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背景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設想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現在社會人才的競爭不僅是知識的競爭,更是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競爭。而高等院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基地,因此體育教育在人才的培養中也顯得尤為重要?!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體育教師也應該重新審視傳統體育教學的弊端。所以,本文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進行簡單論述,希望可以為各個高校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為體育教學改革出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健康  高校體育  改革
  引言:《“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構建相關學科教學與教育活動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經常性宣傳教育與集中式宣傳教育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培養健康課程的師資力量,將健康知識教育作為體育教師培訓的重點內容。這就意味著,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以人為本,通過不同形式充分挖掘和發揮學生的最大潛能,教師在體育課程的進行中,要不斷創新,不僅要對體育課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也要對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創新。
  一、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地迅猛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在如今這種“高壓”的生存環境下,除了知識的競爭,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競爭也是無處不在的。因此,高校的體育教育更應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因為高校是人才的聚居地,要想培養的人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就要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改革??v觀我國高等院校體育教學現狀,仍存在很多問題延緩了我國高等體育教育的發展。
  二、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對體育課不重視。尤其是學生,認為只要搞好文化課,體育成績無所謂,反正到最后畢業體育成績不會有什么影響。導致上課不認真,無故遲到或者請假。因為學生的不重視,教師也松懈了下來,每節體育課都是隨便上上,沒有教學目標等。這樣會導致剩下的一部分對體育課感興趣的學生也喪失興趣,從而導致體育教學不能夠有效進行。
 ?。?)陳舊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體育教學主導者是教師,主體是學生。因為教師教學觀念的陳舊和教學方法的枯燥,直接影響了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熱情。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大都是講一下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之后進行熱身,然后進行動作示范,最后是學生同老師一起做。這樣的體育課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有的學生還會對這種體育教學模式產生厭倦心理,從而對體育課產生排斥心理。
 ?。?)體育課程考核評價方式落后。體育教學評價在體育教學中十分重要,它影響著體育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及課堂組織等各個環節。對學生體育成績的考核有著重要參考價值,也是衡量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的重要部分,同時也可以督促學生不僅在課堂進行鍛煉,課下也會自覺鍛煉。受傳統體育課程教學評價方式的影響,一些高等院校注重將對學生的評價放在結果上,從而忽略了學生學習的過程,無法實現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
 ?。?)體育教學目標模糊。對于高校體育教學來講,第一件事就是要設定合理可實現的教學目標。目前,我國高校設定教學目標時還不能夠把個人目標和社會目標和好的結合,不能把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結合起來。也不能將學生的運動興趣與運動項目結合起來,所以,不能夠將學生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較好地實現。在現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高校應本著“健康第一”的理念來設定教學目標。 體育教學目標的發展也應趨向于健康化、個性化和終身化。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教育,使學生能夠掌握一到兩種體育技能,還有一些終身鍛煉的基本方法。目前,我國已有部分高校能夠做到根據體育項目的特點,制定專屬的學習目標,向學生傳授相關的技能。還有一些課程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會根據學生個人興趣愛好進行授課,與以前相比有一定的進步,但教學目標的設定仍有待清晰化。
 ?。?)體育教學模式單一。高校體育教學模式仍十分單一。例如,仍遵循傳統的教學環節,使用傳統的熱身手段,如慢跑、徒手操等。一直都是這種固定不變的模式和手段。 雖然也可以達到了鍛煉效果, 但是會造成枯燥無味的負面影響,使學生喪失了對體育課的興趣。這種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課堂上教師的主導地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單純傳授技能為課堂重點,忽視了學生自身的身心發展。雖然教學過程十分規整,但是缺乏對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培養,很難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高校體育課理論教學課時較少。多年來,由于受傳統體育教學思想的影響,很多人將體育教學誤認為單純的讓學生學習運動技能,通過一些戶外活動來增強學生體質,從而嚴重忽視了體育理論知識講授。具體表現在:①體育課程幾乎沒有安排理論課的講授,大量課時都放在了運動技術上;②體育理論知識考試制度不健全,體育理論知識還沒有成為考察學生的一部分。這些都嚴重影響了體育理論知識課授課教師的積極性,從不利于體育理論知識教學的開展。
  簡言之,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對理論知識的教育還是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的探索理論教學的作用與規律。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高校體育理論教學的正常進行,給高校體育教學帶來了損失。
