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課標下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進程的推進,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逐漸成為語文教師關注的教學內容之一。識字教學是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識字能力是每一個小學一年級生必備的能力。只有自己學會識字,具有識字能力,才能夠運用我們豐富多彩的語言和文字,才能培養學生表達交流、閱讀理解等多方面的能力。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質量,對于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識字效率,都具有一定的影響。本文將簡要分析,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方面的相關內容,旨在進一步促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活動更好的開展下去。作為低年級的語文教師,我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構建高效課堂,使識字教學更加有效。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一年級生;有效識字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傳統的基礎教育受到了巨大的挑戰,課程標準改革亟待全面深入推行。在此背景下,我國的新課標全面推行。新課標要求在充分體現時代要求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對教學策略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币虼耍嫱菩行抡n標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其基本理念踐行到具體的教學策略中去。
1、更新教學思想,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教學思想是教學活動全面開展的指導。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標的基本要求。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首先必須對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與教師的地位有著明確的認識。小學一年級生作為語文學習的主體,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要充分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環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要淡化權威的意識,將自己準確定位于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的地位。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樹立與學生平等的地位,通過平等的方式開展教學。尤其是在互動式教學中,教師要能夠真誠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溝通,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其次,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能力,更新觀念。現代教學要求教師的教學思想與時俱進,保持鮮明的時代性和發展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思想上必須打破傳統的觀念,立足于時代精神,既要傳授知識與技能,更要關注教學過程與方法,而在其中還必須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作為內核。通過現代教學思想的確立來推動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有效策略的制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2、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識字寫字、閱讀、寫作以及口語交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此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應該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2.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一年級生對生活和學習中的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現代教學方式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并且降低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習的效率。如在識字過程中,通過圖片、多媒體等生動的形式將字與具體的對象聯系起來,將學生帶到具體的情境中,在第二冊“貓和老鼠”的章節里,可以讓學生想象具體生活中的動物并舉手說出它們的名字,從而引導學生在興奮的列舉過程中認識除“貓”“老鼠”以外的動物名稱,像常見的“狗”“羊”等,讓學生的識字過程與具體的生活體驗和見聞結合起來。
2.2互動式教學,啟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具有很強的藝術性,互動式教學不僅有利于教師自身觀念的轉變,更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啟發。通過互動式教學,在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實現充分的互動,提高學生對學習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在學習《珍貴的教科書》一文時,組織學生分為幾個組,首先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如何將其朗誦得聲情并茂,然后以競賽的形式來進行朗讀,同時選出若干同學充當小評委,對各組的表現進行打分和點評,教師最后進行總結。在此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來體會課文的內涵以及誦讀課文的技巧,鍛煉其口語表達交際能力。學生通過相互討論,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還能自己找出自己的缺點和優點,從而加以改正和發揚,學習的效果更佳。通過類似互動式的教學,教師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想法,學生也可以從多樣的學習體驗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從而腦子里對學習中自身主體地位的意識也得到了強化。
2.3提供舞臺,加強學生主體能力的培養
語文是一門實用性的學科,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現代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應該更多地為學生提供學習參與的平臺,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以學生為主的參與、訓練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培養其主體能力。在學習古詩《江雪》時,讓學生進行朗誦表演,并且用通俗的語言為大家描述當時的畫面;通過學生朗誦進行適當的點撥,提高學生的詩歌朗誦能力;通過通俗的描述,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現場的表現能力;通過學生膽量的培養,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意識。
2.4學生參與學習活動評價,增強其主體地位
學生參與學習活動評價,不僅可以促進教師教學方法的改善,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自我學習和教師教學活動的認識。學生參與評價教學活動,打破了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唱獨角戲的局面,為學生主動學習開辟了新的途徑。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評價主要表現在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以及對教師的評價三個方面。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可以很好地掌握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則可以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取長補短,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可以促進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充分考慮作為主體的學生需求。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既可以讓課堂豐富多彩,還可以提升學習的張力和開放性。
此外,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還可以在教學技術手段上充分運用多媒體、視頻、音頻等多種技術,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和效果,讓學生學習到除書本知識以外的多種知識。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語文教師需要針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識字學習能力,合理設計教學方案,積極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識字學習的熱情,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在識字教學的環節中,語文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反饋,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及時調整教學方案,鼓勵學生參與自主探究學習活動,促使學生不斷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逐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識字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 王家歡.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怎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6)
[2] 續寶娟.小學一年級低段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速讀(下旬),2018(12)
[3] 黃林盛.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基本策略[J].散文百家(下),2018(11)
[4] 胡妍.淺議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1)
?。ㄗ髡邌挝唬呵逶瓭M族自治縣紅透山鎮滿族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