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廣西公辦養老機構基建財務管理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我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為公辦養老機構的基本建設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注重基建財務分析,加強基建財務管理也隨著公辦養老機構基本建設工程提上了日程。文章結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從公辦養老機構資金不足、預算不全面、會計核算不規范、缺乏專業知識監管不到位、竣工決算不及時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公辦養老機構基本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新形勢下如何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提出了一己之見。
  關鍵詞:公辦養老機構、基建項目、財務管理
  一、引言
  民政部十三五規劃指出:加大財政投入,加強公辦保障性養老機構建設,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托底作用。廣西民政十三五規劃也指出:“1521”養老示范中心建設工程包括建設100個養老服務示范中心。財政部2017年10月24日關于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通知指出: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政府會計制度》,不再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等制度。
  以上政策表明,事業單位執行的會計制度面臨著重大變革,公辦養老機構將迎來建設的黃金時期。公辦養老機構財務如何在改革中發揮基建財務預算、核算、監督的作用,從而有效控制基本建設成本,節約財政資金已顯得尤為重要。
  二、公辦養老機構基本建設現行狀況
  1、資金不足,小打小鬧
  大多公辦養老機構投資來自于政府,渠道單一。政府部門因財力有限,往往不能一次性滿足公辦養老機構改造需要的資金。財政在平衡各方面的基礎上,只能撥付少量的資金。加上近年來強化績效管理、資金的使用效率及進度,公辦養老機構本著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原則,在建筑的改造上只能小打小鬧,沒有一個統一的長期的規劃,造成建筑格局不能適應現代養老的需求。這就是目前大多公辦養老機構所面臨的境地。
  2、設計方案不全面與預算執行時間過速矛盾突出
  實際工作中,一方面,公辦養老機構基建項目的設計工作,由于沒有專業人才,往往委托建筑設計公司或者工程造價咨詢公司等專業機構承擔基建工程的設計。而這些設計公司缺乏養老方面的專業知識,只能依照《養老設施基本建筑設計規范》(GB50867-2013)和《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規范》(GB50340-2016)設計(從2018年10月1日起,執行《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將其中要求的功能進行簡單地揉合,而沒有充分考慮到養老工作的專業流程,因此造成設計上的缺陷。另一方面,興建養老設施前期工作費用,對公辦養老機構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公辦養老機構沒有基建工程的設計費用,通常做法是往往在收到撥付的資金后才開始基建工程的前期工作。近兩年來,各級政府強調績效管理,對財政預算資金的使用進度要求較嚴,尤其是中央預算投資資金,必須在資金下達后一兩年內使用完(預算執行的考核時間過速),故基建工程設計方案的時間較少。在設計公司與養老機構的溝通不是很充分的情況下,造成基建設計圖紙存在缺陷。在交付使用過程中,當出現與實際工作不匹配時,便會做小范圍乃至較大范圍的二次修改,比如門窗等的改造,造成時間及財政資金等資源的浪費,也造成了超預算超概算的情況。
  3、會計核算不規范
  現行工作中,公辦養老機構執行的是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由于公辦養老機構的基建工程不經常發生,財務人員對基建業務不熟悉,作賬時往往只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在其他資本性支出/房屋建筑物構建科目下籠統核算基建工程,而沒有按照《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同時對基建工程的所有支出進行分類記錄。造成基建工程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不明確。有的公辦養老機構甚至只做支出科目,沒有同時增加在建工程科目,導致資產少記,也不符合及時性原則。
  4、缺乏專業知識,監管不到位
  公辦養老機構基建工程多數采用外包方式,與承包方的溝通一般由行政部門或后勤部門承擔,主要負責基建工程的立項、報批、建設過程中的監管以及竣工驗收等工作。財務部門則負責建設資金的運營、監督及竣工財務結算。此二者,分工雖明確,但就建設工程來說,都不是專業人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由于對基建工程流程不熟悉,對施工中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質量問題不能做到很好的監督。財務人員對基建工程的監管也只限于發票的合法性、真實性,對于基建工程的合理性、合規性的監管則很不到位。
