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跨國公司的財務構造和財務風險管理的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的發展,近幾年我國貿易取得快速發展,在享有更大廣闊市場與空間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財務風險。在紛繁復雜的國際貿易市場變化中,跨國公司的投資結構和投資方式在不斷改變,國際化經營水平獲得顯著提高,其財務風險日益凸顯,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提高公司財務水平的任務迫在眉睫。本文根據跨國公司的一般性財務構造分析新形勢下其面臨的一些財務風險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如何加強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提出具體策略。
  [關鍵詞]跨國公司;財務構造;財務風險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貨幣市場的變化發展極大擴展了國際金融市場,在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全球一體化加快的步伐中,世界經濟環境對各國企業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這也意味著,我國企業在“引進來”與“走出去”戰略下成長起來的各跨國公司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財務風險,既有來自外在市場環境的政策風險,又有因自身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形成的管理風險,加強風險防范和管理是提高我國跨國企業競爭力、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面對一系列財務風險和管理難題,我國跨國企業在學習西方發達國家財務風險管理經驗的同時,一定要結合自身財務構造具體分析,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來防范風險。
  1 跨國公司財務構造
  為實現跨國經營目標,一種內部權力、責任、控制和協調關系的財務構造形式十分重要,在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下,現代跨國公司的組織結構正逐步向橫向管理體制的網絡型結構轉變,具有信息充分的特點,有一定的集中性,但在順應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過程中,其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與其他功能共同形成一個由總公司統一管理和控制的核心,且對財務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現代公司的網絡化組織結構中的各個聯絡點具有充分的自由權,不同國家的跨國公司的財務構造存在很大差異,子公司在配合總部戰略發展的同時,一定要符合當地法律法規,其財務構造必須考慮公司所在地的實際情況,依照該國家的資本化基準,不能為了公司利益違背該地區資本化基準,同時也必須符合總公司的財務構造,避免因財務構造不協調影響子公司甚至全公司的工作運轉。此外,位于國外的子公司由于受到當地法律制約,公司要學會采用資本費用最小化的方式實行資金調配,防止因向政府申請補助或向當地高費用的資本市場借款而增加財務風險,用最佳方案應對分散國家內經濟、政治狀況變化的風險。
  2 新形勢下跨國公司面臨的財務風險和主要問題
  2.1 政策風險
  外部環境風險是跨國公司財務管理面臨的主要風險,與其他國內公司相比,跨國公司需要“走出去”,去尋求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與之相隨的巨大環境變化帶來的政策風險若沒有得到及時預測和評估,極可能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當前多變的國際形勢隨時可能因政治、經濟、社會等各種因素給公司帶來不利影響,包括當地政府出于地方保護主義強制參與而財務的一系列限制措施對國外子公司的生產經營行為造成的影響,或受“中國威脅論”的影響對中國外貿公司較為敏感等,都對跨國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2.2 交易風險
  國際金融貨幣市場的不穩定性對跨國公司在不同國家之間的業務往來形成了極大的交易風險,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中,國際業務的開展自然會涉及匯率風險、信用風險和壞賬風險等交易風險。不同貨幣之間的跨國交易極易受匯率變動的影響產生兌換損失,在公司的預期成本與實際成本及實際收益之間產生差距,給公司帶來財務風險。其次,外貿公司面對的市場是十分紛繁復雜的,對客戶的篩選甄別是其業務處理的難點,位于跨國地區,外貿公司難以及時有效判斷客戶信用情況,若公司出口風險意識不足,極有可能因對客戶信用的忽略導致后期出現回收賬款困難的狀況,給公司造成直接的財務損失。在各國不同政策、法律因素的干擾下,交易收賬存在著追究難、成本大的問題,這種多樣化的交易方式和支付方式給跨國公司賬款回收造成一定壞賬風險。
  2.3 經營風險
  復雜的外部環境給跨國公司的經營帶來的政策風險、交易風險都遠大于國內企業,這也就意味著跨國公司必須根據自身獨特的財務構造建立更加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而目前很多跨國公司過分看重經濟利益,一味追求公司規模的擴大化和外貿業務的拓展,忽略了內部制度的建設完善,極有可能在公司經營過程中出現新的財務風險。面對海外經營中各種商業事務和難以預測的非商業性風險,跨國公司應當樹立更強的風險意識,爭取用完善的避險措施將跨國公司的經營風險降到最低。如在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中,人們的思維方式、消費習慣等各方面都存在差異,跨國公司的經營勢必要用更全面的經營理念和更親民的經營模式來消除文化差異,提高自身軟實力和受歡迎度,避免因經營者的局限認識給公司帶來財務風險。
