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民營文化企業規?;l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立足于民族文化自信,搭載文化產業發展快車,我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我國作為文化大國,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信息化的發展背景,文化產業將占據更加突出的地位。作為文化產業構成的重要部分,我國數量眾多的民營文化企業在法治環境、融資通道、版權制度、企業家素質以及文化科技融合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針對民營文化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一些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文化產業經濟全球化民營文化企業規?;?
  我國文化企業中約2/3以上為民營文化企業,民營文化企業的總產值占我國文化產業總產值的比例已超過50%,在上海、北京、深圳及浙江等文化產業較為發達的地區,民營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當地文化產業的先驅者與領導者。民營文化企業目前正經歷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對民營企業在法治環境、融資通道、版權制度以及文化科技融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一、民營文化企業發展現狀
 ?。ㄒ唬┟駹I文化企業發展區域不均衡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我國民營企業數量經濟創造的GDP由改革開放初期的1%左右已經發展為當前的超過50%,民營企業創造的社會財富迅猛發展,這對民營文化企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寶貴的契機,同時國家也逐漸讓民營民辦企業進入文化經營領域,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繁榮,是近年來我國實現文化產業化的一個重要戰略思想,在政策的引導下,我國各地的民營文化企業得到了不斷的發展與壯大,但目前來看,我國民營文化企業各地的發展并不均衡,有些區域發展速度較快,例如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區以及沿海城市,而有些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緩慢甚至沒有發展。
 ?。ǘ┟駹I文化巨頭企業產業滲透及引領能力較強
  在我國民營文化企業的發展中,存在著民營文化企業巨頭數量多、實力強、經營規模廣的特點,在經營其他產業的同時,也經營文化產業,這類企業往往基礎實力較強;同時新起家、注冊資本較少、經營規模較小的民營文化企業數量同樣較少,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我國民營文化企業主要以集約化程度較低的小型文化企業為主,以文化產業較為發達的浙江省為例,全省共4萬余家民營文化企業,而其注冊總資本僅為260億元,據此推算平均每家民營文化企業的注冊資本僅有600萬元,其中還包括部分大中型民營文化企業,其數量分布呈明顯的“兩頭大,中間小”的格局,造成該現象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文化產業作為一項新興的精神產品生產企業,其產品內容對技術層次的要求較高,并且在政府方面主要對其產生的社會影響規定較為嚴格,因此,民營資本對其的獲利能力持懷疑態度,不敢貿然進場;二是文化產業的盈利周期較長,且在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鋪墊,對于部分經濟實力不強的民營企業來說,進場門檻較高。由此可見我國民營文化產業仍處于一個發展時期,經營能力與經營規模仍具巨大的擴展空間。
  二、民營文化企業規模化發展遇到的問題
 ?。ㄒ唬┓ㄖ苇h境不規范
  首先是關于文化產業的立法缺失,當前我國的民營文化企業主要集中在網絡、娛樂、影視、文化教育、培訓及廣告等創意產業,但是國家對于上述新興文化產業除部分基礎法規外,在立法層面中仍然存在不少的空白,且一直存在著以政策替代法律的現象,缺失相關法律對民營文化企業的保護與規范是民營企業規?;l展空間狹小的重要原因。
  此外,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的宏觀調控主要是利用產業政策完成,再細化為地方的行政規章及管理辦法條例,但許多政策制度在制定時,往往缺乏深入的調研、評估與聽證,進而導致政策的內容“不接地氣”且在執行過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檢查、評價與責任機制。導致許多民營文化企業難以從產業政策中獲得支持。
 ?。ǘ┟駹I文化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淡薄
  知識產權的監督保護不到位,對于大部分民營文化企業的發展壯大過程來說,知識產權是民營文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知識產權的監督保護中的主要問題有:第一,民營文化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較差,自主權利觀念淡薄,對版權保護的認識膚淺;第二是國內市場環境中盜版與微侵權現象較為突出,以當前的手機游戲為例,當一款游戲取得較大的市場影響力后,市場中將陸續出現相同類型的游戲,甚至該現象還存在于部分行業內規模較大的知名企業中,類似案例的出現與我國民營文化企業的版權意識缺失密不可分,雖然對于企業而言可通過不正當競爭條例對有侵權嫌疑的公司提起訴訟,但對于數量較多的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而言,其無法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及資金去完成維權,導致市場混亂。
