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KV.283結構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縱觀西方音樂歷史長河,莫扎特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的鋼琴作品渾然天成,清新脫俗,是發自內心的歌唱,也是對理想的寫照。莫扎特的鋼琴作品涉及奏鳴曲、變奏曲、獨奏曲、協奏曲等類型,其中奏鳴曲式是最適合于表現戲劇性內容和交響性構思的結構形式。本文借對莫扎特鋼琴奏鳴曲KV.283的結構分析,剖析其寫作手法,以更加深入理解莫扎特的音樂語言。
  【關鍵詞】莫扎特;奏鳴曲;結構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一、莫扎特生平及鋼琴奏鳴曲KV.283的寫作背景
  時至今日,在位于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從印有莫扎特畫像的琳瑯滿目的商品到獨樹一幟的文化歷史紀念地,處處可嗅莫扎特的“氣息”,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這個地區乃至國家的“象征”,就出生于此。莫扎特的音樂才能似乎與生俱來,他三歲學鋼琴,五歲開始作曲,六歲即在奧地利、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進行旅行演奏。得益于這些游歷,莫扎特有幸見識到歐洲各地優秀的音樂創作,他汲取了巴赫的形式美和旋律美以及海頓的交響邏輯,所寫的鋼琴奏鳴曲較前人的同體裁音樂都更為純熟。寫于1774-1775年的六首《家鄉奏鳴曲》(KV.279-284),是莫扎特四處旅行后返回家鄉薩爾茨堡期間創作的。其中 KV.283又被命名為《G大調鋼琴奏鳴曲》,是六首奏鳴曲中的第五首,全曲輕快明朗,充滿了大調色彩,滲透著樂觀與真摯的感情。莫扎特雖經歷著生活的種種艱辛,但他的音樂卻始終是純粹又美好的。莫扎特曾說過“我把歡樂注進音樂,為的是讓全世界感到歡樂。”并且他也在寫給父親的信里表達過,“激情無論強烈與否,表現方式切不可招人反感。音樂即使表現最恐怖的情景也不要讓耳朵受罪,激情表現也永不應失之為音樂?!?
  二、鋼琴奏鳴曲KV.283結構分析
  全曲分為三個樂章,均為奏鳴曲式。分別是柔美的快板樂章、抒情的行板樂章和熱情的急板樂章。
  第一樂章中,1-53小節為呈示部;54-71小節為展開部;71-120小節為再現部(圖例1)。呈示部的主部主題開始于G大調,性格明快、生機勃勃,采用主調上的完全終止結束。主部的樂段結構由兩個不對稱的樂句組成,第二樂句有擴充,各樂句采用侵入終止環環相扣,形成不斷發展的趨勢,增強了奏鳴曲式的戲劇性。連接部以新的主題材料為基礎,分為主部補充、轉調過渡、引進副部調性屬和弦的持續句三部分,結束在主調的半終止上,在同一和弦上引出副部。副部開始于D大調,較主部相對柔和抒情。在此,用申克分析法可看到主部主題(圖例2為主部片段,圖例3為申克圖表分析)與副部主題(圖例4)的骨架音在豐富多彩的旋律運動中透視出的深層結構線條,主宰了音樂的運動方向。作為呈示部結尾的結束部,完成了呈示部的發展,在小節的強拍上強調了主音和持續音的運用。
  展開部是呈示部副部主題的變奏,這種變奏發展的手法比較適用于抒情的副部主題。展開部的變奏在保持初始陳述的總輪廓、旋律運動的總布局及結構比例的條件下,通過在增減時值、改變織體、插入新材料的手法下,使樂思被賦予新的性格。經過了展開部的變奏作用,副部逐漸變得具有動力,向主部的性格靠攏。
  再現部屬于不完全的再現部,較呈示部略有縮減。再現部主題的第一樂句與呈示部相同,第二樂句通過對第一樂句動機的重復以及對呈示部主題第二樂句的音高、織體、節奏進行變形得以替代,在G大調上開始、發展并結束。
  第二樂章中,呈示部為第1-14小節,展開部為14-23小節,再現部為24-39小節(圖例5)。呈示部的主部在C大調展開,由兩句平行的樂句構成。副部在主調的屬調上出現,相比主部內容有所擴充,氣息更加寬廣。
  展開部分為三個樂段,分別為從屬系調D和聲大調進入的Ⅰ、圍繞呈示部主部主題的展開段Ⅱ、向主調屬和弦靠攏為再現部做準備的Ⅲ。
  再現部的主部是呈示部主部的原樣再現,連接部進入到主調的下屬調F大調,這樣一來推遲了調性的再現,使得再現部的主部和副部仍保持著呈示部原有的五度的調性關系。
  第三樂章中,呈示部為第1-102小節,展開部為103-170小節,再現部為172-277小節(圖例6)。呈示部主部主題在G大調上展開,經過8小節平行的兩樂句后進入連接部。連接部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9-18小節對主部主題的補充,體現在兩個外形層的骨架音對比上,該動機以流暢的音型出現在主部主題,以骨架音方式出現在連接部(圖例7);二是18-33小節轉調的過渡,先是經歷了阻礙終止后解決到主和弦,而后在G持續音上加入導和弦并解決到B大調的Ⅰ級;三是33-40小節通過B大調的導和弦轉入副部調性。
  展開部分為三個樂段,從d小調開始進入,伴隨每次的下行音型動機先后轉入a小調和c小調,在最后一個樂段轉入再現部調性G大調。
  再現部是呈示部的原樣再現,并加入了最后兩小節的尾聲。
  三、結語
  曠世奇才莫扎特,所做的音樂作品浩如煙海,奏鳴曲這一體裁也正是借以莫扎特的推動,在崇尚理性的古典主義時期得到了空前的完善。結構不僅是音樂的基本框架,更是內在動力。莫扎特的奏鳴曲結構清晰完整,配以巧妙旋律,令人感心動耳,綺麗難忘。此首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KV.283,雖不像其很多作品有著更加高超華麗的技巧或是龐大深刻的樂思,但唯是筆者所最愛。規整的奏鳴曲曲式結構向人們展示出奏鳴曲這一音樂體裁的巧妙和經典所在;明確的調性色彩,清晰優雅的旋律,縱使數百年的光陰流轉,仍有直抵人純凈內心的巨大力量。
  參考文獻
  [1]保羅·亨利·朗著,楊燕迪譯.西方文明中的音樂[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錢仁康,錢亦平.音樂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5.
  [3]賈達群.作曲與分析[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6.
  [4]于蘇賢.申克音樂分析理論概要[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
  [5]周薇.西方鋼琴藝術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541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