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互聯網+”的時代里,教育的信息化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育傳播學理論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信息技術與小學寫作教學的整合這一課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 信息技術 建構主義 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一、引言
  在“互聯網+”時代,教育信息化越來越受到重視?;ヂ摼W、信息技術與語文寫作教學的整合是未來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然而,當前我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
  首先,教學模式僵化。從小學到高中,無論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如何,無論哪一類作文,采用的模式幾乎都是“教師命題——學生自主寫作——教師批閱——講評、訂正”。
  其次,寫作文體單一。寫人、記事、寫景等記敘類作文訓練幾乎是小學階段寫作訓練的全部內容,調查報告、小論文等學術研究類的文體很少涉及。
  最后,作文評價主體單一,老師包辦批改,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借鑒。以所謂的“高分作文”為標準,讓學生模仿、修改,導致經過老師講評后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相似雷同。
  筆者將從降低寫作難度,開拓寫作思路,營造自主開放的寫作空間,減輕批改負擔等方面出發,對互聯網形勢下小學語文寫作改革進行探索。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融合
  1.降低寫作難度,實現提前寫作
  漢字數量繁多,字形結構復雜,難度較大。按照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寫字部分要求,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結束才會寫860個字。寫字難實實在在成為了制約學生寫作能力發展的瓶頸。
  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寫作教學能夠有效解決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起步晚,發展慢的問題。只要會說普通話、會拼讀音節,即使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也能借助漢語拼音輸入法輕而易舉地把想得到、說得出的話語通過計算機寫下來。寫作的難度大大降低。同時,學生在熟練掌握了拼音輸入法后,每分鐘普遍能輸入10~30個漢字,速度遠遠高于用筆書寫的速度,保障了表達的流暢性,提高了寫作效率。
  2.開拓寫作思路,豐富寫作素材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生活局限于家庭、校園的兩點一線,寫作素材不夠豐富。由于缺乏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和體悟,很難從生活中提取寫作素材。因此,學生的寫作素材很大部分依賴于閱讀他人的文章,積累間接經驗。
  傳統教學環境下,受制于課堂時間緊張、材料獲取途徑單一等客觀因素,能夠對學生寫作產生指導和借鑒作用的資料很有限,而互聯網可以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巨大寶庫,多媒體技術將文字、音頻、視頻、圖像等媒體信息進行整合,以圖文并茂,繪聲繪色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
  3.營造自主開放的寫作空間,促進同伴學習
  圍繞寫作這個中心任務,老師和學生之間不再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系,而是平等的學習的參與者?;ヂ摼W交流涉及電子郵件、社交網站、QQ和微信,學生需要學會在這些不同的情境中交流。在互聯網空間里,學生不僅學會了寫作,更可以自由靈活地交往,他們可以把各自的作文上傳到互聯網平臺上,互相欣賞、借鑒,抒發彼此的感受并發揮同伴學習的優勢。
  4.減輕批改負擔,突出學生個性
  傳統教學中一次完整的作文教學過程要經過:教師命題、學生寫作、教師批閱、教師講評、學生看評五個階段。而且一篇作文從寫作指導到最后發回學生手中,一般要一到兩周??墒钱斃蠋熜列量嗫喔耐曜魑臑閷W生講評時,卻發現學生對作文的印象早已被時間沖淡,寫作時的熱情也已退卻,講評的效果又怎么會好。
  互聯網的介入,縮短了評改周期。借助電腦寫作的便利,學生一節課就能寫完三四百字的作文,然后上網以“發帖”的方式提交到互聯網平臺上,教師花兩三節課就能全部看完,然后再用一節課在電子屏幕上邊批改邊為學生講評,做到講評與批改同步,這樣不僅大大縮短了批改周期,而且還增強了批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互聯網技術條件下,互聯網的開放性和交互性使評價主體更加多元,評價過程更加動態。不僅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學生之間的評價,也有家長對學生的評價,評價的主體多了,衡量的尺子多了,欣賞的角度也就多了,很多在老師看來不好的作文在其他同學或者家長的眼里未必沒有可取之處。這對那些長期以來在作文上經歷了許多挫敗,喪失了自信的學生來說是極大的鼓勵,也更有利于一些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好作文”的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涌現出來。
  5.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改進課程體驗
  互聯網情境下,小學語文的教學形式可以更為靈活變通。與傳統的板書式教學不同,當前的小學語文有了更為方便且具有吸引力的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網盤、社群等新媒體途徑,引導學生討論探究,進行作業批改與反饋、實現課程資源共享,甚至為學生提供個性化輔導和實驗演示,進而打傳統課程的時空限制,帶給學生更為便捷和新鮮的課程體驗。
  例如,在開展作文教學前,筆者曾將相關的范文以及圖片和視頻等背景資料上傳至網盤和班級群中,方便學生提前課外閱覽,進而激發了他們的寫作熱情,帶給學生思維啟發。此外,筆者還曾借助百度網盤,每周定期設定“家庭讀書時間”,鼓勵家長與學生共同閱讀交流,并在班群中進行及時的在線反饋,這樣與課堂中的線下討論相結合,鼓勵學生陳述觀點、辯論探討,進而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實現了師、生以及家長間的多方聯動,開啟了新型的教學管理模式。
  6.提升自身素養,教法與時俱進
  互聯網環境下,教師自我素養的提升和教學觀念的轉變也是教學發展的重要元素。教師應該緊跟時代步伐,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提升自我素養;同時還應轉變教學觀念,與學生進行新型的教學互動。教師們應該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知識體系的構建者,是組織和引導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在互聯網時代下,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自主獲取知識和構建知識,掌握學習知識的工具和方法,學習信息處理能力;同時,重視課堂重點的把控以及學生思維的啟迪,與學生進行平等而深入地探討交流。比如,在講述《和時間賽跑》時,教師可以從網絡下載如“歲月啊,你在我的額頭上犁下深深的溝痕,可惜,可嘆!來,干了這一杯”等經典詩詞朗誦,啟迪學生珍惜時光,勤勉學習。
  互聯網情境是多元而開放性的社會產物,它與時代環境相契合,改變著我們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模式。小學語文作為學生構建整體思維體系和人文素養的關鍵一環,其中創新而有效的教學模式改革尤為重要。相關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的特點和優勢,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調整教學的形式,以更好地適應網絡時代下學生的健康發展。這便要求教師立足于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從學生興趣和需求等角度出發,將互聯網中的海量信息和豐富多彩的手段納入教學實際,實現課堂空間的拓展和教學形式的豐富,進而貼合時代,實現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
  三、結論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優勢明顯。但是,也有不少問題。例如,由于互聯網的豐富多彩等特點造成學生很容易偏離學習目標,迷失在光怪陸離的信息海洋中,導致教學目標的落空。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資源上能合理地篩選,優化基于互聯網的學習環境;在課堂調控上能及時發現游離現象,設計一系列約束激勵機制,增強課堂的凝聚力。
  參考文獻:
  [1]南國農,李運林.教育傳播學(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
  [2]董蓓菲.語文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13.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3.
  [4]阿蘭·柯林斯,理查德·哈爾弗森著.技術時代重新思考教育:數字革命與美國學校教育[M].陳家剛,程佳銘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1589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