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預科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普通高校及少數民族院校招收少數民族預科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少數民族的文化素質水平,培養專門的數學民族人才,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及邊遠地區的發展。預科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十分明確,其也可以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但實際教學中,民族預科生的英語水平與漢族學生存在較大差異,原本適用于漢族學生的分層教學法應用于少數民族預科班就出現一定的不足。文章主要分析少數民族預科生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不適用性,并提出幾點改進建議。
【關鍵詞】少數民族預科生 英語教學 分層教學法 問題分析
【課題】黑龍江省教育廳規劃課題:基于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少數民族預科英語課程分層教學研究,課程編號:GZC1317058。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115-02
預科生是指國家指定普通高?;蛎褡逶盒?,在本年度高考的考生中選擇符合特定要求的考生擇優錄取,該在校經過一年的預科學習,再通過學校的預科考試進入本、??频膶W習,并根據本校的預科考試成績分配具體專業。對于英語水平相對較差的民族預科生而言,應用分層教學法可以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開展針對性的英語教學,從而提高民族預科生的整體英語水平。
一、分層教學法的內涵
分層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根據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將其分成不同的教學層次,再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對應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及評價方法,以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標?!耙虿氖┙獭钡睦碚摵诵木褪菍W生個體的特長充分發揮出來,學生通過揚長避短實現最好的發展;通過分層教學法,學生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素質,實現從已達到的發展水平向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的跨越。
二、英語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存在的不足
?。ㄒ唬┓謱右罁我?
學生的合理分層是開展分層教學的基礎,而科學的分層標準及依據是會對分層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而學生的分層結果又會直接影響到分層教學的效果。以往在民族預科英語分層教學中,往往根據學生的高考成績進行單一劃分,其實這種劃分方法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學生的實際英語語言技能:首先高考僅是通過一次考試檢測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并不能很好的說明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其次,按照高考成績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但實際上由于民族預科生的英語文平差異非常大,這種分層方法不僅無法使得每個學生都處于相近的水平,而且不利于老師開展教學工作。因此單一的分層依據會直接影響到少數民族預科生分層結果的科學性及合理性,不利于分層教學的開展。
(二)分層可能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在實際情況中,能力較強的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分到A層而出現自我膨脹,對自己的要求也有所放松,久而久之會導致其成績下滑,反而與分層教學的初衷背道而弛;而對于分到較低層次的學生而言,原本民族預科生的英語基礎就比較差,得知自己被分到較低的C層,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會更加不足,甚至自暴自棄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反而對分層教學產生不滿情緒。此外,分層教學還可能會增加學生管理的問題,比如班級名單變動,會有部分不自覺的學生利用這一漏洞請假造假、上課缺勤。
?。ㄈ┓謱咏虒W評價不合理
雖然在很多高校的分層教學模式中都采用了過程性評價,即學生的日常表現會占據期末總成績的30%,期末考試成績則占70%,老師會根據學生的日常出勤率、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對于其日常表現做出評價。但是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日常表現的評價不僅缺乏統一的標準,而且多數評價項目沒有量化,導致老師的評價比較主觀,且不同的任課老師對于同一個學生的評價分值存在差異。在這種評價查模式中,老師是評價的主體,學生僅僅是評價結象,單向的評價結果對于學生而言,無法有針對性的反思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所在,無法明確努力的方向。并且期末考試成績還占據相當大的比例,老師自然更加關注試題的設計及測試的結果,無法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
三、少數民族預科生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
?。ㄒ唬┙⒑侠淼姆謱右罁?
上文中提到,普通高校的分層教學法中學生的分層依據過于單一,不適用于少數民族預科生,針對這種情況,建議對分層依據進行改進,以提高分層的合理性。除了學生高考入學的成績作為一個重要參考,學校還要針對少數民族預科生進行一次摸底考試,由外語系根據學生的高考試卷提供難度適中、題量適中的試題,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知識及技能的測試,以便了解新生真實的英語水平。除此以外,還要充分尊重學生自己的意見,由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學習目標、對英語的喜愛程度等向老師提出申請,申請到自己愿意的層次學習。這種分層方法既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又尊重了學生的學習意愿,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分層的科學性及合理性。
?。ǘ┎捎秒[性分層教學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所謂隱性分層教學即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態度、學習潛力等將學生暗中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再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及內容。在隱性分層中,只有老師自己清楚學生的實際分層情況,并不會將分層結果公開,這種方法既可以將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優勢體現出來,又能夠充分照顧學生的自尊心。與傳統的顯性分層教學相比,隱性分層法最大的特點在于其人性化,這種教學方法有意識的模糊了“標簽效應”對學生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緩解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可以幫助學生消除失落感、被歧視感,使其對英語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并且隱性分層可以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每個學生都可以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注與照顧,有利于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三)增加形成性評價的比重
針對少數民族預科生英語分層教學的評價,要在現在評價標準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增加形成性評價的比重,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及空間。除了期末考試成績外,日常學習中的進行性評價共分為四個環節,即課堂預習、課程作業、課外閱讀、課外討論等。其中課程預習是指學生是否在課前對各單元內容進行預習,老師可以通過課堂問答、抽查筆記、標注等形式進行隨機檢查,并針對檢查結果設計詳細的量化評分標準,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打分。課程作業則包括課后習題、小論文、技能測試等等,作業的形式可以是紙質的,也可以是電子作業,老師要按時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根據完成情況給予對應的分數;針對作業抄襲、缺交作業量大于三分之一者,則取消學生的本學期英語考試資格。課外閱讀則由老師在本學期開始時列出相關閱讀書目、論文、專刊及經典視頻等,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更具體,并檢查學生的課外閱讀完成情況;由于課外閱讀對于學生的自律性要求較高,因此要適當減少課外閱讀情況在教學評價中的比重。課外討論則是由老師對學生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為其制定詳細的討論內容,討論的形式可以是隨堂討論,也可以是集中討論,可以是辨論,也可以報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老師給予相應的評分;由于課外討論的評價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性色彩,因此也要適當減少其在教學評價中的比重。
評價過程中,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除了老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外,還可以進行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學生的自我評價可以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真正意識到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學會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則可以起到互相監督、互相影響的作用,改變教學評價老師“一家獨大”的現狀,提高了教學評價的客觀性。
四、結語
總之,少數民族預科生學習英語對于發展我國少數民族的經濟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正視少數民族預科生英語水平差異懸殊的現狀,應用分層教學法對其進行針對性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少數民族預科生的整體英語水平。當然,在普通高校英語分層教學法的基礎上,我們要對少數民族預科生英語分層教學進行適當改進,通過完善學生分層依據、采用隱性分層教學法、改進分層教學評價方法等提高分層教學的適用性,將分層教學法的作用真正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周佳.分層次教學: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新思路[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3):36-37.
[2]邵迪,任曉龍.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大學英語”分層教學的探討[J].中國教育學刊,2014(11):70-75.
作者簡介:
劉日波(1970.8-),男,朝鮮族,黑龍江哈爾濱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4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