 ?。ㄈ┤谫Y渠道不通暢
  當前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有政府補助、銀行投資、風險投資及私募股權等,但是,民營企業爭取融資的實踐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較多的困難。首先,政府對于文化產業的資金扶持政策相對較少,而政府僅有的少部分資金扶持政策符合的主要對象也為少部分大型或國有文化企業,最終能夠分攤到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的資金較為有限,不能充分滿足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的發展需求;其次,在申請銀行信貸時,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通常會缺乏護理的信用保障,而文化企業最主要的資產就是自主知識產權與品牌價值,固定資產較少,而自主知識產權與品牌價值又缺乏有效的評估機制,無法作為企業的有效資產進行抵押,故對于我國數量眾多的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來說,既無足夠的抵押資產又無充分的風險擔保能力,導致其獲得銀行貸款難度較大;最后,雖然我國將文化產業作為今后的重點發展產業,但當前我國的文化產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文化產品的投入產出比較低,不穩定性較強,即使能夠盈利,其形成規?;闹芷谝草^長,因此無法受到風險投資市場的青睞,故民營文化企業的投融資環境不佳也是制約民營文化企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民營文化企業復合型文化經營人才缺乏,經營效益較差
  從當前我國民營文化企業的經營現狀來看,其大部分的經營人才均為自其它行業轉入文化領域的商業人員,真正了解文化產業的運營模式且熱愛文化產業的人才并不多,但是實質上,文化產業的生產及運營與常規產品的生產及運營類似,都遵循正常的運作與經濟規律,尤其是在“互聯網+文化”的背景下,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市場變化莫測,文化企業需要具有獨立思考能力、能迅速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戰略、不斷學習并將知識轉化為產品的文化人才,而一些學校并不能為學生提供很好的鍛煉平臺,導致學生的實踐機會較少,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不足。有的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過于浮躁,未能腳踏實地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積累,參加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較差;有的學生遇到問題習慣于逃避或隨便應付,并不做深入研究,企圖依靠他人為自己解決問題,坐享其成;有的學生對于市場的人才需求不夠關注,對市場缺乏敏感度,導致無法明確努力方向并針對性進行培養鍛煉。造成在人才市場中既具備較高文化藝術素養,又具有創新能力,既了解產業發展規律及產業經營管理,又能針對現代文化企業的特點進行資產運作、經營管理、品牌打造以及文化市場的未來預期的專業性復合人才嚴重缺乏。   三、促進民營文化企業規模化發展的建議
 ?。ㄒ唬┻M一步完善相關法治環境,加大民營文化企業扶持力度
  首先,針對文化產業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制定或完善是促進民營文化企業規?;l展的首要任務,歐美日韓等文化產業較為發達的國家早已對本國文化產業的相關運行規范進行法律上的限制,因此,為實現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壯大,我國也應當盡早制定文化產業的相關法律法規,促進我國文化管理規范的統一性與完整性。使中小型文化企業在進行文化產品的生產活動時有法可依,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化產業的風險投資可預測性增強,同時完善文化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相關立法,強化對民營文化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對新媒體、教育、培訓、游戲等產業的微創新進行保護,在完善自主知識產權相關立法的基礎上針對文化產品的獨創性進行詳細規定,以提高中小型文化企業進行不斷創新并完成成果轉化的積極性,促進文化產業產業鏈的完整。此外,促進文化產業產業政策法制化也是政府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首先是由立法機關對文化產業部門法進行制定,然后再由不同部門及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的實際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具體確定不同類別文化產業的具體優惠及扶持政策;其次是對文化產業政策的制定機制進行優化,在對當地文化產業的有關政策進行制定時,可邀請當地民營文化企業代表及行業內專家共同參與到政策的制定過程中來,對文化產業政策的制定建言獻策,反應民營企業對于政策的切實需求,提高政策的可落實性;最后是建立文化產業政策的評估及問責機制,在政策落地后,對其取得的效果及切實對民營文化企業起到的幫助進行科學評估,幫助當地政府對民營文化企業的優惠扶持政策落到實處。
