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理念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催生了全新的英語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如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綜合應用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英語教學工作的重點。生活化理念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利用貼近生活的方式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或借助生活案例與生活中的事物開展英語教學工作,通過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英語課堂教學的銜接,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提升。文章通過探究生活化理念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以期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化理念;英語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5-0044-02
引 言
英語是一門國際性的語言,英語的學習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中占據重要地位。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看、讀、寫能力,并能夠通過對英語知識的綜合應用解決實際的英語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將生活化的教育理念與英語教學進行對接,實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有效的教學設計,拉近英語學習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拓寬英語學習的渠道,找到英語學習與生活的相通之處,提升學習質量。
一、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多是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體驗和感受,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也很難得到保障。要實現生活化理念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首先,教師應當正確地認識英語教學工作以及生活化理念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其次,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具備生活氣息的教學場景,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氛圍,發展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探究和應用英語的能力,讓學生在充滿生活氣息的環境和氛圍中開展學習,感受英語的存在,發現英語知識的應用價值,從而對英語學習產生正確的認識,加強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效果。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3 My day 一課的教學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習課本中的單詞和短語,并能夠使用英語表述一天的日?;顒?。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從學生一天的實際生活入手,準備一只鐘表教具,讓學生結合每日不同的時間,回憶自己一天的生活安排,學習“go to school”“ have lunch”“ go home” “do my homework”等短語。其次,教師可以借助趣味游戲的方式,準備一些反映不同生活場景的圖片,請學生根據圖片內容快速說出英語短語的表述方法,并做出相應的表演。例如,當教師出示一張睡覺的圖片時,學生需要根據圖片內容迅速說出圖片中表示的“go to bed”這個短語,并做出睡覺的姿勢。最后,結合這個游戲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加深學生對表述日常生活的單詞和短語的記憶,激發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目標。
二、應用生活化的教材教具
語言的學習需要大量的記憶、聯想和總結,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傳統英語教學中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而言,學習壓力較大;缺乏技巧和方法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很容易出現抵觸情緒,不僅學習效果不好,還有可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不良情緒。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化的直觀教材、教具來教學,如可以利用直觀事物可見、可觸摸、可演示的優勢,刺激學生的視覺,將具體的英語單詞、短語和情境與實際的生活物品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具象的物體在腦海中形成聯想記憶,增強學生對英語單詞和短語的記憶能力,提升學習效果。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一課的教學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習課本中的單詞、短語和句型,能夠針對具體的物品進行文中情境的對話,學習歌曲a ruler。在開展本課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材、教具,請學生利用自己文具盒當中的文具,學習“a ruler”“a pencil”“a rubber”等短語。其次,教師請學生拿出自己的文具,結合實際的情境開展兩兩對練。當一位同學拿出同伴的某個文具后開始詢問:“Is this your pencil/ruler...?”另一位同學根據具體的物品回答:“Yes, it is/No,it isn't.”最后,在英語歌曲a ruler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請學生拿出自己的尺子,一邊學唱歌曲,一邊使用自己的尺子展示其用途或編輯舞蹈,通過生活化的教材、教具將具體的物品與英語單詞和短語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三、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我們的日常生活為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果能夠有效加以利用,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刻板印象、引導學生探索和發現英語的學習樂趣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場景和學習機會。將教學情境設立為日常的生活場景,或直接將學生帶入生活的實際情境中,通過選取生活中的具體場景,將英語課程的知識點融入生活場景中,引導學生通過對于生活場景的親身感受,將英語知識加以運用。通過生活與英語的關聯,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知,提升英語學習效果。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8 Pets 一課的教學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習課本中的單詞、短語和句子,了解幾種常見的寵物的名稱、特點和習性,嘗試使用英語介紹不同的寵物。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開展教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可愛的寵物,很多學生的家里也會養寵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一些可愛的寵物如“dog”“cat”“goldfish”等視頻在課上進行呈現,借助小動物憨態可掬的形象激發學生對本課內容的學習興趣,然后請學生說一說:“自己家里有沒有養寵物?它們有哪些特點和生活習性?你為什么喜歡這種小動物?”教師還可以借助趣味游戲的方式,將一些小寵物身體的某個部位展示出來,請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圖片猜一猜這是什么小動物。這樣的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
英語作業既是幫助學生轉化課堂知識、加深記憶的重要手段,又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法。通過生活化的英語作業設計,教師可以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常識、社會事件等內容融入作業中,以生活化的語言、生活化的情境和生活化的形式進行展示,改變了學生對英語作業的刻板印象,提高了學生完成作業的意愿,改善了學生對英語作業的抵觸心理,提升了英語作業在復習、總結、拓展和轉化中的積極價值[1]。英語的作業設計可以包括實踐型、開放型、任務型、案例型等,借助生活化的課后作業,提升學生英語的學習效果。
結 語
總之,“生活即教育”,學生學習的地方不僅局限在課堂上,更是在每一個他們可接觸的生活場景之中。英語教學中生活化理念的應用,對于更好地發現英語、感受英語、運用英語,有著非常重要且積極的作用。教師應注重通過有效引導,借助生活化的教學氛圍、生活化的教材教具、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和生活化的作業設計等形式,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使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英語問題,形成英語思維,發展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林玲.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略談[J].快樂閱讀,2012(36):33.
作者簡介:朱素紅(1982.11—),女,江蘇阜寧人,本科學歷,從事英語教學研究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122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