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泗縣夏大豆優質標準化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該文根據夏大豆的生育進程,通過對各個生育時期的重點目標管理分析,從品種選擇、整地施肥、適期早播、加強田管、適時收獲等方面提出了泗縣夏大豆標準化的栽培管理技術,為夏大豆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泗縣;夏大豆;標準化;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1-0038-2
  泗縣位于安徽省東北部,黃淮海平原南端,地處蘇皖兩省五縣交界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適宜生產優質高蛋白大豆。夏大豆作為該縣主要大宗農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2.3萬hm2左右,主要以麥豆連作為主。發展夏大豆生產有利于調整本地農業產業結構,同時由于大豆自身具有固氮作用,發展大豆生產還有利于培肥地力,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但目前由于大豆品種老化、農田水利設施滯后及粗放的農機農藝措施不配套等因素影響,無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使泗縣大豆的產量、品質長期在較低水平上徘徊,種植效益不高。2018年為了擴大夏大豆種植面積,泗縣積極爭取國家大豆擴種補貼資金,全縣擴種大豆0.87萬hm2,夏大豆總種植面積近3.3萬hm2。通過屏山鎮、黑塔鎮2個萬畝優質大豆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的實施帶動,大力推廣了大豆優質專用品種和標準化栽培技術,促進了大豆生產向標準化栽培和專業化生產快速發展,提升了優質農產品生產、流通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2 品種選擇
  多年來,泗縣大豆品種市場上存在多、亂、雜現象,農戶在品種選擇上非常盲目,往往偏信農資經營戶夸大宣傳,跟風現象比較嚴重,選用的品種有的不適宜本地種植,結果造成減產。綜合本人多年的生產實踐,夏大豆品種選用的原則應是:選用中熟、耐密抗倒、抗逆性強、株型緊湊、成熟全落葉、不裂莢等適宜全程機械化栽培的優良品種,盡可能的選用近年來通過國審、省審適宜本地種植的高產大豆新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2的規定,生育期90~110d,種子純度達到85%以上的高產品種。當前生產條件下,可選用中黃13、中黃37、皖豆28、皖宿01-15、齊黃34、徐豆16號、皖豆37等。
  3 整地施肥
  小麥收獲后及時整地,旋耕滅茬或圓盤耙滅茬,達到土壤松、碎、平的整地要求。結合耕整地每hm2施商品有機肥750~1500kg、尿素(含N46%)300kg、過磷酸鈣450~750kg(含P2O512%)、硫酸鉀(含K2O50%)150~300kg。
  4 適期早播
  4.1 種子處理 首先,要選種和曬種,篩選去掉雜質、病、蟲、破粒和小粒,保證豆種飽滿均勻;其次,曬種后做好發芽試驗,確保發芽率達到85%以上。最后,每kg種子用2g鉬酸銨兌30g水溶解后浸種,晾干后即可播種。
  4.2 土壤水分要求 播前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持水量的75~85%才可播種,遇旱需造墑后播種。
  4.3 適期播種 春爭日,夏爭時,為充分利用夏季光熱資源,麥收后應立即播種,適播期6月10日—6月20日,播種日期不遲于6月25日。每hm2播量75~90kg,機械條播,行距35~40cm,播種深度3~5cm。播后苗前每hm2用50%乙草胺乳油1500mL兌水750kg,倒退著均勻噴施在土壤表面進行化學封閉除草。
  5 加強田間管理
  5.1 苗期管理 苗期的管理是保證苗勻、苗全、苗壯、促早發的關鍵,是為豐產搭架子。苗期的主要工作有查苗補缺、中耕培土、蟲害防治。大豆出苗后及時調查苗期,發現缺苗斷壟及時帶水補種或帶土移栽幼苗(最好選用對生葉尚未展開的芽苗),移栽后澆水,保證成活,對生單葉展平時間苗,出現復葉時定苗,株距10~12cm,留苗22.5~27萬株/hm2;結合定苗進行中耕培土,在封壟前中耕1~2次,旺長田可深鋤適當傷根,控制植株徒長,分枝后結合中耕進行培土以防倒伏;苗期大豆害蟲防治以地下害蟲和蚜蟲為主,可每hm2用50%辛硫磷乳油7500mL兌水750kg,順壟噴施幼苗根部,用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
  5.2 花莢期管理 這一時期夏大豆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養分。管理目標是促進多開花、多結莢、多增粒。花莢期的管理重點是水肥管理、化學調控、害蟲防治。這一時期大豆對水分比較敏感,必須保證充足的水分。土壤水分應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遇旱時應及時澆灌,初花期配合澆水每hm2施尿素75kg左右;花莢期葉面噴施硼肥和鉬肥有利于?;ūGv,每hm2用0.2%硼砂1.5kg加0.03%~0.05%鉬肥750g兌水450~600kg噴施;當田間墑情較好、植株生長過旺時,可在盛花期用縮節胺噴施莖葉防控,每hm2縮節胺300mL兌水300kg噴施;同時注意防治豆天蛾及斜紋夜蛾等葉面害蟲,重點防治蚜蟲、豆莢螟對花莢的為害以及金龜子幼蟲(蠐糟)對大豆根部的為害,用50%辛硫磷乳油或48%樂斯本乳油7.5L/hm2兌水750kg,葉面噴灑或順壟噴施幼苗根部?;蛴?.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mL/hm2,2.5%溴氰菊酯乳油,2.5%功夫乳油或25%輝豐快克乳油300~450mL/hm2,配合使用甲維鹽對水450L噴霧。
  5.3 鼓粒期管理 本時期大豆以生殖生長為主,管理的目標是保莢、增粒、促飽滿。鼓粒期的管理主要是葉面追肥、灌“鼓粒水”、病蟲防治。剛鼓粒時,若發現植株發黃早衰,可用氨基酸液肥、磷酸二氫鉀水溶液等進行葉面施肥補充營養;鼓粒前期,豆粒增長較快,需水量大,應適時適量灌增重水;鼓粒后期,應減少土壤水分,促進黃莢早熟。該階段主要病蟲害為紫斑病、食心蟲等。防治紫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于發病初期開始噴霧防治,7天后再用藥1次,大豆食心蟲幼蟲孵化盛期用2%殺螟松粉劑30kg/hm2噴粉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霧,施藥重點是中上部豆莢。
  6 適時收獲
  適時收獲對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是大豆增產增收最后一步。一般說來,大豆收獲的適宜時期是葉片大都(90%以上)已轉黃脫落,莖、莢呈黃色或黃褐色,全田2/3以上的籽粒呈現本品種固有的形狀、大小和色澤,籽粒與莢殼脫離,籽粒干硬,搖動植株有響聲,即為大豆成熟期,應適時收獲。
  參考文獻
  [1]陶西俊.淮北地區麥茬夏大豆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5,12.
 ?。ㄘ熅帲簵?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4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