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賽促教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當下教學發展與改革的方向,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一個民族復興和國家發展的動力,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之一[1]。本文總結了目前高校創新創業發展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結合各高校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競賽的現狀,從以賽促教的角度提出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以賽促教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14-01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新型的素質教育,其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具有良好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的優秀人才[2],學校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主要場所,學生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力軍,因此,學校應該注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創新創業教育是傳統教育的發展和延伸,其重在實踐,學校應給學生提供相應的軟硬件平臺,為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創造條件。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能促進學生就業理念的轉變,從而有效改善我國勞動力內部結構,總言之,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而且是促進社會發展的新驅動。
  二、創新創業教育發展遇到的問題
  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進行教學改革發展的產物,是國家激發社會發展活力而提出的重大舉措,因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起步晚,目前,仍有不少問題。
  1.創新創業教育經驗不足。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晚,從最開始的一個創新創業教育概念到現在初見成效,每個高校都在摸索中發展,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鑒,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模式?都沒有軌跡可循;學校師生對創新創業認識不足,相關工作流于表面,師生的創新創業素養和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尤為重要的是創新創業意識和氛圍沒有形成;學校沒有完善的培養體系、沒有創新創業導師庫,課程體系建設和軟硬件平臺建設都不完善。
  2.創新創業教育缺少足夠資金支持。
  創新創業教育需要資金的支撐,首先,學校需要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包括大學生科技園、孵化器等,完善學校軟硬件設施,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全國各類高校,尤其是欠發展的地方高校,本身可用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經費就相當有限,在創新創業方面的投入更是遠遠低于“985工程”類高校的投入,因此,學校在創新創業課酬方面、師生實踐實驗儀器耗材購買等方面缺少足夠資金支持,學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類活動時捉襟見肘。
  3.缺少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長效機制。
  學校要提高整體的創新創業教育水平,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只能師生意識培養起來,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發揮出創新創業潛能。光有意識還不夠,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學校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沒有長效機制,這樣的話,師生花了很大精力和時間,最后學生能力沒有得到提高,就沒有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遵旨和目的,就不能給社會創造價值。
  4.創新創業教育缺少完善評價機制。
  學校創新創業發展缺少完善的評價機制,光看老師上了多少創新創業課程,總共上了多少學時,或者帶了多少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競賽,亦或是參加了多少次創新創業培訓,這些評價太過片面,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應該做為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學校應該完善評價機制,引導學校師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來,激發師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將創新創業和老師的績效、職稱掛鉤,將創新創業和學生的成績、保研掛鉤。
  三、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建議
  現階段,針對大學生的各類各級創新創業競賽不少,如: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挑戰杯、貴州省青少年3D打印等,學校應通過在指導學生參加的競賽活動中總結經驗,補強短板,最終促進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
  1.以賽促教營造萬眾創業的氛圍。
  目前,部分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還是停留于表面,就不會參與到其中,從學校層面鼓勵全校師生參加到創新創業活動中來,在學校建立創新創業“文化館”,將一些成功案例重點宣傳;開設創新創業類課程,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成立創新創業協會,定期開展創新創業沙龍,給學生傳授經驗,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從政策和經費上支持師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比如: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活動折算成相應的課時,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根據取得的名次給相應的獎勵,在學校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2.打造軟硬件實踐開放平臺。
  創新創業教育光有氛圍還不夠,需要打造配套的實踐平臺,在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中,學生名次不佳,是多因素決定的結果,其一是學校實驗實踐條件有限,沒有足夠的軟硬件平臺作為支撐,比如:學校應該針對相應的學科建設相應的創新創業開放實訓室,學生根據需要,可以免費使用實訓室資源;成立學生項目孵化器,幫助學生實現項目落地。貴州師范大學成立了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其中包括電子實訓室等,專門給師生實訓實驗使用,給師生創新創業提供有力的平臺支撐。因此,完備的軟硬件開放平臺必不可少。
  3.建立完善課程體系。
  要在各類競賽中取得可喜的成績,需要有一個完善的課程體系,現在很多學校創新創業類課程不少,真正能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課程不多,多半都是傳統的灌輸式、僵硬式教學方式,內容沒有創新,沒有起到創新創業類課程應有的效果,因此,學校應該有一套嚴格的評價體系,有嚴格的課程評判標準,完善各類學科課程體系,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4.引入校外資源。
  學校在有效的資源和平臺的情況下,想要開展更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應該引入校外資源。學校建立自己的導師庫,導師庫應該包含校外企業家、優秀校友等,聘請其為學校師生開展創新創業講座,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與校外相關企業合作,聯合培養學生,為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訓提供基地,為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取得更好的成績提供有力支撐。
  四、結束語
  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是一個摸索的過程,通過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進而總結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模式是一種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袁偉,楊曉婷,王懷宇,等.淺析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以貴州師范大學為例[J].新教育時代,2017(5):179.
  [2]顧靜.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實踐與探索[J].教育時空.
  [3]黃秋媛.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實踐[J].互聯網+教育.
  [4]劉偉,鄧志強.我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調查與政策建議[J].教育科學,2014(12):79-84.
  作者簡介:袁偉(1989—),男,湖南邵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創新創業教育、信號處理與信號傳輸。
  項目名稱:以賽促教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與實踐——以貴州師范大學為例(項目編號:04180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9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