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合成和動物隱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隱喻是我們日常生活存在方式一種方式,動物隱喻內涵豐富。概念合成理論對認知語言中意義構建具闡釋力。本文運用概念整合理論來理解中西“貓”和“狗”在句子中意義合成及構建,并指出來自不同文化的人用動物交際,概念合成理論并不能充分解釋交際過程中認知構建。
【關鍵詞】隱喻 動物 概念合成
一、前言
概念合成理論是對心理空間理論的發展,已經成為認知語言學不可分離的一部分。隱喻是一種根本的大腦能力,人用這種能力理解自身和世界,方法是通過把一個領域的知識,在概念上映現到另一個領域上(林書武,1997:66)。概念合成理論就是關于對言語交際過程中各心理空間相互映射并產生互動作用的系統性闡述,其宗旨就是試圖揭示隱喻及一般言語意義在線構建背后的那座認知冰山(王文斌.2007:35)??梢?,概念合成理論在認知語言中具有普遍闡釋力,也適用于解釋中西動物隱喻內涵。
二、前人對動物隱喻的研究
G.Lakeof提出:“人類概念系統是通過隱喻構成并加以限定的。隱喻作為語言表達之所以可能,準確地說是因為隱喻存在于個人的概念系統當中”。人們往往參照他們熟知的,有形的,具體的概念來認知、思維、經歷對待無形的、難以定義的概念,形成了一個不同概念之間相互關聯的認知方式(楊艷芳.1995:67)。關于動物隱喻的研究并不是那么多見。
三、概念整合理論
概念整合理論是一種相互映射的空間網絡??臻g網絡主要包含:輸入空間I或源心理空間、輸入空間II或目標心理空間、類屬空間和整合空間。在隱喻認知里,輸入空間一是源域事物特征,一是指目標語事物特征,類屬空間包含二者所共有特性,而整合空間是一種新概念構造。概念整合是各個空間之間映射關系,輸入I和輸入II之間相似成分之間的映射,也包含二個輸入空間里所包含的共有的特征選擇性的映射到類屬空間里,二個輸入空間相應的成分投入到合成空間。整合空間是整個概念合成的重中之重,因為在這一核心部分有一個層創結構,這一層創結構是人的大腦在經過思考,篩選信息,整合信息這些復雜的思維過程之后而衍生出來的。故概念整合可分為三個過程:1)構建過程;2)完善過程;3)擴展討程。
四、概念整合對“貓”和“狗”這二個動物隱喻的解讀
概念合成作為人類思維活動認知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如我們會用到“女人如花”去形容女人,花和女人本是不相關概念,但是通過概念合成,我們就有了,女人是像花兒一樣漂亮。
動物與人類的關系非常緊密,人類常用動物隱喻來描述事情。文化是語言的土壤,如果脫離文化和個人認知,元語言本身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的,而這意義是如何產生和發展而來很值得令人深思,所以說“語言研究的重點應該是意義的構建過程(劉正光2002:8)。
4.1貓
漢語“貓”:哺乳動物,面部略圓,軀干長,耳殼短小,眼睛大,瞳孔隨光線強弱而縮小放大,四肢較短,掌部有肉質的墊,行動靈敏,擅跳躍,能捕鼠。詞匯有“貓哭老鼠”,指假慈悲;“貓兒膩”指隱秘或者暖昧的事兒??梢姡柏垺彼恼Z義是負面的,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動物,具有一定貶義色彩。
以下為“你當我是病貓啊”概念合成解析。
圖中輸入1人品質和輸入II病貓特性存在對應映射關系:“貓”在漢語中的語義包含“微弱”,“病”和“貓”放在一起強化語義“微弱”。類屬空間所包含是源語域和目標語域相似結構,是品質特性。源語空間中病貓品質和人品質相關特性一起投射到第四個空間,并通過組合,完善和擴展心理認知過程相互作用而產生“你認為我是弱的”這一新層創結構。
英語“貓”:貓科動物。詞匯如rgin cats and dogs指傾盆大雨;catwalk指模特兒走的舞臺步;cat指壞心眼女人。
以下為“She is a perfect cat”這句俗語概念合成解析。
“she”是輸入I里的信息,“perfect”和“cat”是輸入II里信息,輸入II里是“說長道短的”“包藏禍心的”等語義分子,輸入I和輸入II投射到類屬空間的是人類和貓所共有的相似組織結構,“she”的某些特點和“cat”存在相對應的映射,他們所投射到合成空間便是“這個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長舌婦”。
4.2狗
狗: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毛有黃白黑等顏色。是一種家畜,有時可以訓練成警犬,有的用來幫助打獵,牧羊等。也叫犬。詞匯:“狗急跳墻”指走投無路時不顧一切地行動;“狗皮膏藥”指騙人的貨色,可見狗寓意多含貶義。
以下為“好狗不擋道”概念整合解析。
人的某些本性和“狗”在中國文化寓意存在相對應的映射關系:人有的時候會做卑劣的事情,輸入I包含是某些卑劣行徑內容,輸入II包含狗下賤、卑劣特性,類屬空間是輸入I和輸入II相似含義,在新的層創結構里所指便是“如果你是品性好些卑劣的狗的話就不要擋住去路”,這一輸入里面還包含“好狗”,字面意思是品質略好的狗,中國人在進行交際時,“狗”就是卑劣,即使“好狗”也一樣。
英語中狗:常見的家養動物,人類的朋友,詞組如A luckv dog:幸運兒;a dever dog:聰明的小孩;可見,西方國家,用于表示尊敬、贊揚、有成就等語義。
以下為“The kid is a clever dog”概念整合解析。
輸入空間I含:人,是“the kid”,孩子的性格各種各樣,這一輸入里沒有特定的框架組織;輸入空間II含“clever dog”,狗在西方文化中是褒義,用來尊敬或贊美他人,意味著輸入II含“smart”及“thespeaker’s praise for the kid”跨空間映射在角色和相應值之間進行匹配后,在合成空間有一個層創結構,“這個孩子是非常聰明的”,話語者對這個孩子充滿了贊美之意。
五、結論
可見,概念合成對認知語言具有強大闡釋能力,適用于不同文化動物隱喻。不同文化蘊含同一動物寓意不一樣。以上例子都是同屬一種文化的人在理解動物的隱喻時的概念合成,在同一文化氛圍之內,整合概念很好理解以及構建,如若出現來自不同文化的參與者,且不懂的對方文化中動物隱喻,進行交際時,會出現合成錯誤的情況,但若交際雙方懂二種文化中動物隱喻,那么交際中的概念合成就不只是Fauconnier所介紹那種簡單概念合成,中間必然參與的是聽者對話語者說話內容的推測揣摩,然后從自己已有的認知挑選出相對應寓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39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