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理論的新收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紹輝
文學桂軍已經在中國文壇崛起,廣西的文學理論成果也毫不遜色。最近,由廣西師大王朝元教授主編的《文藝學概論》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這是廣西文藝理論的一個新收獲。
王朝元主編的《文藝學概論》作為大學文科教材系列之一,全書15章的主要內容包括文學本質論、文學創作論、文學作品評論、文學接受論和文學發展論五大部分。除了一般教材所具有的體系完備、深入淺出、易于學生自學等常見優點,該書還具有知識的新穎性、理論創新性和論述的深刻性等特點。
“新穎性”特點,首先表現在理論的創新性。比如“什么是文學”?這可是人言言殊的話題,從過去的“文學就是人學”,“文學就是生活”,到“文學是審美的意識形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些曾經流行的文學概念,都自有道理,但都各有缺陷?!段乃噷W概論》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富有創新地提出了自己的文學觀:“文學是以語言為媒介,將一定的社會生活進行變型、加工、改造和升華創造成為某種藝術形象或情境,表達主體思想感情的一種審美意識形態話語形式活動?!?
這個文學的界定,其創新之處在于闡明了文學四個方面的本質內涵。第一個層次,是將文學劃歸上層建筑中的意識形態形式,從而把文學從社會結構中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中的非意識形態部分區別開來;第二個層次,指出了文學的審美性特征,將文學與社會意識形態中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非審美意識形態形式區分開來;第三個層次,指出文學是語言藝術的特征,將文學與其他審美形式和藝術門類區別開來;第四個層次,指出文學是一種“話語活動”,是一種“對話過程”,而不是靜態的抽象的形式或社會現象。這種文學觀,不僅新穎,而且比較深刻。
該書的新穎性,還表現在研究最新的文藝現象。比如,以前的文學理論教材多沒有“影視文學”、“網絡文學”內容,因為是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在最近幾十年才普及電視和互聯網。電視在中國的普及是最近30年的事情,互聯網的普及更是最近10多年的事情。鑒于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互聯網上網人數最多的國家”,優秀的電視劇也經常牽引著億萬國人的眼球,新興的“影視文學”和“網絡文學”迫切需要給予及時的理論關注,于是《文藝學概論》就及時介紹這些新生的文學現象,讓我們獲益。比如:介紹“蒙太奇”的神奇功能;網絡文學作家親自解說“網絡文學”:就是網人在網絡上發表的供網人閱讀的文學;還有“超文本文學”、“超媒體文學文本”等等,讓我們大開眼界。
作為理論著作的《文藝學概論》,除了創新性和新穎性,還有深刻的理論總結。該書的最后一章《文學理論的發展》,不僅簡要介紹了“中國古代文論發展史”,還簡介了“西方文論發展歷程”;并在古今中外文論的基礎上,總結出古今中外文藝理論的共性,即“四大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讀者。因此,該書揭示了當代文學理論的發展趨勢,就是對這四大要素的綜合研究,以求融會貫通。該書充滿信心地斷言:“在新世紀的探索與展望中,根據20世紀中西文藝理論相互交融的實際,我們提出將各種文藝理論綜合為立體流動的有機統一整體的理論命題,就形成了我們‘立體流動’的文藝觀?!边@“立體流動”的文學觀,既是該書創新的文學理論觀,又是該書的文學研究方法論,真可謂新鮮而深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45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