 ?。ǘ┩黄浦行∶駹I文化企業融資瓶頸,發展文化產業新型融資體系
  為促進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發展壯大,應結合實際情況對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的融資渠道進行擴寬與優化,首先是充分激活私募股權,通過私募形式吸引權益性投資例如個人、保險公司、風險基金及杠桿收購基金等進入中小型文化企業的融資渠道中;其次是對文化產業資金進行調控,雖然當前我國對于文化產業的投資規模較大,但各類針對文化產業的扶持資金及社會風險貸款主要的流向通道仍是國企或規模較大的民營文化企業或是平臺類民營文化企業,上述企業一般為已上市企業或實力較強,對于政府扶持資金及社會風險貸款的需求相對而言并非十分迫切,同時,大量的從事文化產業的生產及服務的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現金流并不充裕,對于扶持資金以及社會風險貸款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由于自身實力的限制,難以上市,平臺并不強大導致難以獲得股權類投資。因此,建議政府在設立文化產業扶持資金的政策時,應多考慮大量的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的訴求,將扶持資金向民營文化企業傾斜,幫助一部分具有發展潛力的民營文化企業獲得非營利性的資金支持,同時倡導社會風險投資多關注民營文化企業的發展,加強相關政策的扶持力度,以幫助大量的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迅速發展。
 ?。ㄈ┓e極建立文化產業園區,打造文化產業聯盟
  文化產業園區基本的前提是文化生產與消費活動的呈現,文化產業的核心內容是創意,而創意靈感的獲得往往來自于與其他同行相互接觸的刺激,在眾多的活動中特別是多樣化文化聚會地點的出現,通常能充分提供人們之間的相互交流以獲取靈感。因此,集聚地點的設置通常被考慮到文化產業園區的發展策略中。且文化產業園區應當作為一種文化產業孵化平臺中的一種產業鏈集聚形態,不單單是文化產業同類型企業的集聚,同時,文化產業園區發展需要的資源配置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政府結合當前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加強引導與調控,充分與當地優勢文化品牌特色相結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豐富,特色鮮明的文化產業園區;此外,地方政府應當對當地有潛力的重點文化企業項目進行大力扶持,做大、做強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民營文化企業,同時給予一部分具有技術實力及發展潛力的中小型民營企業稅收、水電、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打造文化產業園區,引導園區內企業走規?;?、集約化及專業化的發展道路,并不斷完善區域文化產業鏈條,逐漸形成適應于地區發展方向的文化產業聯盟,支持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繁榮。
 ?。ㄋ模┡嘤駹I文化企業家精神,強化文化產業人才隊伍建設
  企業家精神對企業創新能力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隨著民營文化企業競爭日益劇烈,民營文化企業家雖有創新的動機,但由于其創新素質和能力較弱,往往缺乏有效的應對。科學素質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方面。2017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明確提出“提升企業家科學素質”,并指出企業家科學素質與建設創新型企業的內在關聯。這提醒我國民營文化企業家,不僅要重視文化素質,更要重視提升自己的科學素質,學會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助推企業快速發展。
  在促進民營文化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地方政府應當結合當地文化產業特色及當前文化產業發展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制定文化產業人才政策,積極前往沿海等文化產業發展較為發達的地區開展招商推介會,吸引一批具有一定實力的民營文化企業或文化產業人才入駐,同時建立及完善對于文化創新人才的鼓勵激勵機制,培養符合當地文化產業發展的龍頭民營文化企業及文化產業帶頭人,開展“產學研”合作模式,鼓勵當地高校培養文化產業人才,并給予企業在招募高校文化產業人才方面一定的補助,促進當地文化產業的人才隊伍建設。同時,注重當地文化氛圍的營造,不定期開展文化探索、文化講壇及文旅活動等社會性公益活動,營造包容開放的社會文化氛圍,吸引高端文化人才及規?;幕髽I向本地聚集,既注重新興文化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又注重當地特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此外,還應結合當前科技發展的方向,加強新型科技創新對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在利用科技手段推動文化資源的開發上,吸引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利用高新技術融合文化資源,幫助發展民營文化產業性業態,促進民營文化企業發展形勢的多樣化及規?;?   