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校園貸”的風險防范與教育機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校園所引發的安全事件頻發,校園貸所引發的熱點事件也在新聞媒體上呈現出越來越熱的局面。為了提升大學生的風險和危機意識,在大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強化校園貸的風險教育和危機管理,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風險和危機應對能力培養,推動和諧校園建設,培養適合轉型其中國社會所需求的人才。
  關鍵詞 校園貸 風險 教育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2018年是中國經濟新常態的關鍵年,其間中美貿易爭端隨時見諸報端,互聯網金融爆倉事件頻發,大學生遭遇的校園貸的陷進也經常被曝光。雖然教育部明確要求“取締校園貸業務,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钡覀冞€是看到大學生因為欠下校園貸巨額利息,無力償還,無法面對家人,選擇了解自己的生命的悲劇是由發生。
  面對種種悲劇,學校和政府相關部門也在采取多種方式提醒學生提防校園貸的陷阱。學校也會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通過短信、主題班會的提醒。為了取得良好效果,我們也有老師臥底校園貸的QQ群,希望能夠全面了解校園貸背后的套路,采取相應措施提醒學生提升風險意識,防范校園貸陷阱。但學生的有益信息接受依然存在很多問題,能夠直達學生內心并發揮作用的信息較少。另一方面學生也以為自己對于校園貸的套路足夠了解,但是面對誘惑和套路時,很多時候還是防不勝防。為了防范校園貸的風險,現代校園努力從多方面開展校園貸風險防范的教育,目前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如下:
 ?。?)學生主體意識比較單純,容易上當受騙。由于現代大學生活在家長的保護當中,一切以高考為目標,兩耳不聞窗外事,對于借貸陷進缺乏防范意識。進入大學后,不少學生沒有家長的關注,在家庭得不到關注后,缺乏理財規劃,大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缺乏規劃。
 ?。?)單兵作戰、缺乏協同合作:目前學校主要承擔防止陷入校園貸現金的部門主要有學生管理部門和安全保衛部門通過第二課堂開展教育。相對校園貸以往通過校園小廣告作為傳播途徑,傳統的教育和提醒的方式能夠發揮一些作用,如今,校園貸不再借助于小廣告,更加注重互聯網的傳播方式,無孔不入的信息數據,使得傳統的單兵作戰的教育方式不能跟上社會的需求,經常今天強調,明天學生還是會陷入校園貸的陷進。
 ?。?)模式單一、學生參與度較少:目前針對預防校園貸陷阱的教育方式主要通過談心、主題班會等形式來開展教育活動,學生的參與度較少。經常出現老師在收集了很多資料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刷手機、上網聊天,沒有能夠有效的吸收相關信息,遇到問題還是照樣上當受騙。
  為了更好的做好校園貸風險防范教育,通過調查,在大學生是互聯網的一代大學生,他們是在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時期、也是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成長起來的一代大學生,他們自小的培養主要是中心式培養,一切圍繞高考這一終極目標培養,除了學習以外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他們操心,進入大學后學生所有學生獨自面對生活中的所有事項的同時還需要面對目標缺失的這一狀況,。有很多學生面對生活的千頭萬緒,會出現選擇困難,同時面對信息渠道多元化,會迷失自己。
  中國青報曾經做過一樣調查,75%的受訪大學生曾因宿舍矛盾的苦惱,出現這種狀況的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學生缺乏溝通技巧,遇到問題,不知道怎么去尋求解決的辦法。在出現問題的同時,不少學生選擇網絡作為自己回避矛盾的一種方式,有不少學生因為沉迷于游戲使得自己的生活費超支,開始時不愿意和家里提出增加生活費,選擇螞蟻花唄、或京東白條作為自己的生活費壓力緩解的途徑,只是當他們面對下一季的還貸壓力時,有些學生選擇“校園貸”作為自己的資金來源,選擇性忽視了后續更加嚴重的壓力。
  (1)大數據時代對大學生興趣點的分析機制。在大數據的時代,人工只能對學生的搜索推送反應及時,會將學生解決的問題的方法推送給學生。尤其是花唄、白條等低門檻消費借貸方式的走紅,使得大學生的消費欲望被無限的拉扯放大。在一次次的透支消費中,過度消費和還款問題如影隨行,“借新還舊”和“一忍多貸”也越來越普遍,甚至有了“我拿花唄賭明天,還了一天又一天”等形容大學生的消費現狀;更有女大學生“裸條”借貸的新聞出現,高昂的利息導致年輕人無力償還,也出現了前面提到的自殺等新聞,這種靠過度信貸支撐的消費只能陷入惡性循環的漩渦。
