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旅游英語教學改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針對目前高職旅游英語教學的學生應用能力較低、教材質量參差、授課教師專業能力不強等問題,提出了中外聯合授課的教學方法。通過中外教師聯合授課實踐,雙方揚長避短,實現了在典型工作任務中中教進行專業知識及英語基礎的疏通,外教進行模擬溝通訓練,培養符合行業需要、懂專業、能溝通、善交流的專業人才。中外聯合授課極大推動了旅游英語教學改革,其面臨的挑戰包括中外教溝通、課程銜接、課程評價等。
[關 鍵 詞] 中外聯合授課;中外教溝通;課程銜接;課程評價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108-02
一、旅游英語人才需求現狀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境內外旅游業已成為我國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我國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國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的地位,旅游市場對具有國際視野、專業水平的創新型、科技型、復合型旅游人才的大量需求,使涉外旅游課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二、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普遍較低
長期以來,高職旅游專業的學生存在英語成績偏低的情況,尤其是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升空間較大。作為涉外旅游從業者,專業能力和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的。授課應根據職業需要,針對其典型工作任務、工作場景和工作流程設置語言教學場景,重視和體現專業性。同時,針對語言基礎薄弱的情況,宜采取貼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教學目標。
(二)旅游英語教材質量參差
目前,高職旅游英語教材版本繁多,而專業性、文化與語言并重的權威教材數量有限。多數教材局限于提供在某個工作場景下的對話,但工作場景的多樣化和復雜性使學生在實際運用時捉襟見肘。教材缺乏典型專業詞匯和實用句型的概括和總結,缺乏對工作任務場景多樣性的考慮,個別對話甚至出現場景設置錯誤、中國式表達的語言問題等,缺乏外籍人士和專業人士的審編和校對。中國文化要素總結不夠精練,培養學生本土文化素養,是發揚和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國的基本國情介紹、古典文化、傳統思想、標志性建筑物、節日民風民俗、酒文化、茶文化及中藥養生等諸多內容均應包含在內。
(三)授課教師旅游專業素質提升要求高
對旅游專業知識的匱乏是教授旅游英語課程的障礙。如果教師缺乏對旅游行業的基本了解,缺乏對導游職業或涉外飯店從業人員基本工作流程和主要工作任務專業操作的認知,缺乏對行業素質、行業能力基本要求的熟悉,對學生在場景對話中的表現無法做出中肯有效的點評,課程專業程度會極大降低,單就語言把握無法滿足課程目標。因而,授課教師需要進行自身專業拓展,通過企業實地實習、專業學習、向專業人士虛心求教等方式彌補自身不足。
三、針對高職旅游英語的教學改革實踐
基于以上問題,在實際教學中進行了為期三個學期的教學改革,力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水平、專業及語言培養要求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
(一)中外聯合授課方式實踐
中外聯合授課,即由中外雙方同時進行授課:由中教負責與專業人士進行對接專業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務,向學生明確每次課程任務專業背景知識,講解相關基本詞匯句式,提供案例分析講解;由外教負責案例的審查、校對及錄音等工作,負責實際場景中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并進行語言專業指導;最后,由中教進行課程總結和后續作業檢查工作。
1.中教的優勢和劣勢
中教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溝通和本土文化優勢:對學生的了解和溝通相對容易,對學生基本層面的問題等可以給予及時的解答;在外教獨立授課的課堂中,對中國傳統文化及精神的傳播是有限的;其劣勢在于對英文的地道表達和思維方式,因為英語是第二語言,語音、語調、詞匯量、對英語國家社會文化宗教等的了解都與外教存在差距;在授課中過度的中文講解,破壞語言環境和某些英文溝通環節,中式固有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英文思維的培養。
