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的思考構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21世紀,氣象服務工作被賦予了服務“農業防災減災”的任務,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是當代氣象服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總體視角來講,優化農業防災減災服務體系,必須健全農業發展觀測網,全面提升氣象預報信息準確度,做好“三農”服務工作??墒牵瑥恼w上分析,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缺位問題顯而易見,該問題體現在3個方面,分別是農業防災減災服務地方定位出現偏差、農業防災減災服務意識偏低和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研究方向缺位等,本文將在簡析這3種問題的基礎上淺談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的思考構架。
  關鍵詞:氣象;農業;防災減災服務
  中圖分類號:S16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190615066
  目前,氣象在農業防災減災服務工作中的應用有效推動了中國農業氣象服務以及氣象建設的發展,使氣象農業服務結構與模式得到了進一步優化。然而,從微觀視角來分析,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缺位問題依然存在,本文將簡單分析出現該問題的原因,并從加快發展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觀測網,加快建立災害預測體系,強化建立災害應急響應體系,加大科普宣傳力度4個方面來淺談關于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的思考構架。
  1加快發展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觀測網
  提升氣象農業防災減災服務質量,要加快發展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觀測網,細化氣象觀測技術因素,構建完善的農業防災減災系統建設,使農業氣象服務觀測網發展為立體網絡模式,這樣有助于提升綜合性與立體性監測效果。與此同時,要努力促使地面氣象觀測業務從人工模式轉變為全自動化模式;要全面做好氣象農業服務人員的職業培訓工作,大力強化其專項技能,在實訓活動中逐步引導其做好氣象資料的接收、整合、分析與預報工作,全面提供農業氣象自動觀測定時數據,確保數據信息的精確度;氣象服務部門應全面克服農業發展觀測網絡系統采集氣象信息的不利因素,確保新型自動氣象站綜合觀測業務軟件的正常運行,不斷優化軟件系統,做充分引入GPS技術,大力加強氣象綜合觀測設備的全方位觀測能力。在具體工作中,要著重優化氣象保障體系,彌補觀測技術缺陷,通過配備GPS技術指導下的氣象監測儀器來對氣象動態進行全面監控,與此同時,要借助最先進的互聯網平臺在第一時間內發布準確的氣象信息和農業防災減災方案;要構建完善的農業發展觀測網絡管理制度,大力加強農業氣象綜合觀測設備的觀測能力,緩解不同區域以及不同時間的氣象信息檢測缺位問題,整合各項工作環節,促進直接觀測能力與觀測數據分析的有機結合,維持農業氣象觀測網絡系統的持續穩定性。
  2加快建立災害預測體系
  目前,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缺位問題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農業防災減災服務地方定位出現偏差。在21世紀的信息時代與城市化建設背景下,氣象服務工作區域以城市與集鎮為主,而且更為關注交通氣象服務安全,氣象農業服務體系尚需優化,現代農業發展觀測網不是非常完善,氣象農業服務管理區域對農村和偏遠山區的涉及有限,進而導致農業防災減災服務工作趨于邊緣化。此外,對于偏遠農村區域來講,農民獲取農業防災減災信息的成本遠高于城市,大多數山村農民主要是借助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來了解氣象信息,而城市人口能夠運用網絡、手機、電視、雜志等各種媒介來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農業防災減災服務意識偏低。就目前而言,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工作的意識尚需加強,氣象預報節目數量偏少,雖然當前氣象頻道的服務軟硬件比其他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節目完善,可是堪稱“專業‘三農’服務”的電視節目只有《農業氣象》;雖然當前氣象服務部門雖然會投入一定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和財力資源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工作去了解氣象變化,然而,和交通氣象服務相比,農業服務投入比例依然偏低;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研究方向存在缺位問題,與農業服務相比,氣象服務部門更加關注天氣變化特別是極端天氣對交通的影響。