  (2)大學目標的缺失。經過個案訪談,不少陷入“校園貸”危機的大學生多是目標缺失,導致自己的生活費管理出現問題,原本是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緩解經濟的壓力,結果讓自己越陷越深。
 ?。?)成長經歷。作為90后的大學生沒有經歷過政治、經濟上的大起大落,完全享受著社會經濟增長的成果,心態上更為放松。同時作為中國互聯網第一代的原住民,他們從懂事其就將網絡“玩弄于股掌“,輕松駕馭各類新科技、新經濟,是引導海淘、手機打車,移動支付等新生活方式的主力軍。
 ?。?)管理缺失,雖然教育部和銀保監會出臺相關文件,對校園貸嚴加關注,但是小貸公司通過手機軟件就能直接和客戶對接,以此逃避監管。選擇校園貸學生對金融知識、法律法規知識的缺失,使得小貸公司可以通過恐嚇、威脅的手段。
  互聯網的時代,我們需要全面合作,協同各方資源,建立教育機制,協同合作,培養具有較強金融意識的大學畢業生:
 ?。?)家校的融合共同構建良好的服務機制。現代大學生的家長的素質有所提升,對于大學生的未來的發展所需具備的素質有所了解,互聯網的時代,家庭和學校的聯系越來越方便,不再象以往一樣不方便溝通,使得家校溝通具備了技術條件。根據現在的實施的狀況來看,通過家校溝通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對于現代大學生的成長起到正向推動作用。
 ?。?)學校部門間的融合。如果學校的財務管理部門能夠將相關的專業知識介紹給學生,那么學生會有更多的判斷能力。在校園也可推進市場化的運作,引導大學生樹立市場觀念,天上不會掉餡餅,任何事情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只有這樣我們的大學生才能走向成熟。  ?。?)邀請相關專業教師在第一課堂關注學生財經知識的傳播。除了第二課堂的教育作用,據調查,目前第一課堂基本沒有相關金融知識的公選課的傳播,相對第二課堂和網絡的碎片化的知識,第一課堂的系統化的知識的學習,更加有利于學生正確面對校園貸的陷進。為了更好的做好校園貸的防騙工作,高等學校也要開設相關課程或者第一課堂的相關課程也要注意相關知識的傳播。學生之所以選擇校園貸是因為他們不能準確認識校園貸給自己帶來的不良后果,貪圖一時的方便而誤入歧途。
  (4)新媒體的時代利用好新媒體用學生喜歡的形式傳播學生能夠接受的知識。以往的大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傳輸教育方式,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更容易接受互動式教育方式。互聯網金融的美好前景,讓學生對校園貸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最近互聯網金融的不斷堡壘,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在制度的空子下,一些公司披著互助金融、互聯網或數字貨幣的外衣下,大搞金融騙局,使得很多學生陷入風險。需要認識到新媒體斗音在大學生中迅速占領市場,一方面是同樣的內容有不同演繹方式,觀眾自己也可以參與互動,這使得受眾有很強的代入感,我們的針對大學生財商的教育也要借助新媒體的傳輸方式,用心溝通,用新吸引。
  (5)相關監管部門加大管理、懲處力度。對于有資格推進校園貸的相關機構進行嚴格監管,一旦違背相關法律法規,給予嚴格處理直至吊銷經營資格,使得相關單位不敢將手伸進校園。另一方面面對中國社會進入消費時代,可以對大學生給與信用卡副卡或信用卡的業務。任何市場,只要主流機構不進入,非正規機構立馬占領市場,對于在校大學生的消費,我們需要給予一定的引導,但不能杜絕。
  校園貸的出現進一步體現了中國社會已經向消費型社會轉變,正如天貓的雙“十一”,就是從當初大學校園的單身節演變成全世界狂歡的購物節,對于校園貸的出現,也是大學生除了學習,越來越與社會聯系緊密,需要我們通過全方位的配合,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正確面對和使用校園貸這一事物,不為之所困,也為他們將來走上社會成為中國轉型時期的合格人才做好準備。
  作者簡介:孫陽(1978.2-)男,漢族,江蘇揚州人,碩士研究生,南京工業大學法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參考文獻
  [1] 張吉利.論我國校園消費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J].商,2016(07).
  [2] 楊陽.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校園貸款[J].廣西教育,2016(04).
  [3] 李洪興.“校園貸”離不開風險教育[N].人民日報,2016-03-23(005).
  [4] 柴葳.財經素養教育亟待“補課”[N].中國教育報,2016-09-26(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2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