  (7)高校體育教學的設施不足。有些高校雖然體育硬件設施相對充足,但是由于上課的班級多,造成了項目沖突,管理分配不當等現實問題的出現,實際可以供教學使用的器械不足。例如, 有些高校體育場管設施原本就比較缺乏,學校還講一些場館設施對外開放,實現盈利。這種現象直接造成了本校學生運動時,體育設施不足的情況。從而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水平。
 ?。?)體育教學隊伍結構不合理。經調查發現,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師隊伍結構十分不合理。首先,具有博士及碩士學位的教師所占比例較少,制約了高校體育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高校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存在不合理傾向,大部分教師的專業相對集中在足、籃、排、乒、羽等項目上,一專多能的教師比較缺少。比較時尚的項目如街舞、肚皮舞、瑜伽、體育舞蹈等專項的教師很難引進。這些問題也嚴重影響著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   三、結語
  (1)加強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思想?!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中指出要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這就意味著在體育課程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將體育技能教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使他們能夠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熱愛體育運動,從而真正實現對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要求。在滿足學生個人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同時,體育教師要將講授法換做學生體驗式教學,在體育教學中充分實現對健康的重視。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教學與教育活動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經常性宣傳與集中式宣傳教育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模式。體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打破原有的班級、院系模式,重新組合上課的方式,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水平的學生有針對性地區別對待在體育教師靈活的授課方式下,學生自主選擇上課時間、授課內容,以營造“主動、自主、活潑、多樣”的學習氛圍。按照學生的個性需求來重組教學班級、序化教學內容,優化師資資源,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構建人性化的體育教學平臺,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改革的基礎上,高校教學改革還應該能夠自成體系,有一套能夠適應不同類型的教學模式,包括培養身心健康和終身體育意識、傳統內容與新內容相結合,增加新型運動項目,例如體育舞蹈、韻律操、太極等;主教材與輔助教材相結合,強調學生個人興趣,以興趣為中心引導自我完善;課內與課外教學相結合;一般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增強課堂趣味性。
 ?。?)對體育教學理論知識教學進行改革。高校體育理論知識教學要從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課時的確定和考試制度的健全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制定體育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到現代社會的發展對高校體育的更高要求。在教學內容選擇上、要全面地展示體育的功能以及體育對人類進步發展的重要作用。另外,還要從改革與更新的理年高度去認識。從功能、作用、目標等多層面,全方位地去認識。所以,體育理論教學還要盡快完善制度、建立理論題庫。理論考試不能只是形式,要使高校理論知識教學向科學的軌道推進。
 ?。?)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體育教學中要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使體育教學實現三個轉變:由傳授型向引導型轉變,由形式型向時效型轉變,由枯燥型向快樂型轉變。為了達到以上目的,高校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也要不斷更新知識、開拓新學科、探索新領域。
 ?。?)對體育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改革。目前看來,高校體育教學只有建立起一種多角度、多方位的綜合評價體系,才能使體育教學評價真正地發揮其反饋和督促的功能。根據體育教學目標和體育教學原則,體育教學評價體系需要對體育的“教”和“學”的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學的考核不光要注重檢查學生的學習和技能掌握情況,還應將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納入考試內容。
 ?。?)探究學生興趣。在當前體育教學過程中,高校仍不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學生的個性及興趣愛好。在日后的體育教學上,可每節課將學生分組,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讓他們自己進行體育項目選擇和學習,教師只需要做好組織和指導工作即可。尊重學生個性及個體間的差異,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又可以實現學生主體地位,有利于體育教學更好的發展。
  基金項目:2017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7SJGLX527);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J].國務院公報,2016(32):8-9.
  [2]國家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Z].2010-07-29.
  [3]教育部.關于深化改革,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的意見[R].1998-04-10.
  [4]丁英俊.中國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層次銜接[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4)67-69.
  [5]馬紅靜.對美國學校體育教學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2.
  [6]黃敏,陳瑩軍,李亞莉.人性化視野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與展望[J].體育學刊,2011(9):78-8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3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