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解析班主任落實德育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班級是學生學習、教師管理的基本單位。德育管理是班主任需要承擔的責任。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加強德育教育,加強立德樹人的目標,是班主任需要關注的重點。因此,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德育為中心和重點,對德育工作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教育;核心素養;有效策略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德育與教學管理工作的關鍵任務,是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思想道德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要以增強學生德育核心素養為核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學生思維活躍,加強學生的德育工作非常重要。作為班級管理的組織者,班主任在學生道德素質、行為習慣、思想教育上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如此重要的德育教學中,班主任要如何完成德育工作目標?筆者將在下文對此進行研究。
  一、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簡稱,道德教育主要就是在人際關系、行為習慣、思想道德等方面加強教育。學生個體的道德素質的教育,需要在教育者的引導下進行,在人際交往中形成,班主任是學生德育教育的核心,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思想觀念、綜合素質對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齊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就說明了教育者自身的品行素質和表率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管理好學生,首先必須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班主任要不斷的提高自身,加強自身的自律意識與文化知識的學習,逐漸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增加文化的積累,提升對道德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發展自身的組織、應變、表達、溝通能力,逐漸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滿足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需要。同時,班主任要不斷探索新的管理辦法,學習管理知識,完善管理方法,提升自己對班級管理的認識,在班級管理的具體實踐中,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提升自身的責任意識,認真履行相關職責,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做好班級管理的工作,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更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一定要有愛心與耐心,與學生之間進行耐心的溝通與交流,用愛心去感染學生,構建和諧的、平等的環境,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聯系。熱心地對待學生、養成學生熱愛集體的良好習慣,在思想、行為上都為學生做出榜樣作用,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思想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二、進行民主管理
  新課程改革明確的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中心與主體,班主任在進行管理與教學中,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中心位置,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道德觀念、思維習慣、行為習慣都處于養成時期,他們自身的思想認識與自我認知有著比較密切的聯系。班級是學生學習、互動的主要場所,班級管理的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人際關系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促進學生整體與個性都發展,進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德育核心。因此,在日常管理活動中,班主任要以學生為本,加強民主與人本管理,讓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制度的建設中,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喚醒學生的道德情感,逐漸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班級管理制度的建設過程中,班主任要廣泛的聽取學生的意見,從《中學生準則》與《中學生行為準則》角度出發,健全班級內部的管理制度,讓學生自薦與選舉,組成班干部體系,建立一支素質高的班干隊伍,班主任要適當的將權力放給班干部,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在衛生、學習、活動等方面的管理上群策群力,提高班級管理的實際作用,逐漸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集體意識,發揮班級干部在學生思想發展、道德素質發展上的重要作用。
  三、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展現的是一個班級的精神素養、文化風貌。學生在班級中的成長與發展,會受到班級文化、文化氛圍的影響,這對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大量的教育實踐證明,優秀的班級文化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與作用,可以構建和諧的、溫暖的成長環境,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在班主任德育管理中,需要正視班級文化的關鍵作用,班主任可以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創建優秀的物質文化。班主任要逐漸完善自身的基礎設施,布置教室,利用板報、繪畫、標語等方式,對教師內部環境進行優化,確保教室的整潔與溫馨,讓教師的布置具有教育價值。第二,是要創建行為文化,將班級活動組織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組織一些文藝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個性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進步與發展。第三,要建設良好的班風,例如創建一些班級口號,展現班級特色,在晨讀、班會等活動中宣傳一些規章制度、道德公約、道德規范等等,借助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時事、社會熱點等問題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倡導積極向上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四、加強校園活動中的德育教育
  當前在學校教育中,校園活動還是比較多的,學生都喜歡校園活動,校園活動內容與形式都比較豐富多彩,學生趣味性都比較高,在各種活動中,學生自主性比較強,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去研究。例如藝術節、演講比賽、班級對抗賽等多種形式的校園活動,設計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形式的活動,讓學生懂得真愛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發展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與行為方式。校園互動可以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幫助學生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感受成功與失敗,讓學生學會自信自愛,培養學生的樂觀精神。在活動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制能力,調節學生的情緒。校園活動中,教師介入參與比較少,是學生鍛煉自身的能力、進行自我評估的好時機,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鍛煉自身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一個喜歡的目標進行更多的持續的活動,形成道德高尚的人格。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班主任德育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以身作則、民主管理、創設班級文化,開展校園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讓學生在健康環境中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國濱.新時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求知導刊,2014(12):74.
  [2]  劉光恒.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J].科技信息,2008(28):631.
  [3]  韓雪.試論高中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工作[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31(03):112-114.
  [4]  關永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62-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7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