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聲樂教學中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聲樂這種藝術形式可以憑借人的嗓音,借助音樂化的語言,展示出人類內心情感。如果聲樂表演缺乏了情感就很難展示出作品的內涵,觸動聽眾的心靈。使音樂失去了藝術感。所以情感體會和審美能力一直是聲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但是對于聲樂教師如何有效地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提升音樂審美能力一直是教學的難點。基于此,本文探究了聲樂教學中的情感培養原則,并且對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策略做出了研究,希望可以為廣大聲樂教師提供工作參考。
  【關鍵詞】聲樂教育;感情體驗;審美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一、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原則
 ?。ㄒ唬娀硌菽芰?
  聲樂,我們可以理解為是音樂與聲音二者的藝術融合,在聲樂教學中音樂情感培養是教學重點之一。情感表達是聲樂教學當中的重要過程,也是一種語言藝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音樂作品是學生與創作者進行思想交流的媒介,通過欣賞音樂作品與作者產生思想共鳴。而表演能力是對于音樂欣賞情感的展示,通過肢體,表情,聲音等,將作者在音樂作品中融入的情感進行二次再現。所以培養音樂情感,對音樂學習者的表演力要求更高,因此必須要做出強化。我國社會在各個方面得到了發展,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審美觀和藝術欣賞能力,音樂審美正向多元化邁進。新的教學模式對于高校聲樂教學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重視學生的表演能力鍛煉,對逐漸提高學生表演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音樂表演當中,豐富情感體驗,掌握音樂技巧是當前重要的教學模式。
  (二)體現出聲樂演唱的特性
  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音樂。在聲樂教學當中體現出聲樂演唱的特性,主要是體現出音樂的民族特征,這樣才能夠促進特色音樂的長久流傳。所以高校聲樂教師有必要開發多樣性的作品,不隨意摒棄任何音樂形式,為學生帶來多姿多彩的聲樂作品。并對其進行藝術加工,使學生能夠體會聲樂作品當中飽含的歷史含義和民族特色。進而體會到聲樂的情感美。民族聲樂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也是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要點,在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加強民族文化的滲透,為學生體會不同聲樂作品的特性奠定良好的基礎,豐富其審美體驗。
  二、聲樂教學中培養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的策略
 ?。ㄒ唬┰谏钪屑橙∏楦性慈?
  藝術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再現和升華,并且反饋于生活,所以教師將生活的細節和場景,情感體會融入到聲樂教學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加深學生的情感體會。為了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音樂,教師應該善于從現實生活切入,培養學生的聲樂審美能力。首先,教師應該善于帶領學生觀察生活,在生活當中獲得豐富的聲樂體驗和情感體會,并且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反饋到生活中,與生活中的細微之處相結合。學會觀察和體悟生活,利用生活,在瑣碎的生活中發現音樂的美,提升情感體悟能力。
 ?。ǘ┨嵘處熥陨韺I素質
  教師在學生聲樂情感體驗和審美能力培養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教學方法等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審美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決定作用。所以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業能力,通過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音樂中體會到豐富的情感。學生思想價值觀念和審美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的發展,并且不同的年齡階段,對于審美有不同的認知。高校聲樂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豐富自身的審美情趣,與時代相結合,采用科學前沿的方式,有效推動聲樂教學的發展。比如可以定期為聲樂教師舉辦合作交流探討會,分享教學經驗,邀請專家為教師進行相關培訓,優化教師教學方式和方法,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ㄈ﹦撔侣晿方虒W模式
  教育改革提出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以往的教學不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學主要以強化學生的發音和唱功為主,重視基礎教育,而不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因此創新教學模式對于聲音教學的效果提升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審美和情感體驗。新時期以學生為本是聲樂教師必須要堅持的原則,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差異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教師可以增加唱功扎實的學生發音和唱功的練習難度,教師應該重視基礎薄弱的學生基礎技能的訓練,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聲樂能力,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教學方案。針對訓練樹立學習自信,讓學生的音樂整體水平不斷提升。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不但是當前教育教學的重點,也是聲樂教學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豐富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方式。通過靈活機動的教學模式,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熱情,在學習當中滲透情感體驗,提高審美能力,進而實現聲樂教學的教學目標。
 ?。ㄋ模┰诼曇艏记删毩曋袕娀楦畜w驗和審美意識
  學生的聲音技巧練習是高校聲樂教學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教師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采用新時期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強化學生發音技巧的掌握。以時代要求為基礎,融入新時代的審美觀。通過有效的手段鍛煉學生的能力,無論在何種場合都能夠有效發音,將作品中的情感淋漓盡致的展示出來。比如可以通過多種唱法展示同一作品,讓學生總結規律進行對比,體會不同聲音所體現出的情感差異,進而增強審美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分別用民族與美聲兩種方式演唱,教學生演唱《映山紅》,指導學生在練習中體會兩種唱法的差異,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審美意識,促進聲樂教學的有效發展。
 ?。ㄎ澹菲鹘虒W中提高情感體驗與審美能力
  樂器演奏是高校聲樂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教學內容,教師應該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將情感體驗和審美培養滲透在樂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不同樂器的魅力。樂器是聲樂教學中的重要工具,教師通過引領學生對樂器演奏時發出的音符差距進行觀察和體會,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審美意識。在樂器演奏中,能夠根據演唱的意境和氛圍分析所采用的恰當樂器,強化學生對樂器的研究。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演唱演奏時將自己的表演融入自身的情感,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積累。比如學生演唱《東風破》時,較為符合意境的樂器可以選擇古箏和笛子,通過二者營造出清新傷感的意境,展示歌曲所蘊含的情感。如果在樂器演奏時選擇架子鼓和大號等其他樂器,則會破壞歌曲原有的意境。
 ?。┰诼晿繁硌葜信囵B學生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
  聲樂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用樂器和聲音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聲樂表演,既襯托出表演者的音色,又能夠借助樂器烘托良好的現場意境。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特色樂器的發展,以學生的音色特點為基礎,選擇合適的樂器,讓學生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首先要將審美灌輸在日常教學當中,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提出科學的藝術修養建議,加深學生對作品理解的深度。其次,指導學生通過個人的行為和綜合修養,將音樂作品的美展示給觀眾,豐富觀眾的審美體驗。
  三、結束語
  聲樂教學應該通過多種形式教學手段,將情感體驗和審美能力的培養滲透到聲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重視因材施教,堅持在聲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豐富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唐禹.探析聲樂教學中如何培養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J].北方音樂,2018,38(11):112-113.
  [2]郭亦君.論聲樂教學中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8(18):88-89.
  [3]何浩嘉.聲樂教學中學生音樂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的養成[J].北方音樂,2018,38(18):2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534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