農業與工業品改造成為公共設施、利用特色民間工藝設計景觀小品等。另一方面,大自然作為人類生存發展重要的前提,在微景觀設計過程中,自然資源便是最為重要的一種物質載體。對此應該在尊重自然基礎上,利用自然資源改造景觀素材,使自然元素具有更高的利用率與價值,保證微景觀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此外,鄉村生活模式作為體現地方特色的重要方式,通過在鄉村景觀當中保留人們日常生活與生產的歷史場景,充分地記錄過往歲月,能夠有效地突出鄉村旅游的特色,同時也能滿足游客精神需求。
2.3 4R原則
在設計鄉村旅游微景觀過程中,需要遵循生態化理念,降低能源消耗,高效、循環地使用鄉村現有資源,通過有限資源實現長遠生態效益。從景觀學角度來說,4R原則分別是減量化原則、可再生原則、再使用原則與再循環原則。其中,減量化原則需要利用最少材料與資源實現營造景觀,降低對自然環境與資源帶來的破壞與干擾,諸如包裝盒、筷子、一次性面紙以及塑料袋等;可再生原則便是對可再生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降低對資源不必要浪費,比如利用煤灰降低水泥使用量;再使用原則便是重復使用鄉村旅游前期建設設置的景觀構建,比如廢棄場地、生活用品等;再循環原則便是建立回收系統,對生活垃圾、天然雨水與生活用水等實現回收在利用,使資源與能量能實現內部循環。3微景觀設計的生態化設計措施
3.1能源供給設計
在設計鄉村旅游微景觀過程中,對可再生資源加以優先考慮,特別是對風能、水能與太陽能等。一方面,在水能利用方面,鄉村旅游點使用的水資源主要是地下水或者是政府供水,此外也要重視收集與利用雨水資源,將水資源循環應用在微景觀設計當中。而且還可以通過生態保水系統、生態濕地系統以及綠色生態屋頂等多種建造措施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另一方面,在風能與太陽能利用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使風能和太陽能蓄電系統進行整合,設計出具有視覺沖擊與觀賞性的太陽風車,這是一種微景觀設計當中體現生態化的典型案例。此外,太陽能是非常普遍且永久的一種自然資源,可以在微景觀設計過程中將太陽能電池板應用其中,如農舍、涼亭、長椅等,將太陽能轉換成為電能,實現照明周圍場地。
3.2斑塊控制設計
在微景觀系統當中,道路鋪裝是非常重要的組成要素,在鄉村道路具有的交通運輸功能得到一定的淡化,主要是突出其景觀美化作用。不同的鋪裝材料所具有的特點也存在差異,對此,在設計道路鋪裝過程中,需要根據周圍生態景觀的特征,選擇適當的鋪裝材料,使道路能夠融入到整個周圍環境當中,在交通較為密集的路段可以采取鵝卵石或石板等實現控制車速與人流。采用不同色彩、形式與材質的材料實現對圖案與紋樣進行設計,使其和周圍環境能夠相互襯托,進而營造出獨具特色的生態微景觀。
4結論
在我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導致城市景觀逐漸趨于千篇一律,而鄉村景觀往往是多樣化的,促使城鎮居民不斷到鄉村旅游,但是隨著旅游人數不斷增加,對鄉村旅游微景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當地生態造成了一定破壞。在鄉村旅游微景觀設計過程中,需要體現生態化,重視保護自然環境與資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