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內部控制對事業單位的發展至關重要,它是保證事業單位正常運轉與提升管理效率的前提與基礎。內部控制只有與事業單位的組織形式、業務流程、管理模式以及經營環境相融合,才能充分發揮其基本功能。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體系概述
  1.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
 ?。?)合法性目標。內部控制的合法性目標,其核心是通過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實施,保證遵守和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由于事業單位經營范圍廣泛,內外部監管往往存在一定的監督漏洞,事業單位的內部人員容易產生僥幸心理,采取不正當手段謀取私利。因此,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應該遵循合法性目標,主要通過內部控制活動的實施來保證事業單位內部人員各種行為的規范性,督促全體員工遵循國家的有關財經法律法規,保證事業單位的每一項活動合法合規。
 ?。?)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確保財產的安全完整與會計信息的精準性一直都是主要任務,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事業單位資金的安全性是單位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視的,為此需要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客觀評價事業單位的運營結果,準確評估事業單位運營情況,合理制定各項投資決策和運營策略。
 ?。?)獲取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是事業單位開展各項工作、制定各項決策的基礎依據。管理者根據會計信息,能夠第一時間掌握事業單位的財務情況;通過對會計信息的解析,可以進一步了解資金的安全性與收益情況等,對事業單位運營活動開展內控,維護事業單位的利益。
  2.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遵循的基本原則
  《事業單位內部基本規范》提出,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需按照重要性與適應性準則構建。首先,事業單位需要維護自身安全穩定發展,規避風險。其次,內控工作要結合單位實際情況,適應單位發展需要。另外,事業單位還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增強風險管理意思,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有效控制成本。
  3.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構成要素
  事業單位應該根據內控的構成要素,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內部控制制度與流程,具體包括組建領導小組,作為內控抓手;擬定工作方案,規范工作流程;構建內控機制,建立單位層面的內控運行制約機制,梳理單位主要經濟業務管理制度和流程;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制度和流程的嚴肅性。在單位內部形成“人人學內控、處處講內控”的良好氛圍,保證事業單位健康運行發展。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
  (1)單位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了解不全面。由于部分事業單位管理者不完全了解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以為內部成本與內部資產的安全等為內部控制的全部內容,也有一部分事業單位以為健全內控文件與手冊等為內部控制,沒有充分了解內部控制的深刻內涵。
 ?。?)人力資源管理缺乏合理性。由于崗位職能未能準確劃分,工作人員對自身的職能權限無法清晰了解,獎懲機制未能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部分單位財務崗位也未能合理劃分;部分事業單位財務人員不足,對于會計的職能劃分不明確,不相容崗位未能完全分離。
 ?。?)內部牽制不足。小規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數量較少,導致事業單位內部進行人員安排過程中,出現不合理的狀況。同時在財務審批的過程中,出現混亂的狀況。比如在部分事業單位內,會計工作人員既做出納還要做總賬,這種職能模糊的狀況普遍存在,導致無法發揮內部控制的牽制作用。
  2.內部控制制度不完整
  部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章制度依然缺少合理性與有效性。一是部分事業單位重視對財務、資產等的管控,卻忽略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二是內部控制系統體制不完整,例如采購與固定資產管理等規章制度制定不合理,還有的事業單位將業務制度作為內部管理的制度。三是部分事業單位依然按照以往的運營管理的方式,忽視了事前預防控制。
  3.缺乏風險評估體制
  小規模事業單位管理層次相對較少,部分事業單位管理者并未接受詳細的管理培養,習慣于借助自身經驗進行風險判斷,因此很難全方位解析風險,也未能精準采用相對應策略,從而導致事業單位未能及時采取合理的策略預防風險。
  4.會計信息失真,資產管理不善
 ?。?)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存在。部分事業單位財務部門忽視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性,出現一些管理漏洞,如會計憑證缺少原始憑證支撐、虛報利潤等。
  (2)對資產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視不足。部分事業單位忽視了資產管理的規范性,如過度采購固定資產、濫用賒銷策略等。同時,事業單位的催款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形成三角債務關系,從而導致大量資金脫離生產流通環節,提升了事業單位資金短缺的風險;部分事業單位針對原材料、半成品等方面管理不足,從而導致未能第一時間處理報廢的物資。
  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建議
  1.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從事業單位長期發展的角度來講,應該重視全體員工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事業單位可以采用外部招聘與內部培訓相融合的方式,提升全體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業務技能。事業單位應該有針對性地提高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讓全體工作人員熟悉內控理念、流程、規范等。
  同時,事業單位需要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構建與事業單位發展相適應的激勵機制。事業單位應不斷提升在聘請、培訓等方面的規范性和有效性,不斷提升人力資源的綜合管理成效。
  2.強化風險意識
  小型事業單位對風險的識別、評估和管理不可能像大型企事業單位那樣全面、細致和系統化,但是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涉及預算業務、收支業務、采購業務、資產管理、建設項目、合同管理、內外監督等部分經濟活動,需要內部各處室的協調配合。單位管理者重視和直接推動內控實施至關重要,但是部分事業單位管理者風險意識較為淡薄。因此,事業單位需要強化管理層的風險意識,建立風險管理機制,降低單位運營各環節的風險,保障單位健康穩定運營。   3.加強關鍵點控制
  對于大部分事業單位而言,業務活動比較集中和單一,因此內部控制活動可以更加精細化,應該認真分析每一個關鍵控制點,制定預警方案,落實責任。在貨幣資金活動的內部控制方面,應實行錢賬分管;完善現金盤點制度;制定出差、借款、報銷操作規范;建立健全預算審核控制等。完善預算編制工作,提升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完善政府采購與支付業務的流程控制,例如,提升資產購置的計劃性和合理性;加強資產驗收入庫管理等;事業單位應建立賒銷業務的審批制度,同時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
  4.加強信息化建設與信息共享
  事業單位需要遵循內部控制的要求和特點,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系統,加強信息共享。比如,在事業單位內部建立信息平臺,暢通信息交流渠道,不斷加強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業務配合。同時,可以將內控措施和要求,嵌入信息平臺,嚴格規范工作流程,賦予不同部門、不同崗位以不同權限。通過規范化的平臺建設,將內控各項措施落實到位,避免各種人為因素的干擾,不斷提升內控的規范性和權威性。
  5.設立內部審計部門
  建議事業單位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分配專業的審計成員,獨立開展內審工作。通過強化內審工作,提升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在內審過程中發現問題,應該及時與管理者溝通,采取有效措施,規避風險。
  四、結語
  目前,部分事業單位還沒有建立完整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雖然部分單位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和手冊,但是沒有在經濟業務活動中有效實施,無法發揮內控的應有作用,需要優化與改善。另外,部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章制度雖然非常完善,但是并沒結合事業單位實際情況與實際需求,從而導致內部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不足,無法落地實施。因此,事業單位應該根據自身特點與需求,不斷優化內部控制制度,促進單位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蔡虹.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交通財會,2019(12).
  2.李菲.新形勢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財會學習,2019(35).
  3.韋妙虹.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現狀及應對策略研究.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24).
  4.楊玉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12).
  5.黃柳紅.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12).
  6.王俊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設方法的討論.現代經濟信息,2019(18).
  7.田園.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財會學習,2019(11).
  8.林玉蘭.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當代會計,2019(06).
  9.歐繆娟.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現狀及改進建議.財經界,2019(04).
  10.戈春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中國集體經濟,2018(36).
 ?。ㄘ熑尉庉嫞和跷凝垼?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3540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