雖然當前我國民營文化企業仍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但從總體來看,民營文化企業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促進民營文化企業的規?;l展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因此,民營文化企業應當抓住當前各種利好政策的機遇,加快改革創新的步伐,打破各類束縛,不斷完善自身體制與運營機制,重視企業管理與創新,同時政府也應當積極建立區域文化產業鏈,強化文化產業聯盟,將土地、稅收及財政扶持政策向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傾斜,幫助中小型民營文化企業真正做大做強,實現規模化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施楷鑫民營經濟發展綜合改革研究分析——以福建泉州為例[J].中國林業經濟,2018(05).
  [2]Hong XiaoA Brief Analysis of Financial Support to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Finance,2017,07(01).
  [3]譚勁松,雷超,閆成松文化產業發展要有“八大轉變”[J].浙江經濟,2017(05).
  [4]鄭超唐山民營企業發展中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唐山學院為例[J].人才資源開發,2016(02).
  [5]劉貝,李根民營文化企業融資難成因及對策研究——以陜西為例[J].學理論,2018(05).
  [6]陳端民營文化企業的跨國并購與業務融合“掃描”[J].中外企業文化,2017(01).
  [7]吳欣曄淺析我國民營文化企業電視劇海外戰略——以華策影視為例[J].商情,2017(03).
  [8]劉麗麗,汪丹新時代下,民營出版企業發展的新路徑[J].出版廣角,2018(14).
  [9]解學芳,臧志彭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控制力比較研究[J].學術論壇,2018,41(01).
  [10]趙星澤,徐文怡,張菡秋子產業鏈角度下文化產業發展研究[J].中國市場,2018(35).
  [11]江菁菁文化產業企業管理案例——光線傳媒管理模式淺析[J].中國新通信,2018,20(13).
  [12]鄭婷婷,林憲生我國民營文化產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探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02).
  [13]湖南省民營文化產業商會成立順應形勢整合資源互助共贏創新發展[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7,51(02).
  [14]王海兵,楊蕙馨中國民營經濟改革與發展40年:回顧與展望[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39(04).
  [15]Asibey Michael Osei,Agyeman Kwasi Osei,Yeboah ViviThe Impact of Cultural Valu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Case of the Kente Textile Industry in Adanwomase of the Kwabre East District, Ghana[J].Journal of Human Values,2017,23(03).
  [16]范志忠,封雨汐互聯網時代民營影視企業的產業融合與跨越式發展——以華策影視為例[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8,25(01).
  [17]ZHU Hui,YANG Si-tingResearch 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Marine Cultural Industry in Dalian City[J].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2018,8(06).
  [18]Asibey Michael Osei,Agyeman Kwasi Osei,Yeboah ViviThe Impact of Cultural Valu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Case of the Kente Textile Industry in Adanwomase of the Kwabre East District, Ghana[J].Journal of Human Values,2017,23(03).
  [19]潘愛玲,邱金龍我國文化產業并購熱的解析與反思[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5).
  [20]鄭海江,陳建祥從供給側發力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J].中國出版,2017(01).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企業家科學素質測評體系構建”(項目編號:JC18114)階段性成果〕
  (劉磊、劉維剛,江西理工大學商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460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