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會計報表分析對于企業投資決策以及日常經營管理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企業日益重視會計報表分析。然而,在實際中,會計報表分析還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會計報表分析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對此,有必要采取對策加以解決。本文淺析了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探究了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問題的解決對策,以期為企業會計報表分析提供借鑒。
關鍵詞: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問題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0-0211-02
前言
當前,市場經濟環境日趨復雜。企業加強會計報表分析,能為企業投資決策以及經營管理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能促進企業實現良好發展。對此,企業有必要深入考察會計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并立足于實踐,積極探究有效對策加以解決,在最大限度上促進會計報表分析發揮其價值,促進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實現大幅度提升。
一、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
1.會計報表存在局限性
會計報表存在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1)會計報表的編制通常遵循歷史成本的編制原則,諸多數據并不具備現行價值。(2)會計記賬通常作出如下假設,即保持幣值不變,對各時期或不同時點相應的數據實施計算比較,未能對通貨膨脹以及貨幣資金具備的時間價值進行考慮。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貨幣資產具備的購買力將出現變化,可能引發虛增收益,或者低估成本。(3)會計報表通常是企業通過貨幣計量方式對其經營活動進行表現。會計報表難以反映各類非貨幣化資源以及客觀制約因素,諸如國家政策、地理環境、管理技術、市場大小、人員結構以及企業文化等,導致會計報表分析難以全面反映企業信息[1]。(4)企業實施會計核算,通常選用對經營業績有利的會計政策和處理方法,導致會計報表缺乏較強的可比性,難以形成準確的會計報表分析。(5)對會計報表涉及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以及編制分析需耗費一定時間,及時遵循規定時間對會計報表進行報送,也會導致會計報表呈現出一定的滯后性。以上市公司為例,其對年報進行披露的時間為4個月,但是,公司實際經營狀況每天均會出現動態變化,4個月后,會計報表中涉及的信息即可能不符合當前實際情況。
2.會計報表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會計報表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以及各自的局限性如下:(1)趨勢分析法,該法是對至少兩個會計期間相應的會計報表具備的同一項目進行科學分析和系統比較,了解其發生變動的具體原因,并明確其實際變動方向,在此基礎上,對企業經營以及會計實際狀況存在的變動趨勢進行揭示[2]。該法著重于比較同一項目處于不同會計期間所形成的實際變動狀況,具有如下局限性:若當年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存在拐點,這就會對會計報表具備的可比性造成削弱。(2)比率分析法,該法主要是對比會計報表中項目的相應金額,據此得出財務比率,并對企業經營管理成果、實際財務狀況以及現金流量進行揭示。該分析法能對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以及運營能力各自的比率進行反映,具有如下局限性:一是財務比率自身的結構缺乏較強的嚴密性,財務比率將單個比率作為分析單位,各單個比率只能對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以及財務實際狀況的某方面情況進行反映,例如,流動比率僅能對企業具備的實際償債能力進行反映,資產周轉率僅能片面反映企業具備的管理資產的實際效率,營業利潤率僅能反映企業具備的盈利能力。每一單個比率均片面強調本身反映的某一方面情況。二是企業所屬行業相應的各項特點、企業實施經營的具體方針以及企業所處的各發展階段均具備較強的獨特性,會造成各行業處于不同階段時,同一比率具備的可比性相對較弱。同一企業處于不同發展時期內采用不同的財務會計政策以及方法也會導致其比率指標缺乏良好的可比性[3]。三是難以針對分析比率確定合適的比較標準。多數企業在一般情況下,會對國際慣例進行參考,在此基礎上制定自身的比較標準,但國際情況和本國情況存在的市場差異相對較大,且企業經營日趨多元化,導致確定的比較標準缺乏合理性。
3.會計報表附注存在局限性
報表附注是會計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報表不能對某些重要事項進行反映時,報表附注可對之進行補充說明,還能對會計報表內各項目進行具體解釋。報表附注靈活借助多樣化的披露方式,能實現對會計報表信息內容的有效豐富,能增強會計報表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報表附注要遵循重要性以及充分披露的相關原則。但是,報表附注在列示、陳述等方面存在較強的限制性,且沒有固定格式,彈性較大,因此,報表附注極易存在披露過雜的缺陷,且缺乏較強的直觀性,導致會計報表分析人員難以有效抓住重點。另外,報表附注需基于主觀判斷確定披露事項和披露項目,但在市場環境動態變化的影響下,會計人員通常難以準確把握和合理控制披露過程,極易導致漏報,會對會計報表分析人員造成誤導[4]。
二、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問題的解決對策
1.對會計報表及數據進行完善
企業要借助先進的會計電算化手段和財務軟件促進會計信息質量實現大幅度提高,并及時準確地采集各項會計數據。企業要深入考察自身實際情況,并結合通貨膨脹,對會計報表分析的具體結果進行適當調整,確保會計數據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同時,要安排注冊會計師對會計報表進行審計。另外,要對各類非貨幣計量因素進行考慮,盡量通過多種方式對其披露。
2.對會計報表分析方法進行完善
企業要對會計報表分析方法進行完善,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著手:(1)對會計報表分析方法體系進行科學構建。要強化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的有效結合,增強會計報表分析方法體系的科學性和完整性。不僅要考慮實施定量分析形成的結果,還要結合各類不可計量的因素,基于對誤差的準確判斷,實現對誤差的有效修正,要確保實施定量分析形成的結果與實際情況良好相符。會計報表分析人員要基于具體要求,靈活選取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的具體方法,良好實現會計報表分析目標。(2)對比率分析法進行完善。一要對各類比率進行有機聯系,在此基礎上實施全面分析,可通過各類數理統計方法,諸如因子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等實施科學分析,準確尋找存在于各指標之間的關聯[5]。二要對實施比率分析需做好的基礎工作進行強化,收集企業背景資料,在實施財務比率分析前,初步了解企業各項非財務性質,避免財務比率分析出現較多誤判。對會計報表進行分析的人員要明確具體目標,并綜合評價企業經營者具備的誠信度,深入了解企業戰略規劃、管理制度等內容。三可基于企業實際情況,對同類先進企業的比較標準進行參考借鑒。
3.豐富會計報表附注
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各類非財務信息,諸如人才、技術、能源保護以及知識等日益重要。但人力資源、金融工具以及知識資本等與傳統會計要素相應的確認標準不相符,難以通過貨幣計量。當需要在會計報表內對之進行計量時,需對傳統會計相應的計量模式進行改變,短期內無法實現。對此,可借助報表附注,對各類難以通過貨幣進行計量的重要事項進行充分披露,要充分加強貨幣信息和各類非貨幣信息的有效結合,遵循國際慣例,通過報告形式對各類非貨幣形式進行報送[6]。同時,要適當在報表附注中加入相關預測性指標,對報表附注內容進行有效豐富,強化對各類非貨幣信息的充分披露,增強會計報表信息具備的實用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會計報表存在局限性、會計報表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會計報表附注存在局限性。對此,要通過對會計報表及數據進行完善、對會計報表分析方法進行完善、豐富會計報表附注等對策有效解決企業會計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促進會計報表分析充分發揮其價值。
參考文獻:
[1]宋剛.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7(2):132-132.
[2]肖利.論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及改進對策[J].財會學習,2017(13):37-38.
[3]金毅.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體系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8,No.757(18):136-137.
[4]孫詩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4):209.
[5]王麗慶.探究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8,No.871(10):156-157.
[6]彭正會.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7(17):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4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