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息化下中職《基礎會計》的課程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國家大力推行中等職業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作為中職會計專業核心課程—《基礎會計》的信息化必然成為教學的發展趨勢,并且課程的信息化也可以有效彌補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陷,便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的最優目的。
【關鍵詞】信息化;基礎會計;教學
引言
信息化課程教學,是指通過現代教學理念,利用教學中的多媒體、視頻動畫、微課等技術手段,使教學實現數字化和信息化的過程,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最終目的。信息網絡豐富多彩的內容,使學生感到好奇、新鮮,他們不再滿足于課堂以教師主講,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方式,迫使要求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尋找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途徑,而基礎會計信息化教學適應和滿足了會計專業學生的心理需求。本文根據基礎會計教學的經驗,對基礎會計的信息化教學進行了淺談。
1基礎會計的教學現狀
在傳統教學中,首先教師通過大量板書、口頭表述和肢體語言等,向學生傳授會計學的基本原理,讓學生學會基本的會計核算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從而忽略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其次,教師單一的“照本宣科”式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率一般,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對于中職學校絕大部分學生對本專業了解很少,對老師所講內容不能真正地理解和消化,加之基礎會計課程大部分內容側重理論,知識點特別多,學生感到比較枯燥乏味和難以理解,從而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學好本門課程,將能為本專業其他課程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但是,對于初次接觸這門課程的中職學生而言,抽象、難以理解的會計知識,使他們容易出現畏懼、厭學的情形,因此鑒于以上分析教師通過融入信息化手段將抽象、枯燥的會計專業知識,生動形象地傳授給每一位學生,激發起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2信息化教學在基礎會計課堂中的運用
2.1積極引導學生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課前自學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于我們如何去利用它。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說更需要教師科學的指引與使用。比如在基礎會計上課前,我會提前把相關的知識內容發布上微信群或藍墨云班課上讓學生知道下堂課要學習什么,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同時也有利于更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讓教和學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2課中發揮信息化手段的優勢,模仿企業創設情景
在課堂中采用生動形象的圖片顯示,逼真的動畫表現,和諧悅目的色彩搭配,清晰悅耳的微課視頻等信息化手段創設一種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比如,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認知企業,了解企業的整體面貌,廠房、辦公場所、機器設備、庫存材料、庫存商品以及車間生產線的生產情況,讓學生直觀了解企業后再講解“會計要素”章節內容,就把抽象理論變成具體、直觀的感受,有利于學生對會計要素的理解和掌握;在講解企業主要經濟業務核算時,學生由于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和對企業工作流程的了解,因此我將班級模擬成一個企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模擬成企業各職能部門,如經理部、營銷部、采購部、財務部、生產部門、倉儲部門等,各小組長為部門負責人,各崗位人員嚴格遵循崗位職責、權限處理事務。明確分工后,那么在學習“主要經濟業務核算”一章時,就可以模擬企業來教學,通過播放企業實際供、產、銷各環節的流程視頻動畫情況,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講到企業常見業務采購員出差預借差旅費時,利用視頻動畫把借款過程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明確采購員首先應填寫借款單據后請本部門負責人審批―到財務部門審批―到單位負責人審批―到出納員審核領取現金的流程。接著學生進行模仿演示,按各自部門承擔的職能完成各自的手續,真正起到讓學生參與的目的,通過親身體驗,印象深刻,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起來。
2.3利用信息化采用探究合作型教學
借助豐富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原有教學的封閉狀態,把學生置于動態、開放、生動、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中,讓他們在自主學習和探究中獲得新的學習體驗,從而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比如在教賬、證、表相關章節內容時,利用豐富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展示會計憑證和賬簿的種類,讓學生自主探究區分不同賬簿、憑證種類,企業賬簿的設置情況,通過視頻演示會計憑證與賬簿的填制,掌握報表與賬證之間數字的勾稽關系。然后結合材料,分組讓學生參與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的實訓練習。在實訓中讓各組學生相互檢查,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各組充分體現探究、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實訓完成后,展示結果并給予評介,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加深對知識內容的掌握,同時有一種收獲的喜悅感,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
2.4學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課后學習
教師通過熟練運用信息化的先進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課后學習。諸如微課,教師可以將重難點進行課件的制作、視頻或音頻的錄制,之后進行資源共享或者上傳到微信群。對于依舊有疑問的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視頻或下載的方式進行課外的學習,而且利用多次、反復課程播放的功能,既節省了教師的時間和精力,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機會。
總之,《基礎會計》課程使用信息化教學,可以打破傳統教學的各種限制,利用網絡的互動優勢開展自主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夠真正積極主動的探索知識,而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信息。
參考文獻
[1]章軍.應用財務信息化手段代替會計基礎工作的思索[J].中國外資月刊,2013(4).
[2]鐘志賢. 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作者信息:李燕萍 (1986.3--) 女,漢族,江西鷹潭人,中專助理講師,大學本科,鷹潭應用工程學校, 研究方向為會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9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