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職學校課程診改的實踐與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教育部、廣東省教育廳“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工作”(簡稱診改)相關文件的陸續出臺,診改成為學校工作的重頭戲。課程作為診改的五大層面之一,連接教師與學生,落實專業建設,促進學校發展。如何實施課程診改尤其值得關注,筆者通過學校的課程診改實踐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課程診改;實踐與思考
  課程是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課程是對教育的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方式的規劃和設計,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諸多方面實施過程的總和。廣義的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進程的總和,它包括學校老師所教授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是指某一門學科。
  中職學校教學診改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任務,其核心關鍵詞是“質量”。在現代質量管理觀念中,質量即產品(服務)的優劣程度。診改要抓住“質量”這一關鍵詞,就必須牢牢做好“產品”,課程就是學校辦學過程中的“產品”,學校辦學的質量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課程這一產品的質量。
  一、課程診改的范圍界定
  在教學診改中,以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為根本目標的“課程”應是一種廣義的課程的教育理念,就是把一切有利于學生成長的資源都當作課程資源來開發和使用,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成長。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課程建設是有效落實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有:課程標準、教材、教學條件、教學資源、師資隊伍、課堂教學等。其中,課程標準是核心要素,教什么內容?教到什么程度?融入什么理念?設計怎樣的課程模式?都需要課程標準加以明確,有了可靠的尺度標準,教師及教學管理部門在課程其他要素的建設和管理中才有據可依;教材、教學條件、教學資源等是保障要素;課堂教學是顯性要素,綜合反映課程建設和教師的水平。
  二、目前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當我們認真審視目前課程建設現狀的時候,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使得診改更為迫切。
  1.課程開設的依據是什么?每一門課程如何對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對標行業需求、對應學生就業與升學等設計和開發課程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2.課程教學的目標是什么?如何設定教學目標才能落實于課堂,才能有方向、有措施地引導教師們在課堂上設計和實施有效的教學活動,才能有針對性、有參考性地評價教學成效?這是我們在開展課程診改時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3.課程的教學內容是什么?在泰勒看來課程內容即學習經驗,他認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學習經驗,而不是向學生展示各種事物?!边@種觀點強調學生是主動參與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職責是構建適合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各種情境,用啟發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并幫助學生把新知識與原有知識進行有意義的建構。中職學校專業課的課程標準從未統一過,教材內容追不上技術發展、跟不上本地企業的現實變化,上什么內容全憑老師的責任心。在這種狀態下,企業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規程、新標準進入課堂存在較大的困難。
  4.怎樣的課程教學模式是最有效的?職業教育中,以學生為主體、以行動為導向的一體化課程已成為普遍共識,但許多課程仍是局限于學科體系思維,教學內容的組織與編排難以實施行動導向的教學改革。
  5.課程實施的基本條件如何保障?理工類職業學校實訓設備的資金投入大,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往往跟不上行業新技術的發展和設備本身的老化損耗速度,教材的教學案例與學校的實訓條件存在較大的偏差,如何在學校有限的資源里,最大效率地改善教學的基本條件,這也是課程診改的重要內容。
  三、課程診改的實踐
  1.課程目標的確定
  課程教學目標是非常關鍵的。首先,要對教育目標做出明智的選擇,這必須考慮學生的需要、當代社會生活、學科專家的建議等多方面的信息;其次,用教育哲學和學習理論對已選擇出來的目標進行篩選;最后,陳述教育目標,每一個教育目標包括行為和內容兩個方面,這樣可以明確教育的職責。泰勒認為目標是有意識地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就是學校教職員工期望實現的結果。教育目標是選擇材料、勾劃內容、編制教學程序、以及制定測驗和考試的準則,強調課程目標的主導作用。
  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課堂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分解、細化了的一小部分。當完成和落實了每一個課堂小教學目標的同時,課程需要關注的大目標也就實現了。
  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方向始終未予統一和規范,目前較為常用的目標體系有基于實用本位的傳統目標(知識、能力、情感)、基于能力本位的能力目標(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新課程倡導的基于素質教育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校推行“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體系時,在文本表述時用提示語引導教師關注目標達成的三個維度,逐步引導教師不斷地去關注目標的三維聯接、三維融合和三維共振,為“核心素養目標”體系的建構和推行奠定基礎。我們為教學目標制定提供 “三維目標”水平分類和行為動詞使用參考,這有利于教師領會“三維目標”的實質內涵,也有助于教師在教學目標中科學設計和準確表述。例如,知識與技能目標領域的行為動詞見下表:
