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采用血管活性藥物治療小兒重癥手足口病的預后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采用血管活性藥物治療小兒重癥手足口病的預后。方法:選擇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來我院就診的176例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2組,每組88例。對照組受試者入院之后接受常規化治療,詳細包含:保證充足睡眠,全面糾正水電解質失衡,飲食平衡等等。同時予以濃度為20%的甘露醇0.5~1.0g/kg,4-8小時使用一次。同時使用劑量為10mg/(kg·d)甲潑尼龍,連續治療2~5天。劑量為1.0g/(kg·d)丙種球蛋白分為2~5天給予治療。以此為基礎,觀察組受試者聯合使用血管活性藥物治療,持續24小時血管泵入酚妥拉明以及多巴胺。結果:對照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為68.19%,觀察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為93.18%,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p<0.05。干預前兩組受試者Cr、BUN、mAlb無明顯差別,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干預之后,上述指標改善更為顯著,p<0.05。
結論:對于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來講,在早期聯合使用血管活性藥物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滿意成效,其不會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造成顯著影響,另外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腎臟功能,因此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兒重癥手足口病 早期治療 血管活性藥物 預后
手足口病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該疾病的主要特征為患兒的口部、足部以及手部出現水皰。其有著傳染性強的特征。倘若未能在第一時間對患兒開展行之有效的治療,將會造成不可控制、大規模流行性傳染。導致該疾病發生的病毒主要為腸道病毒71型以及cox病毒A16等等。另外,疾病的發生也和B2,B5、COX-A4-7以及A9等病毒也有關聯性。
重癥手足口疾病患者同時合并眼球運動異常、麻痹震顫間接性肌痙攣以及暈厥等癥狀。另外值得說明的是,此類疾病還會同時合并諸如腦炎、腦膜炎、心肌炎等并發癥。所以說,對于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來講,使用行之有效的藥物對其開展治療有著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經過有效治療之后,絕大部分患者可取得滿意的預后結果。結合實際情況,本文全面分析對于重癥手足口病患兒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藥物治療效果,現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來我院就診的176例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為研究對象。本實驗使用隨機數字生成軟件。將受試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觀察2組,每組88例。對照組中男患兒56例、女患兒32例。年齡區間為1.78~7.65歲,平均年齡為2.35±1.62歲?;颊卟〕虆^間為1.63~5.72天,平均病程為2.68±0.59天。
觀察組女患兒34例,患兒54例。年齡區間為1.67~6.58歲,平均年齡為2.35±0.62歲。病程區間為1.56~5.37天,平均病程為2.63±0.56天。經比較證實,兩組受試者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受試者入院之后接受常規化治療,詳細包含:保證充足睡眠,全面糾正水電解質失衡,飲食平衡等等。同時予以濃度為20%的甘露醇0.5~1.0g/kg,4-8小時使用一次。同時使用劑量為10mg/(kg·d)甲潑尼龍,連續治療2~5天。劑量為1.0g/(kg·d)丙種球蛋白分為2~5天給予治療。
以此為基礎,觀察組受試者聯合使用血管活性藥物治療,持續24小時血管泵入酚妥拉明以及多巴胺。上述兩者的藥物劑量均為2~5ug/(kg·min)。用藥比例為1:1,連續治療2~5天。對于存在廣泛肺濕羅音者,將多巴胺以及酚妥拉明給藥劑量比例調節為1:1.5,
倘若病患體溫在38攝氏度以上,同時存在驚厥、抽搐等相關癥狀,可以家用質劑量為1mg/kg的異丙嗪,靜脈注射治療,相隔6小時注射治療一次,直至患者相關臨床癥狀消失為止。
1.3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受試者治療效果
本實驗使用衛計委頒布的關于小兒手足口病治療標準,分析兩組受試者治療效果,詳細可被分為臨床治愈、臨床顯效、臨床有效以及無效幾項。
(2)分析兩組受試者治療前后腎臟功能改變情況
詳細指標包含肌酐(Cr)、尿微量清蛋白(mAlb)以及尿素氮(BUN)
1.4統計學原理
本實驗使用SPSS21.0軟件包,對計量資料使用T值計算,計數資料使用X2計算,當P<0.05.視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受試者治療效果比較情況
對照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為68.19%,觀察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為93.18%,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p<0.05,詳細情況見表1.
2.2兩組受試者治療前后腎臟功能比較情況
干預前兩組受試者Cr、BUN、mAlb無明顯差別,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干預之后,上述指標改善更為顯著,p<0.05,詳細情況見表2。
3.討論
小兒重癥手足口病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引起該疾病發生的原因主要為:腸道病毒在此其中腸道病毒71型以及柯薩奇病毒A16型為最常見致病菌種類。5歲以下兒童為該疾病的主要好發群體。當患者發生疾病之后,同時合并頭痛、厭食、發熱以及手足口出現小皰疹以及小型潰瘍等等。多數患者經干預之后1周上述疾病會痊愈。如果未能在第一時間對患兒開展行之有效的治療,將會出現無菌性腦膜炎、心肌炎等不良并發癥。更為嚴重的是,倘若患者病情進展很快,會因為肺出血以及肺水腫進而死亡。
手足口病的傳染性較強,嬰幼兒為罹患該疾病的主要群體。這一點重點體現在群居兒童之中,從該疾病的傳染源方面來看,主要為隱性感染患者。糞口傳播、飛沫傳播為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其為一類感染會累積的患者中樞系統,其具體表現為無菌性腦膜炎、腦積水、脊髓樣麻痹等等。
對于該疾病患者,使用有效方式開展治療,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
Cr、BUN、mAlb為臨床常用檢測腎臟功能損害的有效指標,其能夠全面體現出患者腎功能受損水平。尿mAlb能夠體現出腎小球早期損傷程度。在腎小球濾過功能正常時,絕大多數的mAlb沒有辦法經過腎小球濾過膜。但值得說明的是,在代謝異常、免疫損傷以及炎癥等非正常因素之下,濾過膜中的電荷量有所降低,電荷間排斥量下降。進而導致mAlb尿液內數量增多。臨床中通常對患者開展Cr、BUN、mAlb視為測定早期腎損害的高敏感指標,檢測上述指標能夠盡早發現手足口病腎損害程度。
臨床研究結果證實,對于此類患者而言,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藥物有助于緩解病患的臨床癥狀,甚至會逆轉病情進展。多巴胺為一類作用效果強、起效時間短的血管活性藥品。其能夠起到加強心肌收縮、升壓擴張血管、增加心輸出量的成效,其能夠有效改善循環。酚妥拉明為a-受體阻斷藥物,其能夠起到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加強氧氣分壓以及提升患者肺換氣功能的效果。異丙嗪則能夠全面阻斷交感神經受體,有助于拮抗患者血管平滑肌收縮,提升病患機體神經細胞功能。上述藥物聯合使用,可以發揮出良好的協同效應。從各個路徑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減輕其腎損害程度。
本次實驗相關研究結果指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治療有效率明顯更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受試者干預之后,腎功能改善情況明顯更好,p<0.05。
由此能夠看出:對于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來講,在早期聯合使用血管活性藥物進行治療,能夠取得滿意成效,其不會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造成顯著影響,另外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腎臟功能,因此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12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