  5、竣工結算不及時,資產統計有遺漏
  大多公辦養老機構基建工程完工后,沒有及時進行竣工結算,也沒有及時將基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有的養老機構基建工程在交付使用多年后仍掛在建工程科目。一些養老機構往往憑基建工程結算評審報告作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而忽略了可行性研究費、勘察費、設計費、監理費等可計入固定資產的待攤費用,從而造成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不真實。
  三、改善公辦養老機構基建財務管理的建議
  1、整體規劃,集中資金先解決急需項目
  俗話說“預則立,不預則廢”。公辦養老機構應做好戰略規劃,把本機構的發展方向想到十幾年后,對本機構的發展做一個幾十年的預想預判預設,這是應對各種變化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對目前本機構做一個整體規劃,抓住國家對養老機構的扶持,集中資金做好一個項目。
  2、合理編制預算,加強預算審核
  磨刀不誤砍柴功,在工程設計及預算上多花點時間,把預算盡量細化,則可避免后期不必要的多余的支出。建議在進行基建工程設計、預算時,組成預算工作小組。該小組成員應由單位負責人、負責基建管理的工作人員、財務人員以及基建工程完工后的實際使用人共同組成。預算工作小組與外聘設計方應反復溝通,甚至多出去走走,參觀考察先進的養老機構的設計理念,盡可能使設計、預算效果達到預計使用狀態。強化預算的指導作用,加強預算審核。
  3、合理設置科目,規范基建工程核算   財政部2017年10月頒布的《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將《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公辦養老機構應當按照《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在財務會計科目類“在建工程”科目下,根據《基本建設財務規則》的有關要求,設置“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設備投資”、“待攤投資”等明細科目以及按工程項目設置二級明細科目。同時,在預算會計科目類“事業支出”科目下,設置“項目支出——XX項目”明細科目。這樣,就能很好地解決舊制度下的弊端,及時快速的提供各種基建數據,滿足不同財務報表使用者的需求。
  4、加強財務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行業的會計核算也都有不同于其他行業的方面。在遵守國家統一的財經法律法規的同時,財務人員只有熟悉本行業的業務流程,才能發揮會計核算、財務監督的作用。公辦養老機構財務人員在做好日常財務管理工作的同時,加強對新出臺的基本建設財務制度和政策學習,及時按照新制度的要求處理賬務。用專業的理論知識指導實際工作,提升業務能力,發揮財務的監管與預判作用。
  5、及時進行竣工結算,及時記錄固定資產
  及時準確編制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全面反映基本建設財務狀況是基本建設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項目竣工后,財務人員應認真核對賬目,按照規定將待攤投資支出按合理比例分攤計入交付使用資產價值、轉出投資價值和待核銷基建支出。及時編制竣工財務決算,并報相關部門審核批復。根據批復及時將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
  4 結論
  除了做好整體規劃集中資金先解決急需項目、合理編制預算加強預算審核、合理設置科目規范基建工程核算、加強財務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及時進行竣工結算記錄固定資產等,對項目建設成本、工程造價等相關內容還應設置具體績效評價指標,對基建工程進行績效評價。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相結合,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對基建項目實施全過程監督??傊挥幸幏痘窘ㄔO財務行為,加強基本建設財務管理,才能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保障財政資金安全。
  參考文獻:
  [1]劉英. 淺析養老院財務管理現狀[J]. 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 2017(10):50-51.
  [2]朱新珍. 關于養老養生機構有關財務問題的探討[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7(9):118-119.
  [3]谷春芳. 基層養老服務行業財務管理亟待規范[J]. 理財, 2016(2):94-94.
  [4]吳雅琴, 鞠盈. 會計信息化視角下養老機構內部控制優化策略研究[J]. 江蘇商論, 2016(32):191-192.
  [5]羅丹. 養老機構風險管理研究——基于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視角[J]. 中國市場, 2017, 18(14):113-1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04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