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為了激發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探索的能動性,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文章從三個方面探討了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的策略,包括自主性音樂實踐活動;合作性音樂實踐活動;探究性音樂實踐活動。
關鍵詞 小學 音樂教學 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當前,傳統的音樂教學大都不重視開展實踐活動,小學生未能實現學科能力的培養,教師也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為此,音樂教師需要思考如何提升實踐教學的科學性,怎樣引導學生在實踐探索中感受學科知識的魅力,逐漸培養學生的審美以及創造能力。所以本文思考音樂教師開展高水準學科教育的策略,以期為音樂教學改革提供助力。
1自主性音樂實踐活動
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教師的責任是負責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為此,音樂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探索的過程中,應該給學生自主權,給學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時間,給他們提供展示自主學習成果的機會,積極釋放學生在音樂知識探索中的天性,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成長的需求。例如,在開展《柳樹姑娘》教學時,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設置多個探索問題,引導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自主思考?!霸诟枨?,柳條有著怎樣的特征?”“通過對歌曲題目進行思考,請分析歌曲采用哪種手法?描繪怎樣的情境?”“歌曲中的環境美不美?你有著怎樣的情感體驗?”“歌曲旋律又有著怎樣的特征?曲調節奏有著一定的規律,你們發現了嗎?”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小學生會依照組別對其進行探索,增加對歌曲知識的理解,以此鍛煉學生的探索及分析能力,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2合作性音樂實踐活動
教師在開展綜合性實踐教學時,必須要對教學內容及方式等進行思考,以合作互助為實踐指導原則,引導學生對音樂知識進行交流與思考。音樂教師應該給小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放手讓學生大膽討論,積極交流,從而使其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除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之外,還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使用競爭機制,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在開展小組合作競爭學習時,可以讓學生自由組隊,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充分調動音樂課堂的學習氣氛,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起來,從而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團隊意識,開拓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豐富其儲備知識,有助于未來學習和成長。例如,筆者在教學《我們的田野》時,就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根據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和音樂水平,筆者把學生分成6組,每組6人左右,讓組內推選出小組長。然后分解學習任務,并且要小組內推選或指名學生進行成果展示。通過學生小組的合作學習和討論,每組都各自有了交流展示成果的方案。有的小組發揮了他們器樂方面的優勢,把各自的樂器都搬到了音樂課堂上,一人擔任指揮,全組進行器樂合奏,盡管樂曲簡單,但有模有樣;有的小組利用他們自己優美的舞姿來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表達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有的小組每人一幅畫,用圖畫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有的小組用配樂朗誦,聲情并茂,富有激情,把音樂和朗誦結合的天衣無縫。他們精彩的表演,帶動了班級學習音樂的氣氛,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展示中,學生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最為可貴的是,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發現了自身的特長和優點,學生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喜歡學習音樂。
2.1節奏訓練可有機結合律動
律動就是通過身體的韻律動作去感受、體會音樂,進而增強學生的韻律感和節奏感。針對小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引導其進行簡單的身體律動,從而加強節奏訓練,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其音樂素質。比如在《愉快的夢》的律動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手拉手、背靠背,跟著音樂節奏慢慢搖曳,并鼓勵其自我創作一些波浪手、小碎步等簡單的動作,從而在促使其體會音樂意境的同時,實現韻律訓練,增強學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啟發其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2.2帶領學生自制樂器進行節奏訓練
不同的打擊樂器有不同的音色,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材料自制打擊樂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主動性,還能有效培養其想象力、表現力及節奏感。比如不同的玻璃瓶可以成為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把碎石子裝進易拉罐可成為沙球,用啤酒瓶蓋可制成串鈴……以《快樂的小木匠》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全體學生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邊拍節拍邊唱,另一部分用自制樂器進行伴奏,第三部分則自編動作即興表演。這樣,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音樂教學之中,在訓練其節奏感的同時,培養其音樂感受與表現的能力,從而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創作積極性,提升其協作能力與綜合素質。
3探究性音樂實踐活動
課程改革指出,學科教師必須要改變之前的教學觀念,合理改進教學方式,對學生開展學科能力的培養。在這樣的教學發展需求下,音樂教師就應該實施綜合性的音樂探索活動,重視對學生進行審美情趣及藝術創造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的音樂素養實現全面的提升。在學習《森吉德瑪》這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伴著《森吉德瑪》的歌曲,進行以“我愛的草原”為主題的繪畫作業,要求全體學生將對草原的情,對蒙古族人民的愛,對歌曲展現的美,進行二次創作與抒發,讓飽滿的感情凝聚于筆端,展現到畫紙之上??傊?,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做到音樂理論知識和音樂實踐相結合,以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為目標,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千方百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為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岳宏.音樂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運用[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2(03):168.
[2] 王芳.欣賞音樂,體驗音樂的美妙:從情境中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J].新課程(下),2012(04):97-9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