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與推進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時期的高中語文教育強調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和語言運用與遷移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自主和合作中獲得學習知識,掌握語言運用技能,也需要學生在廣泛的課外閱讀中獲得豐富和提升。本文就高中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和課外閱讀活動有效推進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外閱讀;閱讀指導;閱讀推進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能力,而其中的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學生豐富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質的重要渠道??梢哉f,閱讀是學生語文素養的重中之重。以往,我們的教學和考試都以考定教,考什么就教什么,訓練什么,多是灌輸式的教學。但是,隨著高考的改革和人才選拔和培養側重的改變,我們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就語文學科而言,學生光依靠課內的學習、訓練,可能在能力和素養提升上會存在不足。因此,在突出學生自主語文學習能力培養的同時,我們還要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尋找更多的學習和提升的資源。于是,就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還要引導、激發和培養他們廣泛閱讀,將課內習得的閱讀方法進行運用并不斷提升閱讀能力和水平,在課外閱讀活動的有效推進中讓學生獲得語文素養的提升。因而,結合高中語文教學實際,并引導、指導和推進學生課外閱讀活動是非常必要和有意義的。
一、激發課外閱讀興趣,營造課外閱讀的氛圍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外閱讀是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燈,是智力發展的必要條件。”這就告誡我們要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語文教學不能僅局限于課內,在課內的一些被認為是典范的文章中反復解剖和深挖。因為,一方面,這些課文雖然在語言、思想和藝術特色方面確實是比較有學習和教育意義的,但是教材中所選的文章多是一些流傳較廣的,并且與學生的生活有著一定的距離的,或者說是缺少時代感的。對喜歡新奇的中學生來說,很多文章的吸引力是不足的。另一方面,我們每一篇閱讀教學都采用類似的教學的方法,不能創新或者讓學生主動的發現和思考與獲得,他們在被動的學習中就會感覺枯燥。如果我們讓他們多去閱讀,那么在課內閱讀學習的時候,他們有了一定的閱讀體驗,就會在合作學習和相互交流中有話題,在分享中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也非常重視課外閱讀,明確了高中生要讀哪些名著、讀哪些文章,并對不同年級閱讀的字數都有要求。而這樣的閱讀,如果我們當作任務讓學生完成,那么學生也不會喜歡的。因此,我們的課外閱讀要讓學生有興趣,有動力。
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首先是讓他們感受閱讀書籍的意義或者感受文章的吸引力。如我們在推動學生課外閱讀活動中,可以給學生提供閱讀書目,給出這些書目的簡介,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也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要閱讀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將自己想閱讀的書籍帶來,讓老師看看這樣的書籍是否適合閱讀。此外,就是組成閱讀興趣小組,讓幾個關系比較好的同學組成小組,給他們提供或者他們自己準備相同的閱讀書目;然后,開展小組合作閱讀,在閱讀中進行一些分工協作。
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需要老師營造班級的閱讀氛圍。如在教室設立閱讀角,讓學生經常接觸課外閱讀書籍,讓他們經常感受到書香。當然,我們語文老師可以在課前進行演講比賽之類活動,讓學生把自己最近閱讀的情況、閱讀的收獲與大家分享,讓他們的課外閱讀常態化。
二、加強課外閱讀引導,內外結合推進閱讀
雖然,我們強調閱讀,學生也能抽出時間進行一些課外閱讀。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更多的興趣是在網絡、影視方面;或者愿意讀的是心靈雞湯之類的快餐閱 讀。因此,我們要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加強閱讀的指導。
首先,我們和學生交流,擬定一定時間內閱讀的書籍是什么,用多長時間閱讀,在閱讀中要做多少摘抄,要寫多少讀后感,要閱讀多少一些名家或者別人的書評,等等。從量和質兩個方面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和提出要求。這樣,學生在閱讀時就會考慮到閱讀收獲,而不是那種泛泛的瀏覽式的閱讀,而是真的在閱讀中有收獲、有提高。
我們在規定學生自由讀的時候,還要注意將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的結合。如我們學習周國平的《直面苦難》這篇文章后,課內會從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折射出的思想等方面,讓學生從周國平作品的文字中收獲智慧和超然的人生態度。在教學中,我們對其中的有價值并可以獨立存在的句子和段落進行分析,認識長短參差、自由靈活的“感悟體”的特色,學會閱讀分析。而認識和了解作者也可以獲得一定的閱讀方法,如其閱讀了大量的名人思想性的作品,從柏拉圖的對話、帕斯卡爾的思想錄、蒙田的隨筆、尼采的格言等獲得思想和語言藝術,獲得一定的寫作風格。課外,我們同學在學習這樣的文章之后,可以去讀一讀周國平的其他的文章,如《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人與永恒》等,感受其文采和哲思。
在閱讀推進中,我們還要借助網絡平臺,讓學生不僅讀紙質的書籍,還要多關注網絡上別人的分析,幫助我們提高理解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這里,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來擴展和更新語文知識的寬度,讓學生也獲得課外閱讀的一種方法。如《江南的冬景》這篇散文,文章字里行間蘊藏著豐富的情感,我們學生只依靠教師的口頭講解,是不容易深刻感受文中的詩情畫意與優美意境的。我們可以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現文章的優美意境,也讓學生找到提高課外閱讀質量的一種有效方法。
三、提高課外閱讀實效,形成知識和能力遷移
對于高中語文老師來說,雖然我們重視學生全面素養的提高。但是學生自己在閱讀中有著一定的思考,他們認為考試不考,讀了也沒用。因此,我們在學生課外閱讀中,要轉變他們課外閱讀無用的觀點,要讓他們在考試中獲得運用的能力。
其實,我們高考語文是考學生能力的,除了名句默寫之外,基本上不會有原封不動的書本上的知識作為答案的。因此,我們在學生課外閱讀推進中,可以針對高考閱讀題進行一些訓練。這里,我們可以收集一些用名著節選為考題的文章,讓學生閱讀并做題。在做題之后,再去讀原文,讀節選部分,讀全文,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和認識得以提升。這樣,學生就會覺得課外閱讀是有用的。當然,我們可以就某一篇可以作為考題的課外閱讀材料,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實踐嘗試。如明確問題,確立閱讀目標,讓學生就一篇小說或者散文,按照考試的考點自己或者小組的進行問題設計,然后自己或者小組進行探索,篩選目標信息,這里也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出題和解題。如此,我們閱讀檢測的方式為做一些閱讀理解題,不僅幫助學生知道我們應該在一篇文章的閱讀中關注什么,還能提高閱讀分析和解題的能力,從而不僅在閱讀中獲得知識,拓寬視野,還能形成閱讀解題的訓練,使得課外閱讀更投入、更有實效。
另外,閱讀是寫作的源泉之一。我們可以以作文為抓手,讓學生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如讀了郁達夫的抒情散文、周國平的哲理性散文之后,讓學生學著聯系生活和自己的體驗進行一些散文的寫作,或者在寫作中用上自己課外閱讀中積累,等等。這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意識、寫作能力。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需要學生廣泛地進行課外閱讀。只要我們老師重視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激發,給他們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和環境,指導課外閱讀策略,并提供必要的閱讀指導,重視課內外閱讀的結合,突出課外閱讀的運用,那么,學生在日積月累、不斷運用中就會獲得語文方面知識的豐富和能力的提升,使其受用終身。
?。ň庉嫞糊堎t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0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