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我國教育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隨著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以及教學內容的逐漸豐富,針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也逐步加強。由于朗讀對于語文閱讀教學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所以朗讀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簡要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的提高對于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簡述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對朗讀能力培養時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朗讀能力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通常會讓學生們對文章內容進行朗讀,然后再對文章進行詳細的講解。這樣做是因為朗讀不僅可以使小學生閱讀時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語感。所以分析朗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整體水平,而且還能增強小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
一、朗讀在當前小學生語文教學應用時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預留的朗讀時間較短,朗讀內容匱乏
通過分析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于朗讀的應用,可以發現,很多教師對于朗讀的重要性依舊認識不足。在課堂上沒有給學生預留充足的朗讀時間,并且朗讀內容大多都是課本內容,內容的匱乏導致學生對朗讀的興致不高。而且他們認為大聲朗讀會占用課堂教學時間,許多教師往往過于注重大聲朗讀的形式而忽視其效果。另外,在朗讀教學中,有的教師過于注重成績優秀學生,忽視了其他學生的閱讀情況。由于學生對朗讀缺乏興趣和機會,很難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傊首x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擁有良好的朗讀技巧和習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進而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二)朗讀的目標不夠明確,學生普遍興趣不高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閱讀興趣不高、朗讀目標不明確、語文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首先,朗讀可以讓學生注意力集中,有助于學生快速了解文章主旨,并且通過反復精讀文章可以深入理解作者想通過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此外,通過大量地朗讀各類文章,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使學生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知識的積累,為寫作積累大量的素材,無形之中提高了寫作能力。
二、關于培養和提高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方法
?。ㄒ唬﹦撛炫c朗讀內容相關的情景,提高學生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時,首先要做到讓學生不覺得這是一件無聊的事情,讓學生喜歡朗讀,并且愿意主動朗讀。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應該以小學生現階段的發展特點為基礎,通過適當的手段讓學生首先對朗讀感興趣。教師在學生朗讀過程中,可以通過現代的教學工具來輔助,比如,利用音樂,圖片等多媒體形式為學生創造相關的文章情境,讓學生在恰當的氣氛下進行朗讀練習。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沉浸感,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于朗讀的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同時,由于小學生處在表達能力較弱,但是模仿能力較強的發展階段。所以,教師在進行文章朗讀訓練時,應該給予學生適合的朗讀方法的引導。通過適當的方式進行朗讀不僅能把學生的情感融入到文章當中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能夠耳濡目染地養成良好的朗讀方式,進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不斷改進大聲朗讀的形式,使每個學生都能讀一本好書。例如,有些文章中有很多文字,學生在充分理解文字后,可以按角色排練語音課本的內容。最后,通過教師點評或者學生互評的方式,對于每個學生朗讀的不同的效果給出相應的評價,當然,對于小學生來說,需要用多夸獎,多鼓勵的方式進行評價。
(二)豐富朗讀訓練的形式,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在進行朗讀訓練的開始階段,需要教師首先帶頭進行文章朗讀。這樣的好處有,第一,教師帶頭朗讀,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恰當的語速,語調等進行文章的朗讀,帶有感情的進行朗讀時,會讓學生對作者的觀點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第二,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例如,在學習《小兒垂釣》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表演的同時大聲朗讀。其次,教師可以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來設計閱讀課程的朗讀部分,學生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輔助,例如為學生朗讀內容配上相關圖片或背景音樂。這樣通過教師配合學生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朗讀活動中來。另外,教師可以在進行朗讀之前向學生展示文章寫作的背景以及文章的情感線索,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來表現作者當時的心理狀態。這樣,學生就能感受到課文中更深層次的情感,激起內心的波瀾。
?。ㄈ┴S富學生朗讀能力實踐活動
通常,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時間有明確的教學任務,因此很難有大量的時間來讓學生精讀文章。但是,學校應充分重視這個問題,給學生創造機會進行朗讀訓練。例如,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開展一些與朗讀相關的活動,并設置一定的獎品,以充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小學階段,競賽形式的學習模式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所以利用競賽的形式培養學生朗讀興趣和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在課堂上,教師使用音樂朗讀或模仿朗讀來進行競賽,最后,可以選出本班的獲勝者,使學生有成就感,從而激發朗讀的積極性。下課后,學生可以分組朗讀競賽。具體形式可以是,首先將本班學生分為若干組。每個組內先進行組內朗讀比賽,最后再讓每一組的獲勝者進行小組之間的決賽。這樣在每個游戲中,學生可以互相學習,逐步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和閱讀水平。在這些比賽中,學生可以通過與他人的對比,及時發現自己閱讀中的問題并及時糾正。同時,在獎品以及好勝心的推動下,學生將積極尋找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
三、結語
朗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對于他們未來語言能力的發展是非常關鍵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積極改革創新朗讀教學的方法,找到適合學生的朗讀訓練模式,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但是,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本文提出的相關見解希望可以給到相關工作者一點幫助。
參考文獻:
[1]屈雪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8(36):46-47.
[2]鄧燕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能力的培養[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6):26.
[3]王志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78-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