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石河子花生栽培氣候適應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石河子墾區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擴大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其中花生的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本文通過分析石河子地區種植模式、氣候適應性、氣象災害等對花生生產的影響,確定了花生生態氣候適宜種植氣候指標,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趨利避害的花生優質栽培技術措施,掌握花生的氣候適應性指標和氣象災害發生規律,對提高石河子花生的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花生;氣候適應性;石河子
  中圖分類號:S565.2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190615067
  花生又名 “長生果”, 豆科作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美味可口營養豐富,可加工成各類營養豐富、色美味香的糕點和糖果等食物,深受人們的喜愛。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油消費國,作為我國4大油料作物之一,花生油顏色淡黃而透明,氣味清香,其中富含的油酸,對人體心血管有益,可降低人體的高血脂、有害膽固醇,而不影響或相對提高有益膽固醇,故有“中國的橄欖油”之稱[1]。
  世界生產花生的國家有100多個,亞洲最為普遍,主要生產國中以印度和中國栽培面積和生產量最大[2]。花生在我國各地均有種植,且種植歷史悠久,在新疆已有百余年的種植歷史,由于新疆是食用油富裕省區,花生在新疆的生產優勢長期沒有被充分認識,種植面積比較少,屬于小宗經濟作物。近幾年,隨著新疆農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特色經濟作物,抵御農產品市場風險,拓展農民增收渠道;花生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栽培模式的創新,引進大型花生種植采摘機械,花生種植在新疆的迅速發展,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
  石河子地處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土壤多系灰漠土和沙質土,日照充裕、晝夜溫差大,花生播種期和收獲期少雨或無雨,不容易感染黃曲霉素等病菌等氣候優勢非常適合花生的種植,特別是隨著花生種植過程中,肥水一體化、農機農藝相結合與全程機械化的現代農業種植模式的推廣,石河子種植花生的單產量位居全國前列。
  1花生種植模式
  石河子墾區種植的花生宜選取豐產性好,生育期在120~135d的中早熟品種,采用膜下滴灌的栽培方式,播種宜在4月中下旬,10月上旬開始收獲,根據當年氣候適當調整。采用“一膜四行,一管兩行”的播種模式,干播濕出,鋪設滴灌帶、覆膜、播種、覆土1次完成,每穴下種2粒,平均行距45cm,穴距控制在15~16cm,播種密度8000~12000穴/667m2?;ㄉ姆N植采用全程化控,掌握好一水一肥一化調的原則,由于花生較耐旱,全生育期總滴水量210m3/667m2左右,滴水時要做到“苗期少,中期多,后期適量”[3]。
  2花生的生長氣候特性
  花生宜種植在氣候溫暖,雨量適中、生長季節較長的沙質土地區,全生育期積溫一般在3000℃左右,具有較強的適應性。由于花生為典型的耐旱作物,其抗旱能力超過高粱和谷子,被稱為作物界的“駱駝”。
  2.1溫度
  2.1.1播種-苗期
  花生原產于熱帶,是喜溫作物,需較高的熱量,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2℃以上時才能播種,溫度>15℃才有利于發芽出苗,正常生長需要20℃以上。苗期的長短主要受溫度的影響,約需≥10℃,積溫300~350℃,苗期生長最適溫度為25~30℃。當幼苗期溫度穩定上升可促進花生的早發,提前開花,但遇到零度及以下的低溫就會受凍。
  2.1.2開花期-下針期
  花生屬無限開花型植物,花期很長,早晨開花,中午凋萎,至傍晚完全凋謝,2~3d后完全干縮,始花-終花80~90d?;ㄡ樒谶m宜的日平均氣溫為22~28℃,需要≥10℃有效積溫290℃。氣溫>35℃或<18℃,均可以使花器發育不良,沒有正常授粉、受精能力。
  2.1.3結莢期-成熟期
  花生在盛花末期大批已入土,進入結實階段,此時期花生從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換,是莢果形成的重要時期,決定莢果數量和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當溫度為20~30℃之間時,溫度越高,光合作用愈強,但最高溫度超過極限溫度,光合作用反而減弱,而呼吸作用增強,養分消耗增加,有機物積累下降,不利于產量的形成。石河子墾區花生采收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中旬,溫度影響結莢期長短及莢果發育好壞,秋季氣溫降至15℃左右時,莢果即停止發育,應及時收獲,收獲時應盡量減少花生的脫落、受損。
  2.2光照
  花生對光照的要求并不嚴格,但不同類型品種對日照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差異,適宜的光照能使植株生長健壯、結實多、飽果率高。光照不足影響光合作用,使轉化率降低,生長前期導致生長不旺,后期影響莢果發育。光照強弱和時長均對花生主莖生長、發育進程有著顯著的影響,光照強可使節間緊湊、分支多、花芽分化良好;長日照能促進莖葉生長,始花期提前,短日照有促進開花的作用。
  2.3水分
  花生比較耐旱,但發芽出苗時要求土壤濕潤,田間土壤相對濕度以70%為宜,出苗后便表現出較強的抗旱能力,適宜土壤相對濕度50~60%,干旱解除后花生的生長能迅速恢復,甚至超過為受旱的植株。開花-下針期土壤水分的需求比較嚴格,土壤濕潤又不漬澇,土壤相對濕度70~80%時最適宜。如果20cm深的土層內含水量降至10%以下,開花便會中斷,而水分過多,使根系集中于土壤表層,地上部分節間細長,甚至徒長、開花少、盛期推遲。結莢-成熟期植株的耗水逐漸下降,土壤相對濕度應為50~60%比較適宜,若遇干旱且不能及時灌溉,會縮短結莢期加速植株成熟。生長后期灌溉量應有所減少,一定要注意田間不要有積水,否則容易造成花生早衰、爛果,嚴重的影響花生的產量。
  3主要氣象災害
  3.1霜凍危害
  石河子墾區歷年平均終霜期在4月12—16日,初霜期10月13—16日,一般終霜在花生播種前,初霜在收獲后。有些年份播種后出現霜凍、持續低溫、大風等不利天氣,造成種子萌芽延遲、出苗不齊等情況。初霜提前至花生成熟前,使得花生秕莢多、百粒重低,不利于花生產量和品質的提高。
  3.2高溫熱害
  花生開花期正值石河子夏季高溫時期,在莫索灣出現過43.1℃的高溫,一般年份也會出現35℃以上的高溫,高溫使得植株葉綠素失去活性、阻礙光合作用正常進行,降低光合速率,消耗量大大增強,使細胞內蛋白質凝集變性,細胞膜半透性喪失,植物的器官組織受到損傷;在高溫干燥環境下花朵容易失水干癟,散粉后1~2h,花粉粒迅速失水,喪失活力而不能授粉,開花率、花藥開裂等均有不良影響,隨著高溫強度及其持續時間的加大和延長,傷害愈重。
  4結語
  石河子墾區具有夏季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熱量資源豐富、沙生土質等適合花生生長的氣候優勢,收獲季節氣溫干燥,不易滋生黃曲霉毒素等因素,再加上生產全程機械化,進一步強化了花生生產的優勢。為了促進石河子墾區花生產業的發展,結合花生全生育期氣象條件中的優劣勢,積極采取措施,減少氣象災害的危害,對增加農民增收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亮,王橋江,李艷等.天山北坡經濟帶機收花生膜下滴灌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5(6):238-240.
  [2] 劉小武,李高華,趙雙玲.膜下滴灌花生栽培技術[J].新疆農墾科技,2014(4):12-13.
  [3] 寧鳳榮,蔣浩. 花生膜下滴灌高產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14(7):45.
  作者簡介:白書軍(1967-),男,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業氣象及農業氣象應用技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6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