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繪本的小學語文寫話教學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繪本以其優美的動畫、有趣的故事、生動的情節、地道的語言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已經成為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首選。本文嘗試依托繪本開展小學語文寫話教學,提出具體教學對策,以期可以更好地促進寫話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繪本;小學語文;寫話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寫話教學,進而培養學生寫話興趣和寫話能力,從而使他們可以寫出“內心想說的話和想象中的事物”。由于低年級學生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可以將深受學生喜愛的繪本與寫話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從而激發學生寫話興趣,促進學生寫話能力的提升。下面將結合教學案例,提出具體教學策略。
一、靈活運用,仿寫句子
德國心理學教授克里斯托弗·伍爾夫(Christoph Wulf)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具有十分明顯的模仿行為,在模仿的過程中得以熟悉周圍環境,進而拓展兒童自身的主體性。學前兒童學習語言,一般都是通過模仿獲得的,語言模仿是兒童習得良好的規范的語言,提高自身語言能力的基本途徑之一。兒童繪本中除了豐富多彩的圖片,同時也配有生動的書面語言,這些語言不僅優美、簡練、易懂,而且通常都是采用重復的句式結構,蘊含著一定的語言規律,進而使繪本語言讀起來更具節奏和韻味,從而為低年級學生練習仿寫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除了課堂閱讀之外,還應鼓勵學生主動閱讀各種兒童繪本,并且要求學生在閱讀繪本時應做好記錄,從而逐步累積閱讀量、擴充詞匯量,最終為繪本仿寫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寫話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借鑒語言遷移學會仿寫繪本中的經典句式。例如,以深受兒童喜愛的繪本《逃家小兔》為例,小兔子和兔媽媽之間有趣的對話,細致地表達了母愛的偉大情感。通過研究發現,整個繪本都是以“如果你……我就……”這一經典句式貫穿文本始終。在課堂寫話教學中,教師可以主動邀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兔媽媽和小兔子,仿照這一經典句式進行想象對話,然后組織同桌之間開展想象對話,最后引導學生進行自由想象,并以寫話方式進行記錄,從而在語言遷移的表達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類似《逃家小兔》的繪本還有很多,如《我爸爸》《我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等等,教師應讓低年級學生多讀、讀懂繪本,然后再啟發學生進行想象,仿照這些句子進行情感表達,進而在表達實踐中習得新的語言。
二、激活想象,文本補白
圖畫不僅是繪本的主要特點,同時又是繪本的思想精髓。兒童繪本中的圖畫,不僅色彩明艷,而且生動形象,可以使孩子們通過想象而產生文字所難以表達的境界,進而激發想象能力和創造潛能。由于繪本圖畫內涵豐富,有時僅僅需要通過圖畫就可以傳達出故事情節,所以有一些繪本只有少許文字,而這恰恰是繪本作者留給孩子們的一份“特殊禮物”,是繪本的“留白”。教師應從低年級學生抓起,合理利用繪本圖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片、聯系前后、大膽想象,激發創作靈感。例如,我們在開展繪本《母雞羅絲去散步》寫話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認真看圖畫,大膽想象一下這只呆母雞最后的結局是什么,然后再用語言進行補寫,從而使繪本故事情節得以完整。又如,《愛心樹》中最后一張圖畫中白發蒼蒼的“男孩”老佝僂著身子坐在樹樁上,故事就此結束了,教師應緊緊抓住這一留白,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然后嘗試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從而順利完成寫話訓練任務。
三、依據主旨,乘興續寫
為了方便兒童理解和領會,繪本故事都是短小精悍。有很多繪本故事雖已結束,但其實已經醞釀著一個全新的故事,讓閱讀者回味無窮、意猶未盡。這時,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依據繪本主旨,乘興續寫故事情節,進而有效提升學生寫話能力。以《小綠狼》為例,繪本講述了一只小綠狼因為與其他灰狼的毛色不一樣,進而導致其受到其他伙伴排斥與嘲笑,他決定要改變自己的毛色卻屢教一再失敗,在故事的結尾小綠狼決定做回自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故事主旨為依據,結合生活經驗開展想象,以寫話形式續寫故事情節。有的小朋友寫道:小綠狼認識到做自己就好,他昂首挺胸地來到小伙伴們面前,快樂又自信的和小灰狼們一起歌唱、玩耍。又如,在繪本《我要是一只狗就好了》的結尾,故事中的小狗說:我要是一只貓就好了。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想象,合理揣摩小狗心理,嘗試續編小狗接下去會講什么。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續編故事情節,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想象力,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及書面表達能力,為未來的寫作奠定堅實基礎。
四、啟迪靈感,激勵自創
蘇霍姆林斯基強調: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雖然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但這一階段的學生卻處于繪畫語言的“黃金時間”,可以通過大量閱讀繪本以積累圖畫和語言,進而指導學生以圖文結合的形式進行寫話創作,會寫的字就順其自然寫出來,不懂的則以圖畫語言進行替代,從而有效降低看圖寫話難度。教師應遵循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以低年級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為基礎,加上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從而創編出新的繪本故事。例如,當完成《我爸爸》閱讀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以下作業:要求他們寫一寫自己眼中的親人,如爺爺、奶奶、爸爸、哥哥等,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創編出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繪本故事。此外,教師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寫話,不僅可以使學生思維火花得到碰撞,而且有利于降低寫話創作難度。例如,經典繪本《好朋友》講述了小豬、小老鼠和小公雞三個好朋友在一起的趣事,教師可以抓住這一契機,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動交流,嘗試將朋友間的有趣的故事一起創作,從而在激發創作興趣的同時產生情感共鳴。
五、觀察圖畫,演繹猜寫
兒童繪本主要以圖畫為主,這些圖畫生動形象、內涵豐富,其就像一條紐帶將語言文字與讀者內心聯結起來。教師在繪本寫話教學時,應注意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充分發揮想象,進而使學生樂于說話、學會寫話,并且有利于提升學生觀察能力。例如,在繪本《母雞羅絲去散步》中只字未提狐貍,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然后讓學生邊看邊笑、邊笑邊說,最后選擇一組圖畫進行鼓勵想象擴寫,補充完善圖片的故事。又如在《逃家小兔》繪本寫話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將封面插圖向學生進行展示,讓他們觀察圖畫然后進行猜想,然后為封面配上具體文字,使他們寫話興趣得以激發。接著,教師按照繪本順序依次導入插圖,先將文字蓋住,要求學生觀察圖畫并猜想,然后以提問的方式鼓勵學生為圖畫配上簡單的文字。
綜上所述,借助繪本開展小學語文寫話教學,有利于提升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小學語文教師應轉變教育理念,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努力挖掘“圖”的作用,真正開展“文”的訓練,從而將“讀”與“寫”有機聯系起來,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寫話的樂趣,更好地提升自身寫話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燕紅.“繪本·寫話”:建構全新的兒童寫作課程新形態[J].小學教學研究,2015(11).
[2]鐘欣.小學低年級學段繪本寫話有效教學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2018(11).
[3]黃碧瑩.繪本閱讀在小學語文寫話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2019(2).
[4]唐珊.繪本資源在小學低段寫話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2018(10).
[5]盧曉惠.兒童繪本在低學段寫話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8(9).
[6]侯麗娜.對小學語文低年級段寫話教學整合圖畫書資源的探索[J].讀與寫雜志,2018(6).
作者簡介:龔寶英,女,1990年生,現任教于集美區雙塔小學,二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編輯:龍賢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