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政治教學是教師塑造學生美好心靈的一種方法。教師不僅僅擔負著教書與育人的雙重任務,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由此可見,怎么樣上好政治課是每一個政治教師必須思考與面對的問題,而在這個摸索過程中許多可行的方法、疑惑等有待于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主要表現在:政治教學實踐中所取得的收獲;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疑惑;如何改進?
【關鍵詞】政治教學 教學實踐 問題 改進 學生
眾所周知,政治的教學是教師塑造學生美好心靈的一種方法。他不僅僅擔負著教書與育人的雙重任務,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由此可見,怎么樣上好政治課是每一個政治教師必須思考與面對的問題,而在這個摸索過程中許多可行的方法、疑惑等有待于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一、政治教學實踐中所取得的收獲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學實踐活動可以豐富我們的實踐經驗,可以提高我們的思考分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政治教學中通過教學實踐,我們可以更加了解社會,了解國情,以及目前的國際形勢,其意義深遠,更加突顯實踐出真知。
1、根據政治課的特點時政性強。我們清楚了解,事物瞬息萬變事物,往往計劃趕不上變化,難以適應新的情況。再加上教材一年一年重復使用,案例不新穎,學生無法產生共情,從而導致理論與實際脫軌,進而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經過教學實踐,以及學生的特征。我們嘗試課前講新聞,要求學生說清楚新聞事件的“二w-H”(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學生能夠從中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等等,效果明顯。
2、要求學生學習政治的方式方法,準備三支筆“鉛筆、黑筆、紅筆”,即預習、上課、復習。上課要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讓學生了解主次分明,區分事情輕重緩急,使其清楚的認識自己,掌握屬于自己合理地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特別是在口頭表述以及書面語言表達的規范、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等。從而擴大了學生的參與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認識度。真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會生活,學會為處事,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等等。
3、作為政治教師,逐漸提高自身素養。首先堅持每日閱讀書報、新聞,從而積累大量的背景材料,研讀教材,熟知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充分地利用教學新手段,有效的運用教學新方法,創造性的研究思維訓練新模式。并且要注意關注學生學習的心情、態度、習慣,幫助學生學會傾聽、尊重、思考、觀察、欣賞等等。甚至還可以在課堂上營造一個充滿情感的氛圍,以達到政治教育和能力培養的最佳效果。為此教師不僅要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養,還要積極向學生展示昂揚的精神風貌、輕松愉快的笑容、適度得體的動作等等,做一名讓學生崇拜的教師,從而把學生的心固定在課堂上,不再游離在外。
我們了解到一堂好的政治課應該是具有以下這些性質:有德、有效、民主、求真。然而要面面俱到做到這些,這實在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在政治教學中,我們對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作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但是仍然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此,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與大家作一些探討。
二、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疑惑
政治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政治教學中存在著很多不足。主要體現在教師單方面地灌輸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難輕松地掌握知識。
1、一味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弱化了自身的“主導”地位。在課堂上,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一味地表揚稱贊、提出回答問題小組加分,導致部分學生只是功利性地為了加分而加分,而未經過深思熟慮,就胡亂說一通,從而偏離了學生學習的真正目的,達不到預期效果。
2、盲目追求課堂氣氛。不管三七二十一,統統采取小組討論、上臺表演、動手操作等,使很多課變成了表演課、活動課、手工課,使學生的主要精力發生了偏差,他們中有的并沒有全部投入,只是成為了一名看熱鬧的觀眾。表面上看來這些課氣氛活躍,學生“動了起來”,符合新課改的理念,但實際上學生既沒學到知識,又沒拓展思維,更沒有培養能力,最終教學質量也難以提高。
3、“放出去,收不回來”。依據初一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大部分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差,上課時小動作多,喜歡說小話,自制力不強,缺乏堅強的意志力,太過于嬉笑玩鬧,稚氣不懂事。不能夠合理安排時間。
4、小組評分不統一,太過于繁瑣,時間不足,影響學生學習。
5、導入是課堂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導是一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6、初中思想品德課沒有太多的知識性,導致教師不能有針對性的回答學生在課堂上不確定的問題,以致不能很及時、靈活地應付。
歸根到底,我們的教學應該變繁為簡、變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有效地降低教學難度,優化教學過程。使我們的學生喜歡政治,親進政治,在政治課教學中含英咀華,熏陶漸染,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政治素養。
目前政治課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搞好教學。
三、如何改進?
因人制宜,因事順勢。課程教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白兓?、改進”永遠在路上。作為政治教師應該要做到以下:教師遵從新課標理念,認真鉆研教材,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實際的方法。那么,政治教學改進的方式,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1、理論聯系實際。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應重視導入,如何導,首先選取的材料盡可能來源于我們身邊的生活案例,可以從教師自身、學生自身講起,以情動人,設置適當的懸念。教學過程形式各式各樣,應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同身受”,引起學生的“共鳴”,用心靈喚醒心靈。例如,初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初中學習,對中學的學習有很多不適應,我在講完“學習新天地”的內容后,還經常問問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學習生活存在的問題,加以引導。幫助學生解決難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2、合理安排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既能彌補教師難以面向眾多學生的教學不足,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又能夠使學生體驗怎樣與人合作,怎樣利用信息,怎樣提高自己,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基。但是不是所有的內容都一定要合作討論呢?我認為,合作討論應該是有其前提和條件的,即討論應該在學生進行了充分的獨立思考后展開。要設計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探究。不要為形式而討論。學生能學會的,自己能解決的堅決不讓討論。
3、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課堂的主持者和引領者,是學生合作討論的“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和“參與者”。尤其是在組織預習課文過程時,不能放任自流,應該講清楚要求和目的。恰當貫徹預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講授課時,要及時做好點撥及評價。對待學生存在的問題應該予以糾正,有閃光點時應及時表揚贊賞學生,教師言語應該幽默風趣、生動深刻,體現教師的個人素質和修養。
4、注重學生的自主管理。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但是如何自主,學生沒有明確的方向,那么教師要盡量多引導,根據學生的特點給出一些建議,真正教會他們如何“自主”,如何“管理”,舉一反三,做到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做好政治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去反復實踐總結和提高。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努力探索,我們的政治教學一定會迎來一個燦爛的季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39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