  2.課程內容的創新
  課程內容創新是學校課程診改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對接企業崗位任務,如何將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設引進到課程中來?學校在課程內容創新中,提出了幾個原則:1.合規性原則。課程內容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規程;2.系統性原則。強調每一后續內容以前面的內容為基礎,同時又對有關內容加以深入、廣泛的展開;3.職業性原則。課程內容能體現該專業對應的職業特色;4.發展性原則。教學內容體現行業的發展,具備一定的前瞻性;5.可操作性原則。教學內容在教學組織中能順利實施,可操作性強。   3.課程模式的改革
  學校在課程診改過程中滲透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理念,包括職業教育觀念的現代化、職業教育體制現代化、教育內容、教育手段的現代化。堅持以項目引領、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為指導,開展“一主體、二銜接、三結合”(即以學生為主體,緊密銜接企業實際和學校資源,實施教、學、做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的課程模式改革。
  4.課程標準的完善
  課程標準是對一門課程從產生到設計和實施的標準化規定,是課程建設、課程教學與課程管理的基本依據。對于職業教育而言,課程標準是執行專業教學標準,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執行性文件?;谶@些基本認識,為保證我校課程標準的科學、規范,并與時俱進,學校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對課程標準進行診改:明確課程標準的制定程序、明確課程標準的主要框架、明確課程標準的管理要求,這些程序、框架和管理要求均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規定。
  5.課堂教學的實施
  課程的診改最根本還是要落腳到課堂教學。一方面,課程標準做得再好,不具備應有的教學條件、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征、不能運用于課堂教學,還是等于一紙空文;另一方面,所有課程的診改如果不能落實于課堂、反映于課堂,并通過課堂教學質量監控來督促和檢查,那么所有的診改行動都是白費力氣。為此,學校開展了課堂教學診改交流活動和“課程標準”執行教學檢查兩項診改活動,通過課堂教學診改交流活動找不足尋差距提亮點,而“課程標準”執行教學檢查可以提升教師執行課程標準的力度。
  四、課程診改的反思
  1.課程調研是課程建設的基礎
  課程開發的起點不在課程本身而在于專業建設,學校明確要求專業教學標準的制定必須以調研為基礎,調研對象主要包括行業企業及職業學校兩類主體。通過調研,主要了解相關行業的人才結構現狀、行業企業人才需求狀況、企業崗位設置及對人才結構類型的要求、崗位對知識技能的要求、相應的職業資格要求、現行專業教學情況、學生就業去向、學生繼續學習的要求與培養現狀等情況。調研結果的分析為制訂學校專業教學標準提供比較全面、客觀的依據。其中,特別要求調研從產業、專業出發,分析工作任務和職業標準,確定職業能力,填寫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這一分析表將是課程開發和建設的最寶貴的依據,職業能力也一一對應地體現在課程設計的各項任務目標中。
  2.課程標準是課程建設的抓手
  課程標準是明確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容,編選教材、組織教學實施、考核和評價的基本依據,是指導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的指導性文件。在以課程標準為抓手的課程診改中,我們發現了這一思路的幾點優勢:首先,課程標準診改能夠迅速地將診改的思路和舉措覆蓋到所有課程;其次,課程標準診改能夠迅速有效地調動教師全員參與;再次,課程標準診改有利于教師教育理念的培訓和實踐。通過全面的課程標準培訓和審查,引領教師參與課程標準建設,提升教育理論水平,營造質量文化,而后推進課程整體建設。
  3.組建團隊是課程建設的保障
  課程標準是課程建設、課程管理和課程評價中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它必須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靠性。但另一方面,職業中學的課程門類多達幾百門,而且各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各校的人才培養狀況各不相同,各級主管單位無法制定統一的課程標準,學校里也沒有哪一位專家能夠對所有的課程都了如指掌。因而,在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審查過程中要注意培育課程建設的團隊力量,組建課程標準的編制團隊、審核團隊,為課程建設提供保障。
  4.課堂診改是課程建設的落實
  課程建設的落腳點在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的質量是課程建設水平的集中體現,也是教師個人專業素養與教學水平的重要體現,更是學校綜合治理和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課堂教學診改必須多管齊下,調動多部門管理合力,形成包括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師資隊伍培養與激勵、校企合作與共建、教學條件設施投入與保障等過程管控、及時預警、自我改進的內部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如此才能將課程建設落到實處。
  課程診改是中職教學診改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打造“五縱五橫一平臺”的關鍵著力點,需要學校各方群策群力,打造好目標,制定好標準,做好設計,強調組織與實施,利用監控與預警改進設計,通過不斷的“8”字質量改進螺旋提升課程質量。課程診改永遠在路上,課程診改有起點沒終點。
  參考文獻:
  [1]陳承歡.教學設計、實施的診斷與優化[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
  [2]拉爾夫·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3]薛繼紅.課堂教學診斷與主要教學問題例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4]趙希斌.高效與有趣的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2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