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尤溪縣新磊礦業非金屬礦深加工項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建設項目不斷增加,土地征占用也越來越多,這對于林地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對使用林地進行的可行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該文結合尤溪縣資源和環境狀況,分析了非金屬礦山深加工項目建設中林地對森林資源、生物多樣性、生態效益、環境質量和景觀特征的影響,闡述了具體的保障措施,并對該項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進行了綜合分析。
  關鍵詞:非金屬礦加工;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尤溪縣。
  中圖分類號 F42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1-0062-3
  為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生產效益,按照環保和集約用地的原則,結合尤溪縣實際情況,建立了尤溪縣非金屬礦深加工項目。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明顯改善了尤溪縣礦產資源利用程度低、加工點分散、規模小、設備落后、粉塵污染、噪音影響大等問題,有利于整合當地礦產業優勢資源,形成產業集群,增加當地財政稅收,帶動當地礦產經濟的發展,同時帶動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就業,促進了社會和諧。
  1 項目基本概況
  新磊礦業非金屬礦深加工項目位于尤溪縣梅仙鎮坪寨村下渡自然村,項目規劃建設期為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總投資20022萬元。規劃占地面積12.3hm2,建筑面積122870m2。項目引進振動給料機、造粒篩分機、高效5R雷蒙系統等先進設備,年生產人造大理石400m2,馬賽克瓷磚100m2,滑石粉100萬t。
  1.1 項目擬使用林地情況 尤溪縣行政總面積3422km2,其中林業用地279000hm2,活立木蓄積量1.4913×107m3。該項目擬占用征用林地在尤溪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中為Ⅳ級林地保護,涉及到坪寨村4個小班,林地面積11.1371hm2,按擬使用林地林種不同劃分,用材林4.7418hm2,占42.58%,經濟林6.3953hm2,占57.42%。擬使用林地林齡不同劃分,幼林齡4.4821hm2,占40.24%;成熟林0.2597hm2,占2.33%。
  1.2 項目區森林植被分布情況 項目區域范圍內植被種類以杉木、綠竹、毛竹為主,少量散生馬尾松、楓香、苦櫧等以及小雜竹和灌木叢?;盍⒛拘罘e量152m3,其中杉木147m3,馬尾松2m3,闊葉樹3m3;竹林株數7709株,林權權屬尤溪縣梅仙鎮坪寨村。
  2 使用林地對環境影響
  2.1 對森林資源的影響 項目永久使用11.1371hm2林地,建設造成后蓄積量152m2林木資源的消失,森林資源總量有所減少,對當地林業發展和森林面積擴大產生了不利影響,但對林地和森林資源總量的總體影響較小。
  2.2 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擬建設開發項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主要如下:(1)森林林木的采伐,由此降低森林覆蓋率,減少了林木蓄積量。損失樹種主要是杉木、綠竹和毛竹,均為常見植被,分布豐常廣泛。(2)在施工期間,開挖和填筑作業以及各種場地平整,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局部破壞和原有植被的損失。挖掘和填筑會影響生活在灌木叢中的小型野生動物,可能被人為殺死。(3)征占用林地后容易導致項目區及周邊區物種關系發生變化,影響物種的棲息地活動,造成物種遷徙到別處,甚至滅絕的現象,從而改變以種群生活的空間和豐富程度,改變生物與周圍環境自然綜合體的結構。項目區域內都是當地及周邊地區常見的物種未發現國家和省級保護的瀕危的野生動物物種,亦無明顯的野生保護動物棲息地。項目建設擬使用林地大部分為用材林,所占鄉鎮林地比例較小,對區域內野生動植物分布群落生境破壞性較小。因此,項目建設不會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產生重大影響[1]。
  2.3 對生態效能的影響 項目的建設、挖掘、平整、施工等工程作業,造成森林植被破壞、土壤裸露、地表擾動、地形的破壞等,降低了土地涵養水源的能力,影響了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降低了一些區域森林生態保護的效率,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破壞地表土壤層,引起森林生態系統對環境的適應性和自我調節能力降低。但項目擬使用林地所形成的森林資源量少,占縣城內森林資源總量比例較小,并且生長能力較差,不會對項目區域原有的整體生態效能產生明顯影響。
  2.4 對景觀風貌的影響 對項目區景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施工期土方開挖、物資堆放、機械作業等方面。工程建設將破壞部分山地植被,對當地的自然生態景觀產生影響,原始地貌、森林和水資源景觀的連續性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在規劃和設計過程中,項目考慮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原始地貌,保護自然景觀,盡量減少對原始自然生態景觀的破壞,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相互協調。此外,項目區不涉及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也沒有保護價值的自然景觀資源。因此,項目建設對項目區自然景觀影響較小,其配套建設的景觀綠化帶還能起到美化綠化的功效。