2.外教的優勢和劣勢
外教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語言優勢,純正的發音、幽默夸張的表情動作、不同的思維方式、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等讓學生有嶄新的學習體驗,在與外教溝通中,因為無法利用母語溝通,學生會想方設法去表達自己,會在無形中積累與外國人溝通的技巧;其劣勢在于專業層面,與專業人士進行溝通時,通常會存在一些語言尤其是術語方面的障礙,在與學生進行一些深入交流的時候,會產生一些文化層面及社會層面的意識碰撞。
3.中外聯合授課可能性分析
雙方優劣結合,可揚長避短,使學生受益良多。首先由中教進行專業基本知識的梳理,任務涉及背景知識講解、基本詞匯、典型句型和對話;由外教進行實際情景的拓展溝通訓練以及對文化對比介紹、拓展學生思維、提升溝通能力、減少中式英語等問題進行評價。
(二)合作教學
1.共享授課資源和教材:兩個國家的教學資源
目前,教材對話編寫多依照國內酒店行業的標準,以國內酒店行業主要工作任務作為其基礎。在涉外旅游英語教學中,國外導游及酒店要求標準及其職業理念也至關重要。教學資源的豐富和整合,不僅提高了中外教的職業視野,最重要的是使學生具備國際視野,使他們在日后的跨境旅游機構或酒店行業招聘中有機會脫穎而出。 2.共享授課方法:兩種思維的授課方式
面對同樣的授課內容,中外教會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增加課堂多樣性。例如,在上學期設計旅游路線的教學任務中,中教選擇了CITS的旅游路線作為范例,讓學生模擬完成自己的路線設計;外教則選擇了讓學生在一個景區,用偵探線索的方式描述各個景點的特點,設計成一個偵探故事手冊,引導游客完成他們的探案之旅。中西思維方式的不同給學生帶來的是實踐的升華、更多創新力的培養和眼界的開闊。
3.共享學生:兩個合作的老師
中外教需要在各方面進行積極溝通,以實現課堂的無縫對接。在教學內容方面,中教的教學內容要在語言層面接受外教老師的審訂和錄音;在教學方法方面,中外教探討學生實際,同時形成差異性,以提高課堂多樣性;在教學進度和學生表現方面,中外教要隨時跟蹤掌握,共同配合完成教學任務。
4.共同評價
在課程評價方面,采用中外教各占50%的評價模式,包括平日和期末評價。期末考試由中外教共同商定,考試官由中外教老師共同擔任,單獨評分。考試過程更加合理,評價更具備客觀性和公正性。
(三)教學反饋
中外聯合授課自開始實施以來,得到了各方支持。高職旅游英語授課三個學期后,針對兩個結課的平行班(共91人)進行了三個學期課程的匿名調查,反饋結果如下:
1.課程總體滿意度:學生評分4.95分(滿分為5分)
2.中外聯合授課接受度:93.4%(非常有必要)
3.旅游英語課程收獲:學生調查結果與課程設計目標是相吻合的
4.旅游英語課程的吸引點:中外聯合授課方式成為學生喜歡該門課程的主要原因
(四)教學中存在的挑戰
在教學過程中,對中教來說,應使專業與語言并重,一方面努力提高旅游專業素養,了解旅游行業,了解崗位基本要求和工作任務流程,更好地與專業課程掛鉤,因為頂崗實習對課程內容定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應精修語言,了解西方文化和社會,掌握地道的英文發音和表達,以便更好地授課并與外教進行有效交流;應更加主動地建立溝通,共同解決出現的問題。對外教來說,應進一步規范對學生的嚴格程度并提高漢語言基礎,建立合理的平日評價體系,確保總評成績合理性;中文雖然不作為主導語言,但會說中文的外教更受學生的喜愛,也更懂得如何用英文引導學生,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四、總結
中外聯合授課在涉外旅游教學改革中開拓了中教—外教—中教這樣的教學流程,符合基礎薄弱學生的接受水平;教學內容有了很大的改進,摒棄了傳統課本中陳舊的對話,情景更為合理,情節更為多樣,提高了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教學方式進入了多樣化模式,課堂更為活潑;中外教在語言和職業視野方面,互相促進。雖然這種教學模式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通過不斷的溝通,中西合璧,專業語言并重,學生必將得到更好的學習體驗,為今后的職業道路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昀.旅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ESP視角[J].教育教學論壇,2018(51).
[2]孫青.以旅游人才新需求為導向的旅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A].外語教育與翻譯發展創新研究(第七卷)[C],2018.
編輯 陳鮮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