  2.4 融資管理問題
  激烈的國際競爭和各種財務風險給跨國公司的海外經營帶來很大問題,其中融資投資作為大型企業資金管理的主要環節,是其財務活動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全球范圍的市場是跨國公司經營競爭的優勢,也極容易從更多方面給公司財務活動造成影響,跨國公司財務管理要了解國際間交易財務活動的特殊性,用特殊手段應對特殊風險。在融資方面,全球一體化的貨幣和資本市場給跨國公司提供了更為多樣化的籌資方式,用國際資金和子公司所在國的各種資金獲得比國內企業綜合資本成本更低的資金,根據不同資金來源和籌資方式科學計算最優資本組合,常見的可利用籌資方式如在不同國家的證券市場發行股票、債券;國際租賃等,但浮動匯率體系給跨國公司的籌資經營帶來極大的不穩定性,因此在選擇國外籌資方式時一定要注意提升自身規避風險的能力。
  2.5 國際投資和運營資金管理問題
  在投資和運營資金管理上,跨國公司擁有更多機會與選擇,但遇到的風險也比國內企業遇到的多。國際投資活動中,外匯匯率的變動和所在國的經濟狀況市場變化及各種災難性的難以預測的風險,都會給跨國公司的財務活動帶來影響,這種分散在不同國家面對不同變化的多樣化風險,要求跨國公司更加注重自身的風險評估控制能力。而在運營資金管理方面,分散在全球各地的跨國公司的子公司要學會利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差異和資源優勢,并利用這種優勢實現跨國公司經營的總體目標,但是國際間存在不少影響資金轉移的不利因素,如資金流動的數量限制、所在國的資本限制,如果利用高額的資金轉移成本來實現運營資金的最佳配置,就不能稱其為最佳配置,跨國公司要學會回避各種資金轉移障礙和規避財務風險來實現全球化經營的優勢。   3 加強跨國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的策略
  3.1 加強信息化制度管理
  現代化跨國公司要想維持自身的長期發展,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用科學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武裝自己,建立完善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收集公司日常業務的經營數據形成可利用的財務信息,有利于管理會計人員和決策者更好地發現和規避財務風險。信息化制度管理必須以統一的數據庫做支撐和保障,跨國公司要建立統一數據庫完善信息管理,同時加強信息防范,防止因財務信息泄露給公司造成損失,將合規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應用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子公司中,提高在高風險國家的財務管理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
  3.2 選擇合適的業務對象
  企業在選擇當地承包商時,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識別評估能力,加強對海外第三方合規風險的調查和管理,將跨國公司合規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應用到當地供應商、合資伙伴等第三方中去。選擇正確的投資主體提升自身抵御國外反傾銷風險的能力,從規模上看,我國企業多以中小型跨國公司為主,國外企業更多的是大型跨國公司;從所有制結構看,我國以國有企業為主,國外多為私人企業,針對不同的企業主體,我國跨國公司在投資選擇時要慎重,根據自身特點和國際形勢調整對主投資處體結構,增強抵御財務風險的內在能力。
  3.3 經營避險策略
  經營與財務避險的搭配使用能對企業的財務風險起到有效作用,提升公司價值,降低財務風險程度,面對不同國家多種因素導致的匯率波動,公司要學會利用一系列金融工具和技術利用幣值變動取收益,減少外匯風險帶來的損失,在經營過程中注重對外匯風險性質的研究。加強國際財務管理,掌握規避和減少財務風險的方法,學會利用投資和運營資金流動減少國際企業的雙重納稅,用減少公司稅收負擔的方式幫助公司獲取更多收益,規避更多潛在的風險。
  3.4 升級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
  要順應全球化新的規章制度要求,我國跨國公司的企業建設應當在經營理念和文化建設方面下更大功夫,通過理解和協調文化差異提高公司軟實力。在我國傳統的公司建設中,往往對政府力量十分重視,但在擁有全球市場的海外經營中,各種非政府組織、宗教組織和社區組織等都可能成為威脅企業安全的危險因素,跨國企業應當減少自身認識盲區,用更全面的經營理念減少公司財務風險。此外,面對不同的生存環境,海外經營應當用更親民、更透明的經營模式拉近與客戶之間的距離,強化社區管理,用針對民間的戰略性投資作為進入當地溝通平臺的入口,在國外更透明地披露運營信息來創造平等的競爭條件,幫助公司獲得加強財務管理的寶貴信息,提升企業信譽,減少財務風險,確??沙掷m發展。
  [參考文獻]
  [1] 丁桂琴.論跨國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J].財會學習,2018(09).
  [2] 沈鳳.跨國公司財務構造和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6).
  [3] 周禮晨.關于跨國公司的財務構造和財務風險管理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6(17).
  [4] 張軼.跨國公司財務風險控制與管理[J].中國科技信息,2012(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0503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