  2.5 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各種運輸車輛和施工機械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聲和粉塵,會對周圍環境和空氣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并在周圍地表水產生一些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處理建筑垃圾和危險品,應設置臨時傾倒點和收集點,在規定的時間內收集并運至垃圾場。嚴格按照工程建設標準進行環境保護,嚴禁污水隨地排放,運營期對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管理人員生活污水、垃圾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上述不利因素將在一定程度上污染聲環境、空氣質量和水環境,并對野生動物的活動和生存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應采取積極的防護措施和對策,以減少工程建設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3 使用林地對森林植被恢復的可行性
  3.1 異地造林 林業部門制定了森林植被的異地恢復技術措施,按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做好造林規劃設計異地造林遵循就近、相對集中連片[2],且造林面積不得少于原征占使用的林地面積。樹種配置要避免單一樹種,加大樹種混交比例,做到“質量為先”,確保造林成活率。
  3.2 財務 森林植被恢復費是各地植樹造林資金的保障。林業部門制定了林地征收標準,林木補償費和征用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復費。根據經濟林、用材林、竹林森林植被恢復費經濟標準為30元/m2進行估算[3],項目建設擬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復費為334.11萬元。   4 使用林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新磊礦業科技非金屬礦深加工項目作為一家龍頭企業,運用新技術發展項目,不僅可以解決縣域生產的需求,也可進一步提升非金屬礦深加工行業的生產水平,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能給政府創造稅收,解決安置部分下崗職工再就業和閑散勞動力的就業。該項目的實施,不僅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也較為顯著。
  項目采用標準化廠房、車間建設,充分節約利用建設用地,符合集約利用土地規定的基本原則。項目的選址統籌考慮了城鄉未來發展以及周邊自然環境條件,同時與相關規劃銜接,兼顧各方面的發展需求。因此,工程的選址是科學合理的。
  5 保障措施
  5.1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 項目區水土流失類型區屬中國南方紅壤丘陵區,以水力侵蝕為主。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總體布局應遵循防治和綜合治理的原則,做到“點、線、面”結合,建立完整的綜合防護體系。一定坡度的林地用于工程建設,以防止滑坡和土壤侵蝕,這已成為當務之急。對于可能發生新的水土流失的區域地塊,挖掘或填充區域,應采取修建防護檔墻,通過保護和綠化等工程和植物措施,可以防止和減輕工程對地表的擾動和對植被的破壞,并保護周圍林地免受破壞。
  5.2 保護生物多樣性 根據地形和生態環境,進行合理統一的規劃。在綠地規劃和設計中,應該使用更多的本地樹種來實現森林景觀的效果。在施工過程中,盡量減少對植被的破壞,通過不同地點的綠化和公園綠化來恢復森林植被。在建設過程中,一旦發現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要規避建設并保護生物多樣性。
  5.3 保護生態環境 采取相應的生態補償和工程措施來消除局部的不利影響。施工期和施工區可能發生水土流失,采取分段及時布設場地,避免施工期間擾動地表暴露時間過長。在雨季,表土臨時集中堆放,表土周圍設置草袋或石頭擋墻,根據地形在檔墻周圍設置沉沙池[4],溝渠內設置沉砂池等措施。另外,按要求排放廢氣和噪聲,嚴格執行環境保護3個同步體系,注重生態環境重建和恢復。
  5.4 保護地質水文景觀及其他景觀 項目建設應堅持生態優先,建設景觀與生態功能相結合的綠色長廊[5]。采取高標準的綠化體系,多種造林措施,進行環境景觀設計,提高項目區域的景觀效果和多樣性。根據總體建設規劃中的綠色景觀規劃,植物配置應空間層次分明,色彩鮮艷,形成結構合理、樹種多樣、結構穩定的自然生態景觀。
  5.5 加強林地林木管理 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在建設過程中,對林地工程使用進行監督,嚴格按照審批范圍采伐林木。劃定紅線,禁止越界采伐和破壞周圍林木,防止擴大林地使用。
  6 項目效益
  本項目依靠自身的技術優勢,促使各項資源整合,生產高品質、高技術含量產品,能顯著提高改善非金屬礦工業產品結構,促進資源保護,保護生態和自然環境,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同時,項目建設完成后,可實現年運營收入15456.0萬元,利潤總額6912.5萬元,稅后凈利潤5184.4萬元,交納增值稅及其附加1600.9萬元,年交納所得稅1728.1萬元,年交納國家稅金3329.0萬元。
  7 結論
  該項目符合國家法規和政策規定,立項明確,功能恰當,規模合理。項目建設條件成熟且具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項目建設過程中引起的不良影響,可通過異地森林植被恢復、項目區綠化等保護措施的實施來減小。綜合分析,該項目的建成,有益于當地經濟的正常高速的發展,不僅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于社會效益也較為顯著。從林業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出發,該項目使用林地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張帥.唑嘧磺草胺的合成[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2.
  [2]馬龍波.開發建設項目占用林地價值損失計量與恢復效益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3.
  [3]王春生.河南省林地保護管理條例[Z].河南年鑒,2000.
  [4]張春雷.贛南離子型稀土礦區水土保持方案研究——以龍南縣足洞礦區和定南縣嶺北礦區整合項目為例[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6,37(05):52-58.
  [5]朱建軍,應衛芳.臨海市白水洋鎮森林城鎮建設現狀分析與對策[J].華東森林經理,2014,28(04):48-50,61.
 ?。ㄘ熅帲簭埡昝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4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