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紀娜

  【摘 要】小學信息技術既是一門技術性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小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同時更加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它的教學目標、課程特點和施教對象,使任務驅動教學法成為一種被實踐證明效果理想的教學方法,通過具體的學習任務使學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小學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234-02
  小學信息技術課既是一門技術性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小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同時更加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它的教學目標、課程特點和施教對象使任務驅動教學法成為一種被實踐證明效果理想的教學方法,值得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進一步研究探索和推廣應用。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1.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處于主體地位。為了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得到體現,在教學中應該合理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勇于探索信息技術課程的未知知識。比如在教學《魚兒多多真美麗》這一課中,我先展示一幅漂亮的圖片,把問題拋給學生,你認為這幅圖片怎么樣啊?通過這個問題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來動腦、動嘴,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整堂課有了一個好的開端。
  2.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可以促使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有效交流。學生帶著任務去學,帶著問題去問,老師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程度的不同,給予合理的講解。在《魚兒多多真美麗》這一課中,第一個任務是讓學生利用畫圖軟件中的工具來玩“釣魚”游戲,學生帶著問題去尋找解決辦法的過程中,他們會產生很多的疑惑,在自己解決不了問題的情況下,就會不停地向老師尋求答案,這時候老師再給于學生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還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培養了學生勇于質疑的問題意識。
  3.適當檢驗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任務驅動教學法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可以使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信息技能操作。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操作步驟和操作結果,來檢驗學生對所講解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來查漏補缺,提高課堂效率。在《魚兒多多真美麗》這一課中,學生根據任務要求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來完成各種挑戰,通過學生的操作過程和結果來檢驗學生對鼠標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以后的教學提供有力的依據。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步驟
  1.創造教學情境,呈現學習任務。
  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的講解知識的話,學生根本沒有學習興趣和學習的而主動積極性,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這就要求我們想辦法設計有趣的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設計多個有趣的任務,讓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以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比如在《魚兒多多真美麗》一課中,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導課部分我先展示一幅漂亮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看這幅畫漂亮嗎?想不想也畫一幅這樣的畫呢?學生很感興趣,由此引出課題《魚兒多多真美麗》,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2.引導確定問題,明確任務完成思路。
  由于任務設計中包含新知識,需要學生利用舊知識和各種工具方法來完成,在《魚兒多多真美麗》這一課中,我拋出問題:怎樣能釣到魚?用什么工具來釣魚呢?如果學生僅憑自己己有的知識水平是很難完成任務的。所以我提供了任務相關的導學卡和微視頻等,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提示,逐步完成具體的操作任務,為學生完成任務指引方向,積極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了學生敢于嘗試的創新精神。
  3.通過自主和合作學習完成任務。
  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完成任務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來完成任務。在《魚兒多多真美麗》這一課中,我設計了一個小練習:小蝸牛請朋友來家里做客,他為朋友們準備了很多食物,可他不知道該怎樣分,請你們幫幫小蝸牛八十五分給他的朋友們好嗎?這是一個綜合練習,需要運用鼠標的單機、雙擊和拖拽的方法來完成挑戰?;A掌握比較好的同學完全可以自己完成練習任務,但是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有點難度,這時就可以安排小老師來幫助困難的學生完成任務,通過小老師的幫助,不僅讓全班同學都完成了任務,小老師們還鞏固了自己學到的知識。
  4.對任務完成效果進行評價。
  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要進行全班的交流、討論,這個過程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在《魚兒多多真美麗》這一課中,當學習任務完成之后,舉行一個成果展示會,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先讓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然后全班交流討論,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同學之間取長補短,最后老師再進行總結點評,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還提高了本節課的學習效率。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1.具有可操作性和適應性。
  教師在設計任務的時候,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里需求,設計有效的、合理的進行設計,保證迎合小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在《魚兒多多真美麗》這一課中,我設計第一個任務的時候以“釣魚”游戲為導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玩釣魚游戲來熟練掌握“畫圖”軟件中的“選定工具”,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重視開放性和靈活性。
  教師設計任務時,力求內容先進、形式新穎,以簡單的知識、技能為基礎,由易到難的編排,在《魚兒多多真美麗》這一課中,我始終以“釣魚”為準繩,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在一個個探究活動中,靈活的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處理并解決信息技術的問題,養成應用信息技術的良好習慣。
  四、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課程標準指出: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實施可以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有效開展各學科學習和探究活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主動進行終身學習的能力。任務驅動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具體的學習任務使學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肖柳平.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8(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0115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