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玉米各時期田間管理技術要點及病蟲害防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玉米栽培階段科學合理的進行管理,可以保證玉米具有良好的生長發育條件,有利于玉米高產優質。本文介紹了米栽培的田間管理技術,重點對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總述,以此為玉米后期的科學田間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生長發育;田間管理
  玉米從播種到成熟的天數稱為玉米的生育期。由于內部質量因素和外部環境變化的雙重影響,玉米將出現更為明顯的階段性變化。這些階段性變化稱為玉米生育期。玉米生長可劃分為3個生育階段11個生育時期,包括苗期(出苗期、三葉期、拔節期),抽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花期和籽粒期(抽穗期、開花期、吐絲期、籽粒形成期、蠟熟期和成熟期)。不同生長階段的人工劃分是基于田間60%以上的植株都符合這一標準,即進入該時期為鑒定依據的。在玉米生長的苗期,其生長特征是以長根、增葉、莖節分化、根系生長為中心,確定每畝穗數。此時的管理措施是打好基礎。玉米穗期的生長特征包括營養、生殖生長、長葉、拔節、雄、雌穗分化。此時的管理措施是巧妙地施用化肥和水,防治病蟲。玉米開花期的生長特征是開花、受精和籽粒形成,決定了玉米單穗粒數和千粒重。此時的管理措施是保證供水,補充肥料,適當推遲收獲。
  1 田間管理技術
  1.1 苗期
  苗期是指從出苗到拔節的階段。苗期管理的主要目標是苗全、苗齊、苗勻以及苗壯。采取的管理措施主要有查田補苗、間苗、定苗以及中耕除草。(1)田間檢查和補苗:玉米出苗后應經常到田間檢查。一旦發現缺苗,就需要重新種植或移栽。(2)適時間苗、定苗:間苗應盡早進行,一般在幼苗即將扎根前進行,即在幼苗3-4葉時;定苗一般在5-6葉時,結合玉米品種和土壤肥力時進行;間苗定苗應遵循以下原則:去弱留壯,保持強壯,去雜留齊以及去病留健。(3)中耕除草:中耕可使土壤疏松,促進根系發育,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長,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除雜草,降低土壤肥力消耗,改善玉米營養條件,為玉米生長提供適宜的氣候環境。
  1.2 拔節至孕穗期
  玉米拔節至孕穗期的主要田間管理措施是追肥和分蘗去除。(1)追肥:追肥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進行,進入這個階段玉米對水分和營養素的需求處于高峰期,追肥應與土壤肥力相結合,高或低適當應用。(2)去除分蘗:玉米分蘗一般不產穗,應盡早摘除分蘗,以減少養分的無效損耗。應注意及時小心地移除分蘗,以防損壞主莖和根系。同時要及時進行中耕和土壤耕作。(3)除弱:無法結果穗的弱株應在大喇叭口階段前后拔除。
  1.3 花粒期
  花期的主要管理措施是排澇、去雄授粉和清除空莖和病株。主要目的是防止莖葉過早衰老,促進籽粒充實,從而增加籽粒重量。(1)及時排澇:如果玉米生長期雨水過多,往往會導致田間積水,增加土壤水分,缺氧,抑制根系功能,容易導致植株倒伏,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漿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玉米生長后期應注意排水,防止根系窒息。(2)去雄授粉:除雄可以減少養分消耗,改變養分運動方向,為雌穗的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提高玉米的結實率,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3)割除空稈,去除病株:空莖植物往往對通風和透光有不利影響,應盡早清除,與正常植物競爭水分和肥料。病害植株不僅不能增加產量,而且要消耗養分,傳播病害,必須及時清除,保證玉米的正常生長。
  2 玉米病蟲害防治措施
  玉米含有大量的糖分,很容易吸引害蟲??梢哉f,玉米是一種病蟲害較多的作物。如常見的病害有大斑病、病毒病、圓斑病、銹病、紋枯病、莖腐病、黑穗病等,這些都會對玉米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常見的玉米蟲害有蚜蟲、玉米螟、棉鈴蟲、紅蜘蛛等,一旦發生大規模害蟲,不僅會影響玉米的品質,而且會導致玉米產量的下降,給農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2.1 農業防治
  可以選擇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進行播種,精細整地,合理輪作,藥劑拌種,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減少種子留土時間,減少侵染機率,加強田間管理,合理供應肥水,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田間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拔除的病株要帶出田外,集中銷毀。
  2.2 設置頻振式殺蟲燈
  發現害蟲后,可采用頻振式殺蟲燈殺滅,其原理是利用光波、色、味、光誘捕等方法殺滅害蟲。害蟲種類繁多,可有效地誘殺,數量巨大。它能有效地抑制害蟲產卵量,節電,成本不高,對天敵無害,也能有效地減少農藥的用量,可以降低害蟲具有的抗藥性,促進生態系統和諧。
  2.3 性誘劑殺蟲法
  玉米螟由幼蟲發育至成蟲時,在受蟲害影響的區域,每隔667m2設置3個屋式性誘劑,為最大限度地降低玉米螟的產卵率,同時亦可有效殺滅成蟲。該方法具有以下優點:(1)在相同條件下,能殺死大量成蟲,是水盆性引誘劑殺死的蛾類數量的2-5倍;(2)持續時間長,其中一個性引誘劑的效果可以持續一個月左右;(3)節省勞動力;(4)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小。
  2.4 生物技術防治
  蘇云金芽孢桿菌是玉米螟實施集中侵害時的一種細菌殺蟲劑。它應用范圍廣,效果顯著。它沒有毒素殘留,不威脅生態平衡,也不危害人畜健康,這種藥物作用是持久的。它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最有效的生物殺蟲方法之一。在玉米螟的具體防治中,每667m2施用375-500mL的殺蟲劑,在集中危害期內每3-4天施用2-3次殺蟲劑。其原理是,讓藥物通過害蟲的嘴和鼻子到達其體內,使其中毒致死。因此,在具體應用中,應大面積噴灑,保證噴灑范圍均勻,不留空隙。雨天和當天下午16:00左右噴灑作業最好。雨季要注意用藥,及時補噴。
  【參考文獻】
  [1]劉恩財.玉米苗期田間管理技術要點[J].新農業,2017(17):14-16.
  [2]張春輝.玉米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要點[J].種業導刊,2016(5):15-16.
  [3]鄭偉,張艷紅.氣候因素對玉米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7(11):103-104.
  [4]王文志.玉米各時期田間管理技術要點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吉林農業,2018(18):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27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