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探討,從誠實守信、寬厚待人、自強自立、增強自信、鍥而不舍五個方面關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論證心理健康教育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關鍵詞:誠實守信;寬厚待人;自強自立;增強自信;鍥而不舍
良好的心理素質,既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報告這樣預言:“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像心理危機那樣帶給人們持續深刻的痛苦?!睋嚓P心理咨詢機構作出的統計,青少年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出現健康問題或者出現心理障礙的比例也同步呈上升趨勢。中學階段是人生的轉折階段,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他們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在教學中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是每位教師應該思考也應該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就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粗淺的探討。
一、拒絕虛偽,誠實守信
做人要講信用,取信于人,人家才會和你很好地合作。撒謊騙人,一旦被人看破,就會失去伙伴,被孤立起來。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學會做人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上課時,一直非常注重滲透誠實守信的教育,我有的放矢地從《中華成語故事》的選集中挑選《曾子殺豬》的片斷,與學生在課堂上分享,然后讓學生討論就有關“誠信”方面的話題,展開討論,如:你曾經有過撒謊騙人的行為嗎?這種行為帶來怎樣的后果?……。這樣,學生會對自己的行為有了更正確的認識,對《講信用》一課中做人要“一諾千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人與人之間,企業之間,國家之間,假如不講誠信帶來怎樣的負面后果??梢?,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可通過故事、明理、討論,等各種方法,既可以提高中學生道德認識的同時,也可以培養了他們誠實守信的良好心理品質。
二、克服嫉妒,寬厚待人
懷有嫉妒心理的人,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只愛聽漂亮話,聽不進任何的批評,只能強于別人,不可讓別人超過自己。他們對強于自己的人,就會常常犯“紅眼病”,而對有小錯或負于自己的人,他們就會斤斤計較,甚至有報復心理,具有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當今的中學生,獨生子女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他們好勝心強,若不加以心理上正確的引導,就容易產生嫉妒的心理。因此學校教育教學中,要避免學生產生這種不良心理,諄諄教導,培養其寬厚待人的健康心理。比如在思品課《待人要寬厚》中的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廉頗屢獲戰功,但想不到藺相如被封職位在他之上,因此三番四次為難藺相如,藺相如把國家利益擺在前面,一概容忍,最終贏得了廉頗的敬重,負荊請罪。在教學中,我們可引導學生對藺相如容忍行為進行討論,以達到質疑、解疑的效果,從中培養中學生待人寬容的心理。寬容就是氣量大,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對人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有涵養的外在表現。具有寬容心理的人,一般不為名利所困,活得灑脫,處處受人敬重。然后通過讀第二則小故事,從故事中感受少年英雄賴寧的那種待人寬容的好品質。最后通過習題的辨析,以便體會寬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好處,讓學生真正形成寬厚待人的健康心理。
三、擺脫嬌氣,自強自立
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數是在較好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他們是家里的“小王爺”、“小公主”。爺爺媽媽的寵愛,父母的疼愛……造就了他們嬌氣的性格。記得有一次:下課了,我剛走出教室,就看見兩個學生在教室外玩,一男生不小心把一女生輕輕撞了一下,女生當時就哭了起來。我當時不動聲色,沒理他們。到了第二天,上早會課的時候,我把這件事情編成了個小故事,講給全班同學聽。并問:“你喜歡這個女同學嗎?為什么?”當時,全班同學就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開了。有的孩子說:“老師,我不喜歡她,因為她太嬌氣了。輕輕碰一下又不會痛,有什么好哭的呢。”還有的孩子說:“老師,我上次在家門口摔倒了,流了很多血,還縫了六針呢,不過,我可沒有哭。”“哇,真勇敢!”我特意看了看那個女生,只見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過了一會兒,她又舉起了手,說:“老師,你剛才故事里的那個女生很象我,因為我昨天也被人撞倒了。我就像她一樣的哭了。這樣太嬌氣了,以后我再也不哭了?!迸九九尽囗懫鹆藷崃业恼坡暋B犞鴮W生們的討論,我笑了。是的,像這樣的小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常發生,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巧妙應用,恰當引導,就能夠改掉學生們嬌氣的毛病,培養他們自強自立的性格。
四、克服膽怯,增強自信
在教學中有不少中學生平時沉默寡言,上課從不舉手發言,課后見到老師也像耗子碰到了貓一樣,為什么會這樣呢?原來,這部分學生中,大多數存在膽怯心理。怎樣能幫助他們克服膽怯的心理呢?首先要求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四不”,即“不偏愛、不包庇、不岐視、不排斥。”其次,要多鼓勵、少批評。“鼓勵”能使孩子們奮發進取;“批評”易使他們灰心喪氣。在我教的班級里,有很多外來工子女就讀,部分學生中途轉學過來,就拿其中之一小黃來說吧,因為教學的進度和難度的地區差異,英語成績跟不上,他一直苦腦中。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找他聊了許多英語學習上的問題。原來他小學只學了一下非?;A的英語,轉學過來后,難度提高了幾個檔次,再加上膽怯心理特征,不懂也不問,問題越積越多。我建議他主動找英語老師,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他做到了,成績也上去了。他的每一次進步都愛與我分享,每看到他自信滿滿的笑容,我總愛多鼓勵一次。老師要善于了解每一位學生,當他們取得每一點成績時,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從而增強其自信心,以點帶面,使之成為一種動力,讓每個學生得以全面發展。
五、不畏艱難,鍥而不舍
愛因斯坦說“優秀的品質和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為重要?!崩щy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在古今中外許多有成就的人
的生活歷程中,他們遇到過困難和挫折,但是他們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最后取得了成功。反觀現在部分中學生,當他們生活上或學生上遇到困難時,畏手畏腳,常常半途而廢或虎頭蛇尾,這就是因為缺乏鍥而不舍的意志品質。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們這種不畏艱難,鍥而不舍的意志品質呢?首先,我舉行班會課,主題是:“成功的奧秘”。讓學生通過課前的資料收集、課中交流和討論,明白人要不畏艱難,不怕挫折,勇于挑戰自己。其次我要求學生應該從日常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地抵制自己身上的懶散、貪玩的習氣,真正成為一個有鍥而不舍的意志品質的人。最后,我拿我們班小黃同學學英語的事例作一個正能量的宣傳,大家深有同感。在學生碰到困難遭遇挫折時,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這會更有助于他們克服困難和挫折,養成鍥而不舍的意志品質。
總之,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注意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敢于探索,勇于實踐,在課堂教學中把知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機且緊密地揉合起來,就一定能使每個中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2] 、李百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科學普及出版社,2002年。
[3] 、胡中月:《中學生心理》,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年。
?。ㄗ髡邌挝唬簭V州市增城區中新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