如果能提前預測出暴雨或者暴風雪天氣,部分氣象服務部門會提前通知交通管理部門采取一系列預防措施,對于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有限。農業氣象服務的研究范圍非常廣泛,主要包括農作物種植業、林業、氣象災害評估和氣象災害預防等方面,可是,部分氣象服務部門通常會將農業氣象服務的研究內容局限于農作物種植業服務,對其他領域的研究不足。對于這3種問題,氣象農業服務部門要努力加快建立災害預測體系,不斷擴大農業氣象自動觀測工作的全面性與覆蓋性,全方位解決氣象服務數據缺測問題,及時推送氣象農業防災減災信息,并做好災害性天氣的預防宣傳工作;氣象服務部門應立足于讓氣象服務工作進入農村和提升農業防災減災服務質量的目標,為容易發生農業氣象災害的區域給予更多的關注,同時,需要為貧困山村提供農業防災減災服務資金,大力開發農業氣象服務產品,積極擴展農業氣象服務信息渠道。此外,農業部門必須重視從多重角度入手以解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研究方向的缺位問題,做好農業氣象服務在農作物種植業、林業、氣象災害評估和氣象災害預防的研究工作,及時預報極端天氣,全面分析寒潮、暴雨、大風、暴雪等氣象災害對農業的負面影響,并指導農民制定科學的預防對策。
  3強化建立災害應急響應體系
  強化建立災害應急響應體系,氣象服務部門應重視改善氣象監測裝備,與此同時,要綜合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和GPS技術來精確分析和統計所監測的氣象數據和衛星云圖,獲取最準確的氣象信息資源,并充分借助網絡平臺實現地面氣象服務信息的再次分享與開發,自定義操作和編輯信息內容,設計好氣象農業防災減災服務欄目,從而使氣象農業服務工作更加系統化、精確化和完善化;要綜合運用氣壓計、傳真機、風向探測儀和風速儀等設備對溫度、濕度、氣壓、風向以及風速等氣象因素進行自動化觀測;氣象服務部門要努力提高農業氣象綜合觀測網絡的全方位觀測能力與氣象信息分析判斷能力,不斷優化氣象服務網絡結構,細化建立災害應急響應體系,積極拓展農業氣象服務職能,以此提高農業氣象服務工作的實用價值。農業氣象部門須重視構建完善的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評估系統,全方位監測氣候的動態變化,特別是在汛期的洪澇災害多發區域,同時,要為江河流域構建農業氣象預警平臺和管理機構,借助互聯網技術在統一性農業氣象災害數據庫中組建氣象災害評估體系,融合各種氣象預測技術在分析氣象農業災情和收集評價信息的基礎上,為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提供各種科學的決策和參考依據。在發生農業氣象災情之后,地方政府應該和農業氣象服務部門分工合作,迅速上報農業受災情況,這樣有助于迅速開展最佳救災工作。
  4加大科普宣傳力度
  全面提升氣象農業防災減災服務質量,政府應協同氣象服務部門不斷加強氣象知識宣傳力度,借助網絡技術平臺及時普及農業防災減災信息,引導農業部門和廣大農民重視農業氣象信息,針對信息內容與參考方案,及時采取防災減災措施;地方政府與農業氣象服務部門應該協同電視廣播電臺、網絡管理平臺和紙媒管理機構共同組建農業氣象科普網絡,不斷創新和優化農業氣象減災防災信息傳播渠道,將氣象知識普及給社會工作,以此全面增加社會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氣象服務部門應加大專業氣象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將氣象服務管理人員分配到各地農技推廣部門與地方氣象站(特別是偏遠農村地區),與此同時,應注意引導農業氣象服務管理人員和廣大農民在農技學校和專業培訓班里認真學習多方面的氣象知識,這樣有助于培訓更多的農業氣象防災減災人員。農業氣象服務部門應定期在農村氣象防災減災講座,優化專題資訊體系,加強防災減災技術推廣力度,優化農業管理技術指導體系。
  5結束語
  全面提升農業氣象防災減災服務工作質量,氣象部門應重視加快發展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觀測網,細化氣象觀測技術因素,構建完善的農業防災減災系統建設,推動農業氣象服務觀測網轉化為立體網絡模式;立足于讓氣象服務工作進入農村和提升農業防災減災服務質量的目標,為容易發生農業氣象災害的區域給予更多的關注,不斷加快建立災害預測體系;改善氣象監測裝備,不斷強化建立災害應急響應體系,構建完善的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評估系統;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努力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
  參考文獻
  [1] 趙海燕,葉方興.加強氣象文化發展史研究 推進先進氣象文化建設[J].青海氣象,2011(03):45-47.
  [2] 張玉祥,張定文.基于地面氣象自動觀測定時數據缺測的處理方法研究 [J].江西農業,2017(5):249.
  [3] 王海英.基于地面氣象自動觀測定時數據缺測的處理方法研究[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2(10) :110.
  作者簡介:鄒芳娥(1